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還要再死一百萬人吧。
現在汝南郡雖然相比原來凋敝了很多,但依舊存留有兩百萬的人口,對曹操是巨大的助力。
最關鍵的是,現在周圍的所有諸侯都在積極抗擊瘟疫,根本就沒有時間乘他立足未穩前來襲擊。
雖說比起之前所預料的弱了很多,但實力還是大漲,曹操已經準備開始和袁紹的大戰了。
曹操思索了一下說道“公子璿雖然去世但他這樣的人,不應當使世人遺忘,本公準備上秉陛下,為公子璿立廟,加封號。
隻可惜他不是官身,不能得到諡號。”
荀彧聞言卻道“主公,這有什麼不能得到諡號的呢?
您可以為公子璿加封關內侯爵,他製止了瘟疫,於大漢天下有大功,冊封侯爵是應當的,有了侯爵就可以為其評諡號了。
但問題在於,現在陛下頭上隻有皇帝的冠冕,沒有天子的冠冕,洛氏不一定會接受這個侯爵和諡號。”
曹操聞言臉色略垮了一點,這就是現在他所遭遇到了最尷尬的事情,昭公國是一個外藩國,公子璿是一個外國人。
現在昭公的主君都沒了,你讓昭公做大漢皇帝的臣子,人家還真不一定願意。
倘若是孝文皇帝或者孝武皇帝時期,那昭公國可能會願意轉變為內藩國。
但現在這位皇帝,昭公國不把他從皇位上趕下來就不錯了,還想要接受洛氏的臣服,那簡直就是做夢。
而且曹操也不可能接受,畢竟他自己都還是漢室的臣子,現在把洛氏接收過來,那他在現在這個朝廷裡麵的地位自然就不保了。
曹操略帶無奈的搖搖頭道“為公子璿加封侯爵和諡號的事情就算了,倘若有朝一日,有諸夏天子重現人間,到了那個時候,再做加封!”
曹操的聲音中帶上了一絲的憧憬,荀彧微微皺了皺眉,其餘人皆是眼觀鼻,耳觀心,這個話題不是現在的曹操所能夠觸碰的。
換句話說,現在的曹操還不夠這個資格,他現在還需要漢室這麵大旗才能夠籠絡很多人。
單說現在的朝廷中,以及站在曹操這一麵的盟友半盟友,都有很多人是看在那個傀儡皇帝的份上。
現在的曹操如果想要篡位,他麾下就連曹氏和夏侯氏諸將都一定會勸他算了,那簡直就和找死沒區彆。
荀彧沉吟道“雖然加封的事情可以延後,不過剛才主公您所說的立廟之事,卻是事不宜遲。
如今公子璿剛剛孤身平定瘟疫,還因此而死,正是聲望如日中天之時,若是這個時候不為公子璿褒揚一番,恐怕必然要大失朝望以及天下人心。”
不用荀彧說曹操也知道,更不用說他是真的感激洛璿,“本公是朝廷三公,平定袁術後,又有功勞。
待回到許昌之後,本公就向陛下進言,使大漢各州郡都要為公子璿立廟,公子璿生前所創立的醫會,在此次瘟疫時亦有大功,願意為官的都封官許願,依舊願意踐行公子璿理想的,資助一番,以後但凡是我朝廷大軍所到的地方,都要給醫會成員通通放行,以作報答。”
關於洛璿的這些後事,眾人都沒有什麼意見,隻在於崇高的殊榮和更崇高的殊榮而已,這對於洛璿所做的事,都是值得的。
洛璿向他們所有人展示了什麼叫做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聖人,甚至叫做殺身成仁的聖人。
即便他們所有人都做不到,但不妨礙他們對洛璿升起由衷的敬佩之情。
曹操所能夠影響到的地區可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地盤,還有很多認可劉協朝廷的諸侯地盤。
即便是那些沒有爆發瘟疫的地區,比如關中地區,麵對這件事也不會拒絕朝廷的要求。
