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義興郡王_調教大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調教大唐 > 第227章 義興郡王

第227章 義興郡王(1 / 1)

調教大唐!

皇帝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不是彆的大臣,焉知彆的大臣不是說的真話?”

徐馳嘴一撇,不以為然地說“陛下您彆自欺欺人了,您想想,喝酒多爽呀,又喝酒又吃肉,還可以吹牛皮。8『1中文網.』81.可是見皇上呢,提心吊膽不說,還被罵得狗血淋頭。微臣就不相信,那些大臣都是些賤骨頭,不喜歡爽,就喜歡挨罵。”

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高延福、崔湜等人,自徐馳一進養心殿,就一直憋著一肚子的笑,儘管崔湜對他恨之入骨。有時候實在憋不住了,閉著嘴巴噗嗤噗嗤,猶如打悶屁一般。

貴如武則天者,也對徐馳這種二貨無可奈何,隻得揮手道“滾!趕緊給朕滾!有多遠滾多遠。”武則天害怕一不小心就會讓這個二貨給氣死。

徐馳如蒙大赦,禮也不施,拔腿便跑,好似擔心有人要扯住他的尾巴似的,那種捉急的神色,好像爹娘死了急著去奔喪。

養心殿內,皇帝與另外幾人,終於放輕鬆下來,可以開懷大笑了。武則天邊笑邊道“這陳秦,確實是個怪胎,怪得不能再怪了。”

高延福躬身阿諛道“這是上天賜予陛下的祥瑞,乃是陛下之福,萬民之福。”

皇帝沒有說話,隻是一味的微笑著。這的陳秦,處處不省心,卻處處稱心,賺錢也好,打仗也好,無往而不利。袁客師上百年的修行,還真不是蓋的。

高延福還在拍馬屁的時候,徐馳已經一溜煙跑出了皇宮,許府的馬車夫果然還守候在承天門外。

到許府時,許府上下依然高朋滿座,喜氣洋溢,流水席還在一個價地開著呢。

徐馳在養心殿的時間並不長,一來一回雖然耽誤了些時間,但正好趕上了許府的晚宴。

許奎見徐馳果然返了回來,既感歎徐馳的直爽坦率,又倍覺有麵子。徐馳雖然品級低微,僅僅是個七品朝請郎,但當今朝中除了狄侍郎之外,還能找出第二個更受皇帝器重的人嗎?不難想見,哪怕徐馳永遠是朝請郎,也不是任何一個人敢小看輕視的。

許奎抱拳道“大總管,末將為你引見一個人,且隨末將來。”

徐馳隨許奎來至後院一處雅閣中,隻見在座的七八人,皆是朝廷重臣,如左驍衛大將軍敬暉、羽林衛大將軍沙吒忠義、右武衛大將軍陳達、天官侍郎李嶠、冬官侍郎姚崇等人,濟濟一堂,猶如一個小朝會。

這些人徐馳都認識,隻有當中一個最年輕的,徐馳卻從沒見過。那人十六七歲模樣,五官俊秀,衣飾華貴,稱得上器宇軒昂。

許奎介紹道“這位便是廬陵王殿下第三子,義興郡王殿下;這位便是陳秦陳縣令。”

唐時一般以官職相稱,許奎平時稱呼徐馳為大總管,但大總管不是一個常設官職,相當於現在的戰時作戰司令,是臨時的,戰爭結束之後,大總管便隨之取消。所以,許奎在介紹徐馳時,仍以縣令的官職稱呼。

“義興郡王?廬陵王?老子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哪冒出來的?”徐馳瞪大了眼睛,看著義興郡王問道。

許奎急了,這可是真正的皇室成員啊,趕忙附在徐馳耳邊輕聲道“廬陵王乃是聖上的第三子,而義興郡王又是廬陵王的第三子。郡王殿下乃是聖上的嫡親孫子。”

徐馳區區一個七品官員,竟然大言不慚地問廬陵王、義興郡王從哪裡冒出來的,單憑一個“冒”字,就可以問大不敬之罪,眾人雖然極是尷尬,但卻見怪不怪。那義興郡王剛才便聽座中大臣說起過徐馳的種種,如今一見之下,果然是名不虛傳。

義興郡王極有涵養,麵對徐馳的無禮傲慢,竟渾不介意,反而站起來,笑著拱手施禮道“見過陳縣令,陳縣令抗擊突厥的神勇,本郡王是心悅誠服啊。”

千穿萬穿,唯馬屁不穿,徐馳這人,隻聽得齊天大聖,聽不得孫猴子。義興郡王拍他的馬屁,他當然很高興,一高興,他反而就會謙遜起來。徐馳嘿嘿笑著說道“你小子,真的是一表人才呀,不錯不錯——老子要是聖上,皇位肯定要傳給自己的兒子孫子呀。像姓武的那幾個,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什麼的,個個尖嘴猴腮,他們和你小子一比,那他娘的就差得太遠了。”

眾人愕然,這小子怎麼突然就扯到那個上麵去了?那可是個敏感話題呀!眾文臣武將不放心地看了看四周,除了天官侍郎李嶠態度曖昧之外,其餘都是堅決的擁李派,倒也無甚大礙。姚崇低聲道“陳縣令切莫亂說話,若是皇上知道了,恐於許將軍不利。”

義興郡王施禮道“多謝陳縣令謬讚——皇祖母不管將皇位傳與何人,概與本郡王毫無掛礙,本郡王亦無非分之想,還請陳縣令慎言,免得授人以柄,耽誤了陳縣令的前程,殊為不美。”

徐馳離開洛陽的兩個月,京城生了很多事,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武則天將其第三子李顯從房州(今湖北房縣)接回洛陽,冊封為太子,從法律上確定了李顯接班人的地位。但就是這個李顯,曾經在十四年前當過三十六天的皇帝,就被他的親生母親趕下台來,貶為廬陵王,軟禁在房州十四年。所以,李顯雖貴為太子,但最終並不一定就是皇位繼承人。你想想,他當上皇帝都保不住自己的飯碗,何況還是個太子。這就是姚崇等人神色惶恐,出言製止徐馳亂說的原因。

武則天在皇位傳承的問題上,一直舉棋不定,不知道到底是傳給侄子為好,還是傳給兒子為好。不管是古代人的思維,還是現代人的思維,兒子肯定比侄子要親,兒子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不是。武則天是人,並且還是一個頗有才乾與作為的人,她當然懂得兒子比侄子親的道理。她既然懂得這個道理,但為什麼又搖擺不定,拿不定主意呢?所以,事情並不像後世史學家想象的那麼簡單。


最新小说: 雲逸傳奇 饑荒年,我的匣子通現代 大小姐有點顛[八零] 誰說我隻是劍修的?我是齊修啊 我在東北當薩滿的那些年 未來武神:我練的是獨孤九劍! 掙錢一本通 綜漫大佬看我剪的視頻,打賞催更 穿越後,全修真界都是她的忠犬! 九域天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