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繼續忽悠_調教大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調教大唐 > 第139章 繼續忽悠

第139章 繼續忽悠(1 / 1)

調教大唐!

徐馳笑著問宋璟說“宋禦史既然說謀而後動,動而必勝,那麼請問宋禦史,我中原與北方胡虜征戰千年以來,大小戰陣無以計數,請問我中原是勝多還是敗多?再自高祖以來,我中原是勝多還是敗多?自陛下登基以來,我大周是勝多還是敗多?既然敗了那麼多,有時甚至是一敗再敗,宋禦史為什麼不說謀而後動,動而必勝?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宋禦史,謀而後動,戰而必勝,那不過是自欺欺人,是放狗屁。自古以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任何紙上談兵,則是必敗無疑。若能靈活機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將者善謀,兵者好戰,那麼你想敗都敗不了……”

武則天知道徐馳又在亂吹牛皮了,便打斷他的話道“朕隻問你,如果朕讓你掛帥出征,你願意去麼?”

“願意倒是願意,隻是我要替陛下賺錢呀,我走了,誰能替陛下賺錢呢?”徐馳其實是不想去的,打仗辛苦有生命危險不說,哪裡整天有那麼多的美女圍著你轉?

武則天笑道“魚與熊掌,自然不可兼得,你若是替朕掛帥出征,賺錢就免了。”武則天想,你把架子搭好了,彆的人依樣畫葫蘆還不行嗎?

“如果陛下真的想與突厥一決雌雄,微臣就一定替陛下出征。至於戰爭的結果,微臣不能保證勝利得如何如何漂亮,但微臣能確保,經此一役之後,十年之內,突厥再不敢犯我大周!”

“好!”武則天一拍龍案“朕有你這句話就夠了!朕要擇定良辰吉日,封侯拜將,命你替朕掛帥出征諸位臣工以為如何?”

大殿之中的文臣武將,不由得大眼瞪小眼,不會罷,就憑這小子幾句大話,皇上就拍腦門決定了?這不是太兒戲了嗎?這小子才十八歲呀,並且還從來沒有經過戰陣。

夏官侍郎兵部尚書李迥秀再也坐不住了,出班奏道“自去年秋至今,東北的契丹,時時掠奪我大周,朝廷不得不派出十萬之眾,駐紮幽州一線,以備不時之需,可謂是耗費彌巨。若聖上在此時貿然對北麵的突厥用兵,臣深恐東北的契丹,西北的西突厥,西麵的吐蕃,同時趁虛而入。請問若是到了那等境地,陛下將如何自處?”

夏官侍郎的話確實很有道理,戰爭往往是牽一而動全身,胡虜若是同時入寇,確實是不得不防備的。

在座的許多大臣連連點頭,紛紛附議李迥秀的意見,勸武則天不可妄開戰事,不可輕信徐馳。

眾多朝臣除了在爭皇位的問題上互相攻訐之外,其實並不全都是武則天所說的酒囊飯袋,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見。

徐馳輕蔑地對著李迥秀一笑,說道“你沒打契丹,契丹卻要打你,你不打突厥,焉知突厥不打你?我完全可以斷言,突厥現在正在厲兵秣馬,積極備戰,可笑你們這群酒囊飯袋,還在這東怕西怕,患得患失,卻不知道大禍臨頭了。”

徐馳之所以有這個推測,乃是根據默啜可汗的反常表現來判斷的。默啜自己請求通婚,按理說這是有和好的誠意。偏偏他自己請求通婚,自己又悔婚,還把迎娶的新郎給扣押了。如果他有誠意,如果他僅僅是不滿意大周皇帝派的這個人,他完全可以通過外交渠道表達自己的不滿,請求另派他人,而完全沒必要做出這種姿態來。一旦他做出這種姿態,就表明他要有所行動了。

另外,扣押武延秀,休國書大罵武周皇帝,默啜是在試探大周的反應。如果大周沒什麼反應,就表明大周膽怯,兵備鬆弛,他可以放心大膽地入侵。如果大周反應激烈,他反而就必須謹慎從事了

其實武則天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她反複詢問徐馳有幾成勝算。各位大臣擔心徐馳年紀輕,沒有打仗的經驗,武則天又何嘗不擔心這個?畢竟打仗不同於賺錢,做投機玩賭博,那是要真刀真槍上陣殺敵的,是要死人的。

在大臣的一片反對聲中,武則天思慮了良久,終不能決,隻得散了朝,來日再議。

徐馳剛回到蒔花館,就有下人來通報,說是魏王來訪。

徐馳嘿嘿一陣奸笑,魚兒終於上鉤了。

徐馳客氣地將魏王武承嗣迎進了蒔花館,又是上茶,又是斟酒,又是叫來舞姬跳舞,客氣得不得了,親熱得不得了,但就是絕不提血光之災的事兒。

武承嗣忍不住了,隻得開口道“本王今日來,是想求賢侄一件事的,賢侄自當清楚。”

“清楚清楚,怎麼不清楚呢?下官請問殿下,這幾日殿下是否照了鏡子洗了澡呢?”

武承嗣忙不迭地答道“照了照了,每日還早晚各洗一次澡,本王都遵照賢侄的意思辦了,隻是不清楚下一步當如何做,請賢侄不吝指教,本王必定重謝。”

“那殿下是否親眼看見了殿下印堂暗,臉色青,眉毛散亂,兩目無神等等症狀?”徐馳這次沒有再客氣,你要謝就謝吧。

“對對對,看見了看見了,賢侄所言確實不假,賢侄之能,本王真的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歎弗如。”既然是求到了人家的頭上,說點奉承話還是很有必要的。

徐馳笑道“魏王殿下謬讚了,下官愧不敢當至於下一步如何做,下官得去殿下的府上去看看,才能辨明原因,再行定奪。”

“對對對,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還請賢侄往鄙府走一遭,助本王化解災厄。”

在魏王的誠懇延請之下,徐馳來到了魏王府。

那魏王府,比起梁王府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曾幾何時,魏王武承嗣被一度當作太子的人選,去漠北通婚,他的兒子也是以皇子的身份前往的。可以想見,武承嗣稱帝概率之高,呼聲之大,是無人能夠比擬的。

魏王稱帝的可能性越高,阿諛奉承的人也就越多,借機獲取的資源也就更豐富,魏王府的富麗堂皇,在京城一時無兩,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最新小说: 福女種田忙,全家悔斷腸 表妹且慢 政府招待所 歡喜:做宋倩背後的男人,推 血色記憶:江湖往事 鬥破:蕭炎我是你二爺 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喚不良人 搬空家產嫁軍少!資本大小姐好孕生雙胎 帶娃歸來後,前夫跪地輕哄 鬥羅:饕餮神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