竟然不能攻下!
這難道不是您故意放縱嗎?
您來自山東六國,想必是信仰素王的吧?
難道因為素王的關係,所以想要留存洛國的社稷嗎?”
雖然話中還算是比較客氣,但實際上這些人心中對王翦充斥著殺機。
他們這些人和王翦是完全不同的。
要麼是嬴姓的宗親,要麼是嬴姓的外戚,都等著天下一統之後封邦建國呢。
昔年武王受命,邦周從西陲小國取代大邑商之後。
姬姓瞬間雞犬升天,那些當初一文不值的部落之人。
憑借著和周天子的血脈關係,成為了一國之主,統治臣民。
國祚少的兩百多年,多的像是燕國,已經一千多年了。
誰不想成為一國之主?
王翦當然明白他們對自己的惡意來源。
但他早有準備,他雖然是無雙的統帥,但他是有腦子的。
和眼前這些隻知道打仗的莽夫不同,真要是較真起來,他能把這些人玩死。
真實的目的當然不能說。
於是王翦循循善誘道“諸位,六十萬打三萬。
這是一場必勝的戰爭。
既然是必勝的戰爭,那麼最後的勝利是注定的。
現在這樣的做法,難道有什麼損失嗎?
諸位是為了士卒的生命而來的嗎?
按照諸位的想法,那就不僅僅是亡洛,而是亡秦了!
千年以來在諸夏列國之間有無數的戰爭潛規則。
現在大秦全部破壞掉的話,天下人會怎麼看待大秦呢?
王上是要一統天下,不是和天下為敵!
還望諸位記住這一點。”
王翦振振有詞,說的眾人麵麵相覷。
雖說朝盟夕叛在戰國時代已經是常態,但是秦國不同。
秦國不僅僅國與國之間的盟約不遵守,人與人之間同樣隻談利。
至於信義這種珍貴的東西。
在法家的理論世界之中,人生來是惡的,必須要嚴刑酷法管教才是。
人與人之間怎麼可能存在信義這種東西呢?
但是想到王翦來自山東六國,相信這種東西也就無可厚非了。
秦國軍隊之中的一些小波瀾被王翦輕鬆擺平。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攻城之上。
實際上他對這些時日的成果非常滿意。
秦軍的傷亡對戰鬥力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洛人每死一個,昭城的防禦就會弱一分。
最終昭城的整個防禦體係都會崩盤!
這就是王翦的陽謀,換命!
換到洛人崩潰。
經過三年的圍城,王翦認為時機已經到來。
洛人已經不能再守得住這座昭城了!
隨著秦軍的鼓聲響起,秦人呈現波浪狀的向前湧來。
“風!”
秦人呼號著,這是來自八百裡秦川的呼聲。
秦人生在大河之畔,生在渭水之側。
然後順著一座座山川河流所形成的關隘,向著諸夏而來。
洶湧的人潮真的像是大江之邊的潮水。
一波一波,高高舉起的大盾隨著前進起起伏伏。
秦國軍隊依舊是四麵攻城,充分發揮自己的數量優勢。
所有的攻城器械都被推了上來,無數的投石機和大弩。
淩空的石塊轟隆隆的砸在昭城的城牆之上。
洛人一旦躲避不及就是直接身死。
這是完全不同於之前的烈度,洛澤甚至認為完全是之前的十倍!
弩箭直接遮蔽了天空,臨空的箭矢陰影像是夜幕降臨一般。
完全是末日的景象。
所有的洛人都紛紛向著城頭的小壘躲去。
否則在這種規模的箭雨之下,想要活下來完全就要看運氣了。
但還是有不少洛人直接被釘死在城頭之上。
幾乎瞬間就變成了刺蝟,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支箭矢刺在身上。
等到箭雨過去。
城頭之上到處都是崩斷的箭頭和箭杆。
最多的就是血!
那些死在箭矢之下的屍體,幾乎流儘了體內的血。
活下來的洛人收拾著同袍的屍體。
“願素王與你同在。”
這是這些時日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數十人抬著攻城錘向著昭城的城門而來,為了能夠突襲,所以昭城的城門是沒有封閉的。
一架架雲梯被推到了城牆邊上,秦國的士兵像完全不要命一樣的衝上來。
這幾天洛人的損失慘重,但是秦人更慘。
僅僅是粗略的估計,傷亡比就達到了十比一。
要知道這是昭城,不是天下第一雄關,函穀關!
即便是函穀關,想要達到這個傷亡比例也需要守城的將領很強才行。
秦人之所以如此悍勇,當然不是因為所謂的忠誠。
而是因為秦王政在王翦久攻不下之後。
直接下詔給出了三倍的獎賞。
洛人一個首級可以頂三個!
王翦都沒想到秦王政玩的這麼大,但是效果是極其顯著的。
經過三年的圍城,久攻不克,秦人的士氣同樣降低了很多,如果不是輪換,恐怕秦人自己都要崩了。
但是三倍獎賞一下來,瞬間士氣滿值。
秦人紛紛效死,王翦自然要借著這股春風,徹底攻破昭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