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使眾人想起了昔年孝武皇帝時,九江厲王自殺後,民間有歌曰“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這首歌或許更適合當今陛下和膠東王兩人之間,因為九江厲王尚且有取死之道,膠東王是真的無妄之災。
在天下無數人的關注之下,朝廷使團一路到了數千裡之外的齊地,整個齊地都陷入了惶恐之中,這是因為齊地真的有許多人沒有繳納商稅,基本上所有商人都在尋找自己的主家,看看要怎麼才能順利的通過這一次的清查。
桑弘羊到了齊地之後,直接就到了北海郡,選擇這裡自然是有原因的,北海郡是舊齊地諸郡國中,朝廷勢力最強的,隻有壽光侯一人鎮守,東側就是膠東王國以及即墨侯國,西側則是淄川郡和齊公國,一旦呂氏有變,不論是向東還是向西都很方便。
到了北海郡之後,桑弘羊沒有半點耽擱,直接就開始清查這裡的商人,一查就連他自己都嚇了一跳,偷漏的數額之大,人員之多,簡直喪心病狂。
“這麼多的稅款沒收上去,大漢的財政是怎麼維持這麼久的?”
桑弘羊整個人都麻了,他這樣的經濟大師都有些轉不過彎來,這實際上很簡單,漢廷的稅率低,民間的商業行為自然就繁盛,現代社會很多國家為了刺激經濟,都會實行減稅政策,就是這個道理。
桑弘羊住在欽差的行轅之中,根本就不準備離開,因為他擔心會有人刺殺他,關東素來有任俠之風,實際上就是一群不服王法的無業遊民。
桑弘羊有無數的理想要實現,有無數的榮華富貴要享受,根本就不願意以身犯險。
“上卿,布商王氏偷漏數額很大,他似乎與北海郡的官員有勾結,還有北海郡的其他豪族參與其中,從來就沒有給朝廷繳納過稅款,是查到的人中最過分的一個。”
下屬很快就查到了最招搖的王氏,桑弘羊聞言當即道“還有郡縣的官員牽涉其中?好事啊,狠狠地查!一個官員就能帶出一群偷漏的商戶。
另外派人前往抄家,清點一下他的家產,既然不願意給朝廷繳稅,那以後也不用繳了,想必這是他願意的。”
結果命令還沒有出行轅,就見到另外一人匆匆趕來道“上卿,王氏的家主自殺了!”
桑弘羊聞言一怔,根本就顧不上思考他到底是自殺還是被自殺,當即道“死就死了,不死也是流放的結局,先去把家產都清點掉,那都是朝廷的錢,不要讓陛下覺得我們辦事不力,不要讓大司商把我們比下去了,這次若是做得好,說不準以後就沒有大司商部了。”
大司農部的官員們聞言都頗為振奮,往日裡不敢得罪的豪族,現在卻在自己手下瑟瑟發抖,這也是一種快感啊。
“大司農,查到了為膠東王做事的商隊。”
終於來了!
桑弘羊深深吸口氣道“把膠東王傳喚到北海郡來,本官要詢問他一番。”
他有皇帝親賜的寶劍,位列在諸侯王之上,甚至擁有生殺大權,這就是皇帝要讓他做的事。
……
膠東王國。
麵對桑弘羊的傳喚,膠東王極度的恐懼,不停的踱步道“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啊?
寡人之前就說不要接受那些偷漏朝廷的稅賦的商人投靠,你們偏偏要接受,現在這可怎麼辦?
寡人聽說桑弘羊是法家出身的,那都是一群瘋子,一定會踩著寡人爬上去,還有陛下,陛下會不會想要殺寡人?”
膠東王後聞言沉聲道“大王沉穩一些,那些都是商人做的,和王府又有什麼關係?
最多隻是一個禦下不嚴罷了。
這世上隻要有商人,就一定會有偷漏,隻要我們還在接受商人的投靠,手下就一定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
既想要利益,又不願意付出,這世上有那樣的好事嗎?
那恐怕還輪不到我們膠東王府。
妾身陪著您去見這位朝廷特使,倒要看看他說出什麼話來!”
膠東王後這番話一說,殿中眾人便覺得有了主心骨,於是膠東王國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趕往北海郡。
————
元正元年,弘羊奉上命出關,入北海,旬月之間,破產者百數計,死者千餘眾,皆商賈富戶之家,時人怨憤,弘羊慨曰“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利令智昏至此,合當死!”
時人曰“作法者,必自斃。”——《漢書·桑弘羊列傳》
————
在古代王朝中,隨著王朝國力的提升,為了維持統治,皇帝一定會開始邊境戰爭、修建運河、修築宮殿、建立城池、宮殿奢靡,這些繁雜的事項一定會對王朝造成巨大的財政壓力,於是獲取更多的財源,就一定要增加更多的賦稅,但曆史證明,除非有一個至高神注視一切,否則任何的加稅最後一定會加到最貧窮困苦的百姓頭上,這甚至不以文明類型、國家結構、社會進程有所區分,而是人類的通病,筆者寫下這一段,不得不承認,漢王朝的衰落開始了。——《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