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幾乎在一瞬間被劉虞激怒了,噌的一聲,直接將利劍抽出來指著劉虞厲聲道“劉伯安,難道你以為我是不敢殺你嗎?”
劉虞聞言卻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同樣厲聲道“你公孫瓚既然敢襲擊我的軍隊,又怎麼會不敢殺我呢?
我敢於這樣說,難道是害怕你殺我嗎?”
不怕死的敵人永遠都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頭疼的事情,公孫瓚現在就感覺自己很是頭疼。
他認為最好的結果就是劉虞臣服於自己,這樣自己就能夠堂而皇之的成為整個幽州的王,但是現在看,劉虞不願意這樣。
公孫瓚寒聲道“劉伯安,你的親屬等人都在幽州之中,若是今日你願意奉我為主,今日之事,我便將之一筆勾銷,你我二人,以後便一起守衛幽州。”
劉虞冷冷笑道“奉你為主?
我劉虞永遠都隻有一個主君,那就是大漢皇帝,你公孫瓚是個東西,也配讓我奉你為主?
就連袁紹都要奉我做皇帝,不敢說讓我奉他為主你竟然大言不慚說出這些話來,真是要為天下人恥笑了。”
一字字,一句句,劉虞永遠都這麼毫不客氣,讓公孫瓚根本氣的渾身發抖。
實在是忍不住直呼其名道“劉虞,你非要逼本侯殺你嗎?”
劉虞凜然不懼道“公孫瓚啊公孫瓚,你要知道,這世上有一種人,是不怕死的。
這世上有一種人,生死不過是小事,名節才是大事。
我劉虞讀過無數的書籍,最愛讀的是史書,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公孫瓚沒想到劉虞的語氣竟然突然軟化了下來,竟然有些娓娓道來的味道,忍不住跟著劉虞的節奏走問道“為什麼?”
話一出口就有些懊悔,管他劉虞為什麼,和他公孫瓚又有什麼關係呢?
劉虞悠悠開口道“因為我最愛讀那些邦周列國覆亡時的故事,太史公將那些曆史描寫的瑰麗到了極點。
你知道在那些國家覆滅的時候,那些君主和貴族是怎麼麵對國家覆滅的嗎?
你知道史書上是怎麼評價那些人的嗎?”
公孫瓚這個讀書的時候就不求甚解的文盲當然不知道,而且當世注重經學,對於史學屬於課外愛好,很多人都不熟悉。
劉虞嘴角露出了一絲絲的輕蔑,那是對於文盲的不屑,然後緩緩說道“在齊國滅亡的時候,那些齊國的貴族紛紛選擇了投降,而且是不戰而降,那些醜惡的嘴臉,那些人麵對王翦時的卑躬屈膝的模樣。真是不堪啊,有那樣的貴族,齊國又怎麼能夠不亡呢?”
公孫瓚眼中一亮,朗聲笑道“劉伯安,你不要想著在這裡蒙騙我,若是說其他人我或許還不知道,但齊國誰能不知道?
齊國是站著死的!
這大漢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難道是齊公和呂侯在欺騙天下人嗎?”
說完就洋洋自得的望著劉虞,自以為抓住了劉虞的話柄,卻沒想到劉虞輕輕一笑道“公孫瓚,你真的曾經拜過盧植盧尚書為師嗎?
齊國站著死,那是因為末代齊王寧願殉國也不願意投降秦國,但齊王殉國,誰告訴你其他的貴族都殉國了?
我所要告訴你的正是這件事,齊王殉國於是讓齊國不屈的名聲留在了青史之上。
今日我劉虞落在你公孫瓚的手中,定然是絕無幸理了。
今日我便堂堂正正的死在這裡,在青史之上,留下我的名字,讓往後的天下人都知曉。
在建安年,有一個叫做劉虞的漢室宗親,在大漢快要滅亡的時候,他願意殉國。
他曾經為了大漢的複興而努力過。
大漢生在誅滅暴秦的正義輝光之下,由昭聖王代表素王為高皇帝帶上了天子的冠冕。
現在的大漢,死也要死的壯烈,我們這些劉氏的子孫,要讓天下人看看,什麼叫做高皇帝後裔。
什麼叫做視死如歸。”
公孫瓚聽著劉虞這番話,心中隻剩下無儘的後悔,後悔自己讓劉虞說了這麼多的話。
日後的青史之上,還不知道要怎麼記載今日之事,他公孫瓚完完全全成為了一個小醜一樣的角色。
除非他現在寬宏大量的放過劉虞,但這不可能,正如劉虞所說的,當劉虞不願意投降的那一刻,他就絕無幸理。
“劉虞!”
公孫瓚越想越氣,忍不住怒聲吼道“你真是好深的心機,為了今日想必已經準備了許久。
真是可恨啊!”
劉虞帶著看白癡的眼神望著公孫瓚,緩緩嘲諷道“我準備今日?
我隻準備了該要怎麼殺死你,然後振興漢室。
隻可惜你這個蠢貨,竟然會在這種情況下,做出這樣的蠢事。
我在黃泉之下等著你,袁紹會把你送下來陪我的,那一天不會很遠了。”
公孫瓚剛要發作,就聽到“噗嗤”一聲,劉虞竟然直接反轉短劍刺進了自己的胸膛,鮮血瞬間沾染了他的衣襟。
“大漢有劉虞!”
“大漢啊!”
“咚!”
劉虞重重地摔在地上,氣息斷絕。
————
劉虞王侯之胄,生於脂腴,而能恭儉於人,以正守身,漢末諸宗子,虞居劉備次也。
漢室衰微,綱常無度,虞不失忠貞節用,襄美勵德,振奮幽薊,仁以衛國。
靈帝以來,人懷異心,虞以恩義服北州,夙夜憂勤,誌存振作王室。
袁紹以聲帝不正而奉虞為主,蓋曹操奉聲帝之心,虞賢而袁紹弗能惑,卻尊號而不受,煌煌哉,北境有忠矣。
及袁紹攻北,公孫瓚兩端顧盼,陰受人言,虞以愚仁而受背刺,其秉正明計,心腸催斷,遂死劍下,徒呼曰“漢亡哉,漢亡哉。”
幽薊群豪悲之皆服白而唁,下淚者眾也。
嗚呼!
虞有公卿之能,卻乏機變,能辯豺狼而不能禦,治國之能臣,亂世之腳石矣!——《後漢書·劉焉劉表劉虞袁術公孫瓚列傳》
本章完
tart”bnk”"tart"bnk"biqi比奇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