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呂雉徹底見到了劉邦現在的威勢,項王之下第一諸侯王,沒有半分虛假,聚集在這裡的四十萬大軍,僅僅劉邦一人的就有足足二十萬。
洛亦見狀便說道“大王,您邀請的諸侯大多數都已經到了,隻剩下一些距離比較遠的諸侯,到時直接聯合出兵即可。
自古以來,名不正則言不順,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在諸侯之中確立您的名聲。”
劉邦點頭稱是,於是召集諸侯會盟,洛亦從故紙堆上翻出了昔年齊桓公會盟時的禮儀。
隨著嫋嫋的青煙向著高天之上飄去,諸王紛紛將牛血抹在嘴唇上,互相之間歃血為盟,劉邦朗聲道“諸王,寡人今日召集會盟,是因為對項羽太過失望。
他分封之時就苛刻的對待諸位滅秦功臣,有功的不能得到賞賜,沒有功勞反而得到了賜土,這是何等的不公啊。
膠東王戰死,齊王冒著生命危險作為誘餌,但是項羽卻認為邯鄲之戰都是自己的功勞,這是寡人不能認可的。
寡人沒想到的是,項羽霸占了本該屬於齊王的大片土地還不滿足,竟然無故討伐一個無錯的諸侯王。
古話說唇亡齒寒,現在齊王沒有過錯卻落到了這個結局,日後項羽難道會放過我們嗎?
相信諸位都是這些想的,否則現在也不會和寡人站在這裡歃血。
寡人雖然才能微薄,但是生來就有幾分膽氣,從沛縣一介布衣,手中持著三尺劍,擁有了現在尊貴的地位。
到了現在,寡人依舊敢向項羽揮劍,告訴他這世上還有公理正道,他還不能一手遮天。
舊年進關中之前,寡人向秦廷發文‘嗟爾秦朝,氣數已儘’,今日寡人依舊可以向項羽發文,‘天下蒼生,請項王去王號’!”
真的剛!
這是所有人的第一想法,尤其是和劉邦歃血為盟的諸侯們,他們追隨著劉邦反對項羽是因為對項羽不滿。
但若是劉邦敗了,他們第一時間就會再叛變回去,但是劉邦不一樣,這句話一說就是真的要和項羽死磕到底了。
這種完全不給自己留後路的表現,對諸王來說有點震撼,但是洛亦卻是滿臉的笑意,不愧是漢王,自己敢說他就敢做,膽氣和豪氣的確是足。
君主就是要少些陰謀詭計,多一些豪氣,否則哪裡有那種能開創盛世的氣象。
諸侯雖然心中暗暗咋舌,但是麵對劉邦這樣的人卻心中隱隱升起一種感覺,就是這樣的人才能對抗項羽。
若是讓他們麵對項羽,恐怕直接就被項羽將膽子嚇破了,哪裡還能像現在的劉邦一樣,慷慨激昂的說道讓項羽退位的話。
劉邦的眼睛望著高台下麵的諸侯,眼底不僅升起一絲感慨,這些貴族自負血統,但是卻如此的怯懦,怪不得項羽看不上他們。
那些從底層一躍而起的諸侯則在短短時間之內就成了貪生怕生的貴族,驟然富貴的生活蒙蔽了他們的雙眼,腐蝕了他們的心智。
當初那些敢於向暴秦揮刀的英豪,很多已經墮落了,或許這些人戰場之上依舊是猛將,但終究是不同了。
劉邦統率著四十萬大軍向著楚地進發,還有其他沒能趕到會盟的其他諸侯的軍隊同樣向著楚地進發,合計六十萬。
雖然不全是戰兵,但是人數可是實打實的,一時之間從滎陽到楚地的路上到處都是招展的旌旗,遮天蔽日,壯闊至極。
之所以是劉邦統兵,主要是兩方麵的原因,韓信的名氣已經可以說挺大,畢竟不是每一個諸侯王麾下的大將軍都能諸侯儘知的,但是他的威望實在是不行。
說起來戰績挺輝煌的,但是這些諸侯之中隻有韓王是親眼見過的,其他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他們自然會對韓信過往的那些戰績報以一定的懷疑。
第二個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韓信在劉邦集團之中的地位的確是很高,掌握大權的大將軍,但是再高他也是諸侯王將,怎麼能統領這麼多的諸侯王呢?
隻有漢王劉邦才有統領聯軍的資格,劉邦自己也想要表現一下自己的統帥能力。
當初洛亦說韓信是國士,真是一點錯都沒有。
從韓信加入麾下以來,大部分的戰役都是韓信動手,包括最關鍵的滅秦和平定關中,都是快刀斬亂麻,就像是砍瓜切菜一樣的讓劉邦的勢力迎來了極速的膨脹。
韓信的功勞已經太大了,一個大將軍是不足以償還他的功勞的。
劉邦已經在考慮讓韓信佩相印加大將軍印,甚至開始給韓信物色食邑,以免韓信多心。
現在有了一個麵對項羽必勝的機會,劉邦當然不會放過,等到擊敗了項羽,他就能夠憑借這份戰功震懾群臣,就不需要擔心韓信功高蓋主。
想到這裡,劉邦心中微微愉悅,笑著對洛亦說道“子玉,項羽麾下隻有五萬兵力,六十萬大軍對五萬大軍,優勢在我啊,不,應該說是勝勢在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