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神秀封國師_落難情緣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落難情緣 > 第176章 神秀封國師

第176章 神秀封國師(2 / 2)

於是,廣招高僧進宮說法。武則天為此對佛教更加大力倡導,還撥巨資在各地的名山興建寺院大刹,使全國的寺院星羅棋布。

武則天在宮中聽那些高僧說佛多年,聽來聽去,都是那個版本,猶如天天吃雞肉,逐漸感到厭膩了。

後來,她聽到近臣推薦,世間的真正高僧當數慧安大師與神秀大師。

武則天聽後,龍顏大悅,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武則天遣使迎至京,並賜為國師。

第304章神秀言真相

據張說《大通禪師碑》記載當神秀到京城之時,自視以天同高的武則天竟然不計君臣之彆,親自跪地施禮迎接“詔請而來趺坐觀見,肩上殿,屈萬乘而稽首,酒九重而宴居”。

每當神秀在說法之時,“帝王分座,後妃臨席\”。神秀被招至東都洛陽時,已是九十四歲了。

在洛陽宮中,修行極深的神秀一向來談鋒甚健,又是巧於辭令來到宮中,知道武則天這位驕奢殘暴的女皇,一點兒也怠慢與得罪不得。平日,神秀深入淺出,鞭辟入裡,頻舉例證,來宣講他那“拂塵看淨,方便通經”的漸悟禪法。

武則天多年來,聽慣了枯燥無味、行文晦澀的佛典經義,如今頓覺眼前豁然開朗,每天都樂於聽神秀說佛法,聽得如癡如醉,覺得這位高僧不僅是年歲高,而且是道行高,對神秀恩寵有加。

後來,武則天返回長安,又將神秀召到長安的內道場供養,武則天每次都是以最高的格局親加禮拜,優敬有加。

及後,至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執政,他也是深信佛教的君主,封神秀為“帝師”,常常在宮中與神秀談論佛法與禪說。

在一段時期,神秀所受之恩寵可謂是天下無人可及乃洛陽、長安的“兩京法主”,又是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三代皇帝的“帝師”。

雖然得到隆盛的禮遇,神秀畢竟經過了幾十年風風雨雨的洗禮,在宮中的內道場,麵對鎏金耀彩的祭禮法器,身享著曠世榮華,昔日與眾師兄弟在山溪野林中辛勤勞作,在清風明月夜共作參禪的情景,常常曆曆在目。禪林的爭端是非,不時在他的心海中沉沉浮浮,難於平靜。

神龍元年705年初春,京都的積雪尚未融化,四周是一片銀白色,世界顯得纖塵不染。

武則天聽神秀講解完《華嚴經》後,與神秀在大殿前的石板地麵上邊行邊談“帝師,你是禪學的宗師,譽滿四海,聽說先祖菩提達摩西來時帶有袈裟金缽,代代相傳,傳到你,該是第六代了。朕倒想一睹那聖物的風采。”

一陣朔風吹來,神秀渾身打了一個哆嗦,連頭上的僧帽也吹落地麵。

此時的神秀,已須眉皆白,歲月的風刀在他的臉龐上刻下深深的皺紋,他畢竟已是99歲了。

神秀撿起了僧帽,再戴到頭上。蠟黃的老臉上忽地湧起一陣紅潮“這……”

武則天見他這副局促的模樣,以為他不願拿出袈裟金缽給自己瞻看,臉露慍色“是不是朕配不上觀看你那些高貴無比的聖物呢?”

神秀見武則天動怒之態,連忙趴在石階之上,道“聖上,您為天下之尊,並不是您配不上現瞻那些聖物,而是……”

“而是什麼呢?”武則天追問道。

神秀支支吾吾著。

武則天的眼睛盯住他“你是不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呢?”

神秀嘬嚅了半天,才說“老納怕講了,聖上會……”

武則天明白他的意思,用手將龍袍正了正“帝師有什麼話,直講無妨。朕絕不會怪罪於你的。”

神秀仍沒有直言。

武則天看了看趴在石階上的神秀,將手往上挑了挑“帝師平身。”

神秀聽到武則天的口氣沒有剛才那麼嚴厲,才站了起來。

神秀終於鼓起了勇氣“聖上,老納並無先祖所傳的袈裟與金體。”

“啊,你沒有祖傳的聖物?”武則天吃驚地望著神秀,“你不是至高無上的法王嗎”



最新小说: 異案調查錄2:新世紀 無止戰歌 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 被大小姐撿回家 宗門都想噶我,我直接死亡回檔! 這個殺手我不當了 無限副本:火影反穿都是什麼職業 人殤 憨憨主播全都要拿下 懦弱農家子的逆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