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唐!
因為休書全文隻有十一個字,老老少少八個獄卒都簽了名,還有空餘的地方。
高澗卻猶疑地看了徐馳一眼,心想,他怎麼這麼細心起來了,還知道請彆人做見證,替彆人著想?
徐馳將簽滿了名字,按滿了手印的休書,丟給高澗,說道“這東西你可要保管好,絕對不要弄丟了,老子說不定哪一天又想馨兒了,老子就會告你個強占人妻的罪名,你可得當心點。”
高澗笑著“是是是”,一邊將休書折疊好,藏進袖子中,心想,老子是要保管妥帖,這廝混蛋起來,真還保不準又找你生事。
徐馳對依然跪在地上的馨兒道“你還跪著乾什麼?你現在是那個的的女人,和老子再沒啥關係了,以後是死是活,都不關老子的事。你不是喜歡男人嗎?那休書上,有我們九個人的名字手印,我們九個男人,都曾是你的夫君,現在我們集體決定,把你休了,讓你跟著第十個男人高澗——你能乾呀,一下子玩了十個男人,比城東的莫老爺子還厲害呢。”
柳絮兒扯了扯徐馳的衣袖,意思是讓徐馳適可而止。柳絮兒與馨兒同為女人,也看出來馨兒是真的後悔了,人家哭得可憐兮兮的,何苦再往傷口上撒鹽?
秦娘子驚恐地看著眼前這一幕,既是可憐馨兒,又不能理解馨兒為什麼要與彆人那個姓高的,雖然很耐看,但自己的老爺好似更威風,更有男人味呀。若是自己選擇,肯定會選自己的老爺,而不會選擇那個姓高的公子。
未嘗人倫的秦娘子,自然是不會理解馨兒的心思的。
有道是,愛之深恨之切,從徐馳穿到大周第一天晚上開始,徐馳就對馨兒頤指氣使,罵罵咧咧,但一到晚上,卻又肌膚交織,抵死纏綿。徐馳不尊重她,緣於徐馳的大男子主義,也緣於馨兒在此之前的背著陳秦偷情。徐馳又離不開她,緣於徐馳剛從後世穿越而來,還處於的狀態,又沒有其他的女人供他享樂。
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徐馳與馨兒這對歡喜冤家,卻產生了極大的感情依賴。徐馳需要泄,而馨兒也需要徐馳的慰藉,兩人互有所需,誰也離不開誰,是一種基於而產生的感情。誰能說,這種基於的感情,就不道德不真實不真摯?
徐馳的話,要多惡毒就有多惡毒,每一句話,都猶如一支利劍,刺得馨兒的胸口隻痛。到這時,馨兒才明白,其實三郎還是很在乎她的。如果不在乎她,他就不會說那麼難聽的話;如果不在乎她,他就不會是那種表情。知夫莫若妻,她何時聽到過三郎這般說話?又何時看到三郎這種嚴肅的表情?
徐馳的惡毒之語,不但不能使馨兒憤怒,反而使她更為難受,恍若如萬箭穿心,肝腸寸斷,悲難自抑。
高澗看不下去了,一把將馨兒逮起來,拖了她便走。
馨兒嬌小玲瓏的,哪裡敵得過高澗連拖帶拽的,隻是在臨走時,淚眼淒迷地對著徐馳說了聲“三郎,馨兒知道錯了……”
這句話,或許就是二人的永訣之言,一個另娶,一個再嫁,今生今世或許再無相見之期。雖然二人都還在台州城裡,但咫尺亦是天涯,已然形同陌路了。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徐馳失魂落魄地目送馨兒離去,久久不能言語。到最後,才自知失態,苦笑著對柳絮兒與秦娘子搖了搖頭,說道“他媽的,走了好,老子落得個清靜,老子不是還有你們兩個嗎?“
柳絮兒與秦娘子一邊一個,偎依在徐馳身側。馨兒的離去,兩人也很傷感。在縉雲縣衙,三人相處了那麼久,已形同姐妹。特彆是秦娘子,來台州之後,與馨兒又處了大半年之久,馨兒心地善良,從沒有拿她當下人看待過,還處處關心照拂她,使孤苦無依的秦娘子,得以安身立命。
眾獄卒也看得大是唏噓,想不到這陳三郎,敢殺刺史,斬親王,膽大妄為,大話一長串,牛皮吹破天,原來也是個多情種子,連個破鞋都牽牽掛掛舍不得,難怪他在洛陽有四十九個女子,還不包括麵前這兩個美嬌娘。
高澗與馨兒走了之後,柳絮兒與秦娘子便要留下來陪著徐馳。
在後世隻有陪喝陪聊陪睡的,哪裡有陪坐牢的?徐馳堅決不同意,自己的女人自己要愛惜,並賭氣說“你們要是在牢裡,老子就回去了——你們得回去照顧老子的娘啊,老子在大牢裡吃得好睡得香,你們擔心個什麼?去去去,要不然老子就走了,讓你們留下來。”好像州衙大牢,是他徐馳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
事實上還真是如此,第二日一早,徐馳還在牢裡睡得隻流口水,真正管理犯人的司法參軍崔浩崔大人就來了。
崔浩與徐馳已經是老相識,雖然兩人開始不怎麼對付,但時過境遷,兩人又沒有什麼過節,崔浩對徐馳的怨氣早就煙消雲散。後來,徐馳當上了天兵道大總管,崔浩還後悔沒有及早巴結徐馳呢。自己這個八品司法參軍都好多年了,再上去一步,都是千難萬難呀。
崔浩將徐馳搖醒來,叫道“三郎,起來呀,刺史大人說放人了,要睡覺回府上去睡罷,府衙大牢裡可沒得嬌妻美妾的。”
徐馳醒來,認得是崔浩,迷迷糊糊道“崔大人你真不地道,我們倆個可有一年多沒見麵了,老子睡個安穩覺都睡不得,去去去,彆打擾老子,老子還得眯瞪會兒。”
徐馳在崔浩麵前稱老子,崔浩也不生氣。去年時,徐馳還是一介平民,就敢對他崔浩吹胡子瞪眼睛,何況現在他還是皇帝麵前的紅人。雖說他讓皇上驅逐出京城了,但誰都保不定,哪天皇上心血來潮,又要召見這混小子。
崔浩笑道“那三郎打算甚麼時候回去?兄弟也好給你備個轎子甚麼的,送你一程罷。三郎日後達的時候,可彆忘了台州的鄉裡鄉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