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平:“無論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是《環太平洋》,都是進口片。”
這話並沒有問題,縱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環太平洋》都是由王樹執導的中美合拍片,依舊屬於進口片範疇。
好比華宜投資製作的中美合拍大片《功夫之王》,同樣是進口片。
張衛平緊接著再道:“其實新畫麵選擇華夏的時候,我就預料到這種後果。”
“這種做法是不道德的,國產片本來就處於成長期,跟美國大片競爭還是有劣勢的,進口片肯定起到了分流觀眾的作用。”
“他是莊家,沒人敢招惹他,這種壟斷,對國產片市場產生了製約和迫害,利用國產片之間的互相殘殺謀求利益。我們民營公司沒有特權,在沒有任何保護下,能把電影做到今天,可謂舉步維艱。”
羊城晚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與《環太平洋》是否起到了分流觀眾的作用?”
張衛平:“《環太平洋》還未上映,且不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戲,既是進口片,也是英語片。”
“至於是否起到了分流觀眾的作用,顯而易見。”
“據我所知,這兩部進口片,皆是趕工製作,趕著進入新年檔。”
“而新年檔作為國內華語片最好的檔期,這般讓進口片隨意定檔,無疑是對國產片,以及國產電影的迫害。”
羊城晚報:“這話,是不是在說王導帶著進口片迫害國產電影?”
張衛平反問:“難道不是嗎?”
緊接著又道,“如果不是他,如果不是中影,這些電影有那麼容易進入國內市場並擠占新年檔嗎?”
“無論是好萊塢,還是歐洲,都有邀請過一謀前去執導電影。”
“一謀,一直都沒有答應,始終留在國內致力國產電影的發展。”
“不像某些人。”
這話,也沒錯。
好萊塢和歐洲確實有邀請過老謀子前去發展,無不是被老謀子婉拒。
隻不過,老謀子並不是想要留在國內致力國產電影的發展。
而是老謀子心知他自己屬於天賦不怎麼樣的努力型導演,留在國內拍國產電影還行,去到國外十之八九一地雞毛。
所以,才一直推拒。
再之後,老謀子在國內的榮譽已經進無可進,旋即推動國產電影走向世界。
明明是這麼回事,被張衛平嘴皮這麼一說,頓顯老謀子偉岸。
對比之下,王樹頗為拉跨。
這就是話術的魅力。
結果一樣,通過不同的話術講述,給人的感官不一樣。
羊城晚報:“你這麼說,不擔心得罪王導嗎?”
張衛平:“他?”,不屑一顧。
羊城晚報的記者頓了頓,再道:“《英雄》、《十麵埋伏》、《黃金甲》那幾部片遇到過圍堵嗎?”
張衛平:“那時候還不明顯。”
“現在國內電影市場蛋糕越來越大,切蛋糕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
“而且,《英雄》、《十麵埋伏》都是和中影合作了。但我沒感覺到中影有實際的參與,隻是在形式上派一些監督員,在市場的運作、策劃的參與等方麵,他們好像不存在一樣。”
“在《黃金甲》發行的時候,我自己請了800個大學生做票房監督。為什麼呢?中影跟底下院線都很熟,不可能是監督和被監督的關係。你說那個票房能準確嗎?那個監督能有力度嗎?”
這話是在暗指中影偷票房,或者說暗指中影帶頭偷票房。
這事,圈裡人儘皆知。
羊城晚報的記者心知偷票房這個話題不能提及,如果隻是談論韓三坪,那麼僅僅隻是涉及韓三坪個人。
可若是談論這些,中影乃是由八大國企組成,涉及的可就多了。
隨即轉移話題問道:“你現在選擇華夏的情況怎樣?”
張衛平:“這次沒再請大學生,華夏的人還很年輕,但他們很敬業,監督很有力度。他們針對電影市場研發的票房控製軟件,可以在當天任何一家電影院上映完最後一場片子後的一小時內,就把準確的數據報給我,控製了人為的虛報。人手傳遞會有誤,但這個軟件提供了真實性,製約了影院瞞報票房。”
羊城晚報:“你們采取什麼措施來應對圍堵?”
張衛平:“老百姓,觀眾,就是最好的應對。大家去電影院實地看一看,有多少人在看電影,在看什麼電影,不要道聽途說,自己去評價一下。影院的爆滿就是最好的回應,誰也無法控製老百姓的錢包,《三槍》所遭遇的圍追堵截並沒有能夠阻擋老百姓的熱情。”
“首周票房破億,已是證明!”
羊城晚報:“在‘一家獨大’的現狀下,中國電影市場的良性發展需要作出哪些調整?”
張衛平:“國家還是需要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從《英雄》到《黃金甲》,到《集結號》,很多都是民營企業的作品。國企應該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一個健康的市場應該是公平競爭,不應壟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