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逍遙遊!
十月初三正午時分,孟小凡率一千唐軍騎馬返回長安,燕王李雍率領在這次平叛中立下大功的範陽軍將領和數百侍衛,與孟小凡一起來到長安,接受皇帝李治的封賞。
太子李弘率程務挺、張大安、聶護等擁唐派高級官員和太子東宮數百衛士,李智卓、程務挺、楊思檢、聶護率太子少師府數百護衛,王漢率逍遙派數百弟子,賀秋榮、聶輕率天星教數百武士,傅洪雷率丐幫數百武士出城迎接大唐征東軍凱旋歸來。中午,李治舉行大朝會,封賞為東征勝利作出突出孟小凡、李雍、薛仁貴、樊梨花、冷月寒、賀秋榮等人,封賞之後是盛大的宮廷宴會,款待孟小凡及征東將士。宮廷宴會上有歌舞助興。
出乎孟小凡意料的是武則天率領北門學士、武承嗣、武三思、武雅君、劉仁軌、上官婉兒等後黨高級官員,以及次子雍王李賢、三子周王李顯、四子豫王李旦和十一歲的女兒太平公主李令月出席了大朝會。大朝會上表麵上看不出後黨與擁唐派是激烈對立的兩派。
這是因為武則天鑒於孟小凡自身實力和掌管的勢力都十分強大,改變打壓擁唐派的立場,改為和平共處。武則天暗中招攬修仙高人,積畜力量,徐圖反擊。
而擁唐派在孟小凡遠在朝鮮半島的時候,就如同沒有主心骨,後黨不打壓擁唐派,與擁唐派和平共處,擁唐派求之不得。
武則天在勢力不占優勢之前,試圖挑撥政治立場與她敵對的長子太子李弘和原先依附她,最近表現出越來越強的獨立傾向的次子雍王李賢的關係,讓他們互相爭鬥,削弱李唐皇室的力量,她坐收漁利。
李賢受孟小凡點撥,放棄了與太子李弘爭奪皇位的野心,本著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加強自身的品德和修養,結交社會賢達之人,太子之位也好,皇位也罷,“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一切都順其自然。
李賢與李弘在政治上不再敵對,但是在感情上,武則天就給他們製造敵對。上官婉兒就是武則天手中的王牌。上官婉兒奉武則天之命同時與李弘和李賢交往,兩兄弟為上官婉兒的美貌與才華傾倒,紛爭再起。
李弘與前太子妃楊莊若訂親是政治婚姻,李治給李弘選的交往對象裴慧嫻是將軍裴居道之女,仍然是政治婚姻,李弘遇到上官婉兒,就被上官婉兒即興作詩的才華驚到,立刻愛上了上官婉兒。李弘希望能夠與上官婉兒修成正果,希望他對上官婉兒持之以恒的追求能感動李治,使李治轉而支持他納上官婉兒為太子妃。至於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侍從女官,李弘認為這不是障礙,他認為他是太子,天下早晚是他的,武則天早晚要還政於他,所謂的後黨與擁