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見大丞相!
劉運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的有些懵,然後就是深深的狂喜,尤其是大丞相親自在長安,這讓他怎麼能不振奮呢?
變法改革!
他雖然身在鄉中,卻一直在關注著朝廷頒下的種種政策。
從一開始處理吏治,然後慢慢處理反抗最激烈的豪強,直到開始清理蟲豸,變法中興穩步推進,百姓的生活比原先好了一些,這是劉運所親眼見到的,大漢正走向光明大道。
他年我若為皇帝天下中興萬道鳴!
這是劉運深藏在心底最深處的想法,到了此刻勃然而起。
“三郎,走吧,等你功成名就了再回來,宗族會以你為傲的。”
宗族之中未必沒有人想要借這個機會推舉自己的孩子,但是劉運有才能,在這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時代,讓自家宗族的天才得以施展,才是最負責的行為。
劉運從無限的沉思之中回過神來,他望著麵前滿臉笑容的長輩,不禁有些感動,深深作揖道“七叔,運這邊走了,他日定錦衣而返鄉。”
……
因為洛宜親自考核,不存在任何徇私舞弊的可能。
所以孝宣皇帝的劉氏宗支都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紛紛派出了最優秀子弟前往長安。
即便如此,也足足有上百人,這還是從孝宣皇帝這裡開始,若是再往前追溯,上千人的規模都可能出現。
將近兩百年的繁衍,又沒有計劃生育,劉氏的膨脹速度可真是太快了。
所有人的資料都送到了洛宜的手中,他坐在大殿之中,這些人則一個個的走進。
殿中首位坐著洛宜,兩側則是公卿王侯,史官同樣坐在角落之中,如此大事,怎麼可能沒有史書記錄呢?
“大丞相,剛才東魏王之子,富有韜略,對變法頗有見解,據收集到的信息,品德同樣無暇,難道不能作為備選嗎?
卑職見您直接便將他劃掉了,可是有什麼不對之處嗎?”
在這場選帝之中,洛宜有決定權和否定權,但其他人同樣可以提建議,給予洛宜思考。
見到有人疑問,其餘人也紛紛抬起了頭。
唯有洛宜頭也沒抬道“他的確有頗為優秀,但是他有父親,那先帝是什麼呢?
我不願意奪去他人的子嗣,就像他好好孝順自己年邁的父母吧。”
洛宜一句話直接把殿中眾人噎死了。
雖然這個時代沒有大儀禮事件,但古人都不傻,這麼明顯的破綻怎麼會不知道。
親爹和後爹,而且是沒見過的後爹,孰輕孰重還需要問嗎?
讓這麼一個人繼承皇位,先帝往哪裡放?
群臣都從中聽出了洛宜隱含的意思,那些有父親,尤其是父親還位高權重的,直接排除掉。
洛宜的舉動並沒有引起眾人不滿,隻是微微感歎著,怪不得悼皇帝劉陽讓洛宜來為他處理後事,僅僅這一項上就證明了洛宜值得劉陽的信任。
又連續走進了幾人,不算是很差,算是中庸之輩,但都不能讓洛宜滿意,就在這種氣氛之中,一個個宗家之子走進又走出。
劉運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走了進來,他一走進來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因為他長得很是雄偉,因為做農活而曬黑的皮膚,有種豪俠的氣質。
如今的大漢雖然尊崇儒學,但對於豪俠依舊是相當崇拜的,尤其是在民間,常有請命的豪俠刺殺惡貫滿盈之人。
名聲就是性命,自汙就是找死,這就是某種邏輯。
洛宜低頭望著劉運的資料,父母雙亡。
好啊!
死的好!
頓時眼神一亮,然後瞬間回想起了劉運寫過的一些策論,頗有章法,對變法也有自己的思考,躬耕於南陽,了解民生疾苦。
不由提起了心思,開始詢問劉運關於政事以及其他諸事的一些了解。
劉運大部分都能井井有條的答出來,有時顯得比較幼稚,但也頗有章法,殿中眾人心思各異,望向了大丞相洛宜。
“這大概就是宗家的麟子吧。”
洛宜悠悠感慨著。
————
上入殿,群臣異其偉貌,左右公卿曰“必宗家豪傑矣。”
與大丞相對,理清意明,大丞相擊掌而歎曰“此麟子也,可繼先帝。
吾有一言,君可細聽,此命先帝所綬,及至踐祚,萬望勿忘先帝之誌啊。”
群臣皆從之。
遂繼悼帝,奉作先考,群臣進拜太子,又至高廟拜謁,曰“孤以眇眇之身,奉承先帝,可謂福重。
先帝有功,銳意奮進,執利刃而斷不平,垂暮之世,遂有光顯。
孤承先帝之誌,承繼大位,不敢或忘,唯戰戰兢兢,變法革新,為天下開光布道。”
上待悼帝,至誠至孝,天下稱然,群臣遂並驅馳,大丞相坐長樂,上習諸政事,未幾,金言出而法令行。——《漢書·孝紹本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