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唐!
高延福服侍了武則天幾十年,武則天卻從沒有叫過他一聲“老不死的”,證明陛下對高延福的信任還要打些折扣。
高延福心想,皇上哪天也叫他一聲“老不死的”,他這輩子也算是值得了。
說起武則天與袁客師,確實頗有淵源,雖然武則天這輩子隻見過袁客師兩次,並且第一次還根本沒印象。
第一次,武則天尚在繈褓之中,家中來了個相士,那相士正是袁客師。當時的袁客師,三十多歲,正當壯年。袁客師在為繈褓中的武則天相麵時,曾稱讚她“龍瞳鳳頸,富貴之極;若為女子,則必為天下之主”。
武則天小時候長得像男孩,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也告訴袁客師,武則天是個男孩,所以才有袁客師“若為女子”的話。
楊氏聽了袁客師的話,大喜不已,暗地裡記下了這句話,不敢對任何人提起。
第一次的見麵雖然確實是見到了,但繈褓中的武則天是不可能有印象的。武則天長大之後,楊氏便將袁客師的話告訴了她。武則天和她母親楊氏一樣,對袁客師的話篤信不疑,可謂是從小就有了當皇帝的遠大誌向。
正是因為有了“天下之主”的念頭,武則天十三歲就被父母送入宮中,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並被李世民賜名“媚娘”。
可惜好景不長,武媚娘二十六歲時,李世民就駕崩了。李世民的後宮佳麗全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為尼。
武媚娘的皇帝夢沒實現,年紀輕輕卻守了寡。武媚娘恨死了袁客師,恨死了他的妖言惑眾。
這時,武則天第二次見到了袁客師。袁客師告訴她,某年某月某日,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要來感業寺進香,你隻需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便可大功告成。
武則天賊心不死,又渴望得到男人的慰藉,雖然對袁客師的話不怎麼相信了,但她還是賭了一把。不想,正是因為這一賭,開創了武則天的萬世帝業。
從某種意義上說,武則天的皇位,是袁客師一手造成的。當然,武則天成就帝王大業,與其本人的野心、才智、手段,都是息息相關的,缺一不可。
試問武則天對這麼一個人,還有什麼不能信任的呢?
隻是自感業寺一彆,近五十年來,則天皇帝多方查找袁客師,卻再無他的蹤跡。至於高延福是如何認識袁客師的,則是另外的淵源了。
武則天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好半天,才問道“那老不死的可曾對公公說過甚麼?”
高延福於是又將杭州偶遇,船上卜卦,徐馳詐病,何靜之死,又詳詳細細的敘說一遍。最後道“仙師謂陳秦將來必然位極人臣,以老奴看來,趁那混小子現在還年輕,應該多讓他曆練曆練,年紀長一點,看他那頑劣的性子會不會收斂一點?”
“藏草而生……藏草而生……”皇帝喃喃自語,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袁客師的身上,以致對高延福的話不聞不問。武則天想,既然袁客師推斷陳秦今後要位極人臣,又說“藏草而生”,既就是說,陳秦將躲在“草”中,避開殺頭之禍,可是自己並沒有要殺他的心思呀。自己既然不想殺他,他又何必要“藏”?又何來的“藏草而生”?
武則天越想越糊塗,遂問道“刑部大牢中,可有草秸之類的?”
高延福答道“應該是有的。”
“你去刑部衙門一趟,讓他們把陳秦牢裡的秸稈之物通通取走,不留分毫,朕倒要看看,他如何藏草而生?”武則天素來比較叛逆,你說“藏草而生”,我草都不給你留一根,看你如何“藏”。
高延福笑道“陛下多慮了,陳秦不是螞蟻,豈能藏在草堆中而不被現?再說,刑獄之地,草秸即是禦寒之物,如今天寒地凍,沒有了禦寒之物,恐南方人不耐寒冷,性命堪憂。”
“豈有此理?除了草秸之外,再沒有東西可以禦寒了?你讓殿中省取幾套被服給他送去不就結了?陳秦牢房內,若現一根草秸,朕即唯他是問。”武則天和袁客師抬上了扛,你預測他“藏草而生”,我就偏不讓他“藏”。
“是,老奴領旨,老奴這就去辦。”高延福竊笑不已,心想,這陳秦真的是極富貴之人,一般人哪來這麼好的運氣?
唐代施行三省六部製,三省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武則天提到的殿中省則不在三省之列。殿中省說白了就是一個專門掌管皇宮後勤的機構,服務的對象隻限於皇帝及妃嬪,當然,武則天是沒有妃嬪的。
高延福立馬將皇帝的口諭傳達給了殿中省,殿中省長官不敢怠慢,趕緊吩咐尚舍局照旨意辦理。尚舍局是殿中省的一個下屬機構,掌管宮廷陳設、寢具、被服等等。尚舍局長官為尚舍奉禦,官居五品。
尚舍奉禦更加不敢怠慢,趕緊領了十幾個小太監,肩扛手提,拿了一應居家過日子用得著的東西,殺奔刑部衙門。
尚舍局是內廷機構,本來無權進入刑部大牢,但有了皇帝的口諭,自然就暢通無阻了。
徐馳正躺在草堆上閒得蛋痛,沒想到一大隊太監隊伍拿著許多物件,直接開了牢門進來了。那些物件中,有床榻、被服、枕頭、茶幾、茶壺、碗盞,還有掛衣服的、暖手的,甚而至於靠腰的軟墊子、撓癢癢的銅爪子,玲琅滿目,應有儘有。
徐馳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道“你們是乾什麼的?打算在牢房裡開雜貨店嗎?”
那個尚舍奉禦拱手道“下官見過陳縣令,這些日常的用度乃是皇上的安排,下官不過是奉旨行事。”
奉禦是五品官,縣令是七品官,奉禦在徐馳麵前卻自稱“下官”,可謂是上下不分,顛倒了尊卑。奉禦當然不是分不清官大官小,在奉禦的眼裡,陳秦是一顆大周朝堂上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在皇宮內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如果連這點政治敏銳度都沒有,那就真的是白混了。
跟著進來的典獄官,也不是白癡,政治覺悟也是挺高的,趕緊為陳秦去掉了腳鐐手銬。反正獄舍外還有兵丁把守,隻要不讓他跑了,應該儘量方便他,給他最大限度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