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唐!
徐馳回過神來“嘿嘿,沒傻呢,我就在想,大人是好心,可是如果皇上不答應,那怎麼辦?我這不是在擔心嗎?”
張元瞿懵了,感情這小子官癮還不小啦,現在就開始擔心皇上不答應了。
武崇訓笑罵道“好你個陳三郎,有刺史大人的奏折,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再說了,待本王與光嗣兄回轉朝廷,要我爹和他爹替你在皇上麵前說上兩句好話,十有十一能成,你就安心等著皇上的旨意罷。”
“你爹和他爹?你爹和他爹,能管用嗎?”徐馳暈了,不管在什麼朝代,都是拚爹呀。千好萬好,不如有個好爹。沒有親爹,找個好的乾爹也行。
“你?”武崇訓急了,“我和光嗣兄兩個的爹都不管用,大周那誰管用?你爹管用?”
徐馳的曆史知識太貧瘠了,聽說過的曆史人物屈指可數,不外乎李淵李世民,武則天楊貴妃等人。武崇訓姓武,又是個郡王,應該是武則天一家子的,他爹必定也是個王爺。王爺管不管用,徐馳真不知道。然而,狄光嗣的爹又是誰呢?
張元瞿見徐馳依然愣在那裡,倒並不奇怪,平民百姓有幾人能知道朝廷中的事?便解釋道“武郡王之父諱三思,乃當朝聖上之侄,大周親王,中書省內史,官居宰相之職。而狄員外之父狄公諱仁傑,乃是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亦居宰相之職……”
“什麼?狄兄的爹就是狄仁傑?”沒等張元瞿介紹完,徐馳就驚問道。
徐馳一驚一乍的作風,狄光嗣也是吃了一驚,忙問道“怎麼?陳公子認識家父?”
徐馳訝然失笑“哪裡哪裡,我哪能認識他們?王爺的爹和狄兄的爹,那麼有名氣,官那麼大,我怎麼沒想到呢?你們看我這腦袋,怎麼這麼笨?”徐馳喃喃自語,一連說了好幾個“怎麼”,以示對此“二爹”極端的推崇和敬仰,有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武崇訓大笑道“好了好了,彆給他們兩個拍馬屁了,不管你拍得如何如何舒適,他們也聽不見——兩個宰相保一個區區縣令,應該不難罷?陳三郎放心了麼?”
徐馳苦笑著說“不瞞王爺,我還是有點擔心。”
這次輪到武崇訓大驚失色了“還擔心?你擔心兩個宰相要不來一個縣令的官兒?”
“王爺你理解錯了,我不是擔心二位令尊,而是擔心我自己——我從來沒當過縣令,我擔心我當不好啊。”
“擔心這個?本王道是擔心啥呢?”武崇訓笑道“這有甚麼好擔心的?男人第一次娶媳婦,女人第一次生小孩,誰不是從第一次過來的?”
武崇訓的開導之辭,引來滿堂大笑。武崇訓畢竟年齡不大,好不容易說了一句有水平的話,心裡更是比蜜還甜。
一想到狄仁傑,徐馳就想到了另外一個人,問道“狄兄,那你認識李元芳嗎?”
狄光嗣嗬嗬一笑“元芳兄麼?自然是認識的。元芳兄乃是朝廷正四品上的檢校千牛衛中郎將,家父的侍衛官——陳公子是怎麼知道他的?“
“嗨,我還不是道聽途說?聽說他武功挺高的。”徐馳總不能說是看電視認識他的吧?
狄光嗣道“確實如此,元芳兄武功高絕,獨步天下,更兼寬厚仁義,乃是不可多得的謙謙君子。”
武周時期的官銜有點亂,狄仁傑是鸞台侍郎,宰相,從三品,相當於後世的副總理;而李元芳是檢校千牛衛中郎將,正四品上,相當於後世的中將軍銜。李元芳是狄仁傑的侍衛官,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中將給總理當跟班,品秩僅僅相差一級。
張元瞿還是挺夠意思的,隨隨便便送個禮,就是一個縣的縣太爺。對徐馳而言,某種意義上來說,刺史小姐的死,真是死得太好了,死得正是時候,死得恰到好處。張麗小姐的死,重於泰山。
假使徐馳真的當上了縣令,要他發表當選感言,或者獲獎感言,他需要感謝的人真是太多了。首先當然是張麗小姐,然後是長史大人,再然後是高縣尉、張刺史、狄員外,武郡王,等等等等。
送禮的送得高興,收禮的收得更高興,當下賓主儘歡,笑聲晏晏,其樂融融。陳家闔府上下,除開越氏母子心裡泛酸水之外,都是極為興奮。
當日晚宴,囂張之極、狂妄之極的武崇訓與徐馳二人,果然撇開眾人,旁若無人地拚了近兩個時辰的酒量,直鬥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一千多年後的混混徐馳,最講究個眾生平等,哥們義氣,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鬥起狠來頭破血流,鬥起酒來更是兩肋插刀,義薄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