畢竟瘟疫這種事情,誰知道會不會傳播到自己的地盤上,而且這一次洛璿處理了這個瘟疫,不僅僅是處理了這一個瘟疫,以後遇到比較相似的、同一類型的瘟疫,都可以用這一副藥,隻要稍微調整調整就可以使用。
這可以說得上是功德無量了,現在就挽救了不知道多少人的生命,在以後的歲月中,還不知道會救多少人。
……
吳郡。
洛楚坐在昔日吳王的王宮中,宮室相當的寬闊,他端坐在上首,臉色沉凝,這些年他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剛剛進入江東的未加冠的孩子了。
如今真正的擁有了那種一方之主的威嚴,在他的下首,兩側坐著許多人,有吳郡士族的家主,還有蕭韓二家的嫡長子,有周瑜魯肅等人,還有那些武將,這算是江東前所未有的大集合了。
各個政敵都在這裡聚集,但互相之間卻沒有絲毫的爭吵。
洛楚當日前往汝南時,發覺了那些屍體後,就開始預防,效果當然是有的,雖然感染的人治不了,但是卻能夠防止瘟疫蔓延。
長江以南的諸郡問題都不大,尤其是洛楚最擔心的吳郡沒有大事。
但長江以北的江夏、九江和廬江這三郡問題就很嚴重了,甚至可以說僅次於汝南郡的嚴重。
江東在這三郡的統治本就薄弱,因為隔著一條長江。
這長江天險的確是保護了江東,但是同樣隔斷了江東對於這三郡的統治,尤其是現在江東的統治中心在吳郡姑蘇。
姑蘇更像是一個長江以南的統治中心,對於長江以北三郡有些鞭長莫及。
經過這一番瘟疫的打擊,三郡中人心浮動,比起曹操的慘狀不遑多讓。
幸好洛璿製作出了治療瘟疫的藥物。
魯肅正向洛楚彙報著汝南郡中的情況,“公子,就是如此,您的叔父公子璿以身試險,深入瘟疫最嚴重的地方,最終得到了治療瘟疫的藥物,但他自己卻死在了汝南郡中。
現在這些治療瘟疫的藥方經過醫會的傳播,正向所有勢力傳開,藥方的效果很好,不過現在三郡中的藥材有些不足,還需要想些辦法。”
叔父去世了。
洛楚有些沉默,宮室中的人都知道洛氏子間的感情好,說是叔父,實際上對於洛楚來說,洛璿和他的親生父親也差不多,現在洛楚肯定很難受。
洛楚稍微悲傷了一會兒,便收攝起了心神,這就是洛氏子的命運啊,沒有人會知道在前方是什麼在等著自己,就算是洛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
如果江東遭遇了重大的失敗,如果有許多他所在意的人死在了戰爭中,他還會獨自活在這個世上嗎?
就像是他的另外一個叔父,無雙忠武侯洛空,難道洛空是活不下去嗎?
難道洛空是非要去求死嗎?
當然不是!
但是漢湣帝劉辯駕崩了,洛空最後的心理支柱都沒了,他見到漢室的衰微不可避免了,於是便為漢室殉葬了。
他的父親英侯洛川枯守在英侯國中,即便是死,也隻會枯守在英侯國中,等待著劉備去複興漢室的大業,如果劉備不能成功的話,他的父親也會死在英侯國中。
這誰能說得準呢?
洛璿的死對洛楚的觸動很大,他緩緩道“剛才子敬所言,諸位可聽清楚了?
他是江夏太守,對江北三郡的情況,比身在吳郡的諸位都清楚的多,現在江北三郡缺少藥材,便從江東諸郡中取,諸位都是大家之主,想必願意解囊相助了。”
橋氏家主橋巍沒說話,但是他會怎麼做,在場眾人都知道,他一定會重重地資助洛楚,畢竟他一個女兒在天下人的見證下嫁給了洛楚,另外一個女兒現在還在昭城待著,看清楚洛氏是要娶他的另外一個女兒了。
橋巍憑著這兩個女兒,等死後肯定是要葬在昭城的,神位上還要寫上——
“先考姬姓洛氏諱巍神主牌位”!
