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唐!
阿臧笑道“她名叫窈娘,乃是魏王武承嗣的侍婢,她一身舞技出神入化,任誰看了都怦然心動。弟弟如果有機會見到她,自然就知道姐姐並非妄言了。”
徐馳搖頭說“你這不是說了等於沒說嗎?魏王的女人,弟弟哪裡弄得到?“
阿臧道“姐姐也隻能言儘於此了,弄不弄得到,就看弟弟的造化如何?不過姐姐私以為,那窈娘與弟弟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跟著魏王,算是明珠投暗了,著實可惜得緊。”
徐馳笑道“就是這麼一樁鳥事,姐姐就認為值得我記你一輩子嗎?”
阿臧瞪大了眼睛“難道弟弟一點都不動心?這可不似我認識的弟弟。”
“你的意思是,弟弟看見女人就去搶嗎?何況這個什麼窈娘,弟弟看都沒看見過,鬼知道她長什麼樣子。你認為漂亮的,弟弟就不一定認為漂亮,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一樣。”
阿臧狡黠地一笑“就當姐姐沒說好了罷。反正那窈娘是天底下第一的美人兒,人見人愛,我是怕弟弟錯過了而已。既然弟弟沒興趣,姐姐不提也罷。”
阿臧嘴裡說著,其實心裡在猜測,這好色胚子,老娘就不信你不打鬼主意。
事實正如阿臧所料,新年後第一次上朝,徐馳就開始實施他的計劃了。
散了朝,待皇上走之後,百官6續出了金鑾殿。徐馳有意走在武承嗣前麵,然後突然一回頭,怔怔地盯著他,目不轉睛,蹙著眉毛,好似看見了鬼似的。
武承嗣和徐馳還是打過交道的,隻是徐馳明顯是梁王武三思的人,魏王不好拉攏,是以並無深交。一見徐馳突然盯著自己看,眼神怪怪的,不由得莫名其妙“陳縣令看本王做甚麼?可有何不妥?”
徐馳猶疑了一下,吞吞吐吐的說“沒甚麼沒甚麼。魏王殿下你彆多心。”
徐馳的眼睛躲躲閃閃的,好似有難言之隱。魏王想,我不多心才怪呢,便追問道“陳縣令有甚麼事但說無妨,你與本王同為大周柱石,本王能幫到你的,絕不推脫。”魏王雖認為徐馳有些怪才,但不足以堪大用,本著寧罪君子不罪小人的原則,魏王還是伸出了橄欖枝。
徐馳又猶豫了好一陣,在魏王的連番追問之下,才吞吞吐吐地說“下官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是以猶豫難決。”
武承嗣笑道“但說無妨。”
徐馳打定主意,照直說道“有事的不是下官,而是魏王殿下您!”
魏王一驚,不過馬上鎮定下來,區區一個朝請郎,能知道些甚麼?魏王微微一笑“本王能有甚麼事?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陳縣令大驚小怪了。”
徐馳搖了搖頭,朝魏王鄭重地鞠了一躬,說“魏王既然不信鬼神之說,下官多有得罪了,望大人恕罪。”說罷,又鞠了一躬,轉身朝宮外走去。
徐馳越是這樣,魏王就越是好奇,聯想到生在徐馳身上的樁樁件件,哪一件事是自己看見過的?聽說過的?難道這小子真的通曉天地陰陽不成?
武承嗣一陣疾步,趕上徐馳,笑道“陳縣令既然說到這個份上了,何不說個明白?本王或許有不察之處,原也是說不定的。”
徐馳停了下來,膽怯地看了魏王一眼,欲說還休,一副羞羞答答的樣子。
魏王強作鎮靜,笑道“本王說了,陳縣令但說無妨,管他有的沒的,隻管對本王說來。”
徐馳嘴唇顳顬著,“下官說了的話,殿下不會生氣吧?”
“不生氣不生氣,本王是那麼沒氣度的人麼?陳縣令多慮了。”魏王寬慰徐馳道。
“請問魏王殿下,這陣子是否有腰酸乏力的感覺?一動就氣喘籲籲,還經常盜汗?殿下請想想,是否有過?”趙本山賣拐,徐馳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主意來,隻好借鑒借鑒他的創意,先試試再說,不行也沒啥關係,反正自己不會損失什麼。
武承嗣愣了一愣,繼而笑道“本王年近花甲,有這些個毛病原也不稀奇,不知陳縣令是如何看的?”
看來,武承嗣不是那麼好忽悠。徐馳苦笑道“殿下說的有理,但下官看殿下您印堂暗,兩目無光,眉稀疏,鼻梁白,下官唯恐殿下有血光之災呀!”
“血光之災?”武承嗣心裡一咯噔,狐疑地看著徐馳道“賢侄也能看相卜卦?”陰陽八卦,看相算命,在後世的電子社會都能大行其道,何況在一千多年前的武周時期。武承嗣看徐馳說得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心裡不由得就有幾分相信了,“陳縣令”的稱呼立馬變成了“賢侄”,便可見一斑。
“本官在陰陽道術的傑出造詣,殿下您才知道麼?”徐馳搖了搖頭道“什麼看相卜卦,什麼手相麵相,手紋腳紋,奇門遁甲,陰陽易理,風水點穴,起灶動土,婚喪擇日,去煞解厄,畫符賜水,這些小兒科的東西,下官還是懂得滴。”徐馳一副非常惋惜的模樣,想不到自己滿腹的才華,魏王殿下竟然毫不知情。
魏王殿下果然瞪大了眼睛,驚訝地盯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博學之士,心想,就是從娘肚子裡就開始搞胎教,也學不了這麼多的東西罷。懷疑歸懷疑,但玄學一道,信則有,不信則無,且看這小子能不能化解災厄,沒有更好,有則防患於未然。武承嗣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原則,說道“那麼賢侄可有化解之道?賢侄若能幫忙,本王必有重謝。”
徐馳生氣地說“殿下你這是什麼話?賢侄是需要殿下重謝的人嗎?賢侄這輩子最看重的就是義氣二字。為殿下排憂解難,救死扶傷,乃是賢侄應儘的義務。彆說幫殿下一點小忙,就是為殿下上油鍋下火海,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殿下您要是再說什麼重謝的話,賢侄可就撒手不管了……”
魏王想不到徐馳竟然是這樣的好人,你還沒開始“重謝”,他就跟你急了。武承嗣連連點頭道“好好好,既然賢侄如此高義,本王就大恩不言謝了那賢侄甚麼時候可為本王去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