直接橋氏變洛氏,和這個比起來,區區一些財貨以及藥材算什麼呢?
“公子,我蕭氏願意捐助家中四分之三的藥材出去!”
江東蕭氏家主立刻響應,瞬間就連韓氏家主都震驚到了,徐州自古以來就是商業繁華之地,畢竟交通繁華。
一直都說徐州糜氏巨富,有億萬的財貨,奴仆超過萬人,但是蕭氏可是盤踞了三百年的龐然大物,尤其是一直以來即便是衰弱,又不代表沒錢,隻不過是政治地位在不斷衰落而已。
蕭氏四分之三的藥材,一旦投入進去,恐怕一家之力就足以挽救一郡的百姓。
真是大手筆!
真是大出血!
但是在蕭氏家主看來,初入江東,還沒有站穩腳跟,最大的問題就是和當地的士族相比,人心不附。
現在有了這個機會,用一切錢財來收買人心,簡直再劃算不過了。
江南的諸郡,尤其是吳郡,蕭氏家主明白這裡不是自己所能夠想象的,即便是自己這樣的過江龍,麵對吳郡六姓也要小心。
況且蕭韓二氏和吳郡六姓本就淵源很深,沒有必要對抗,江北三郡是剛剛歸附洛楚麾下不久。
若是能夠在江北三郡打開局麵,那蕭氏的地位在江東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五姓七家的聲望,加上如同本地士族般的深厚根基。
洛楚一人之下。
麵對那些在江東盤踞許久的家族,這江東到底誰的權力更大,以後還說不準呢。
蕭氏家主的想法落在聰明人眼中當然是很明顯的,但是無論是洛楚還是張詔,張紘,甚至是本就出身江北三郡的周瑜對此不僅僅不反感,反而還非常欣賞。
原因很簡單,蕭氏家主願意付出代價,他並不貪婪,而是恰到好處的去爭取自己本該得到的。
洛楚聽到蕭氏家主的話,直接哈哈大笑道“好啊,不愧是出身五姓七家,若是州郡士族都有伱這樣的胸襟,江東又有何事不成呢?”
蕭氏家主抱拳作揖道“公子謬讚了,蕭氏初來乍到,若非有江東諸位收留,此刻又豈能安坐於此地乎?
現在不過是獻出微薄之力而已,當不得公子如此讚譽。”
韓氏家主一看蕭氏家主一直給使眼色,知道自己肯定是逃不了,而且他和蕭氏家主一起前來江東,結成了攻守同盟,於是同樣說道“公子,雖然韓氏不如蕭氏富裕,但同樣願意捐獻出大部分家中商隊以及商鋪中的藥材,還望公子不要嫌棄。”
韓氏的確是不如蕭氏有錢,若是在先漢初年,那自然是淮陰侯國最富裕,畢竟是唯一的幾萬戶的大侯國,但三百年過去,淮陰韓氏越混越差。
幸好還有同屬於五姓七家的名號,憑借著三百年的門楣,韓氏能夠和皇家聯姻。
和其餘任何家族聯姻時,都屬於比較高的地位。
見到蕭韓二氏這麼慷慨的掏錢,其餘諸家頓時坐不住了,但是就這麼拿出這麼多錢來去救江北三郡的百姓,他們還真的不太願意。
各掃自家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況且這一波瘟疫過去了,誰知道下一波什麼時候來,萬一到時候家裡沒有藥,怎麼辦?
但望著麵無表情的洛楚,許多人心中都有些發怵,上麵這一位,可不是好相與的,當初是吳郡士族將洛楚請進江東的,但這位整治起吳郡士族來,沒有絲毫的手軟。
隻要膽敢觸犯他的規矩,通通鎮壓。
橋巍一直眯著的眼睛緩緩睜開,望向自己的那些老友,眼中寒芒緩緩閃過。
蠢貨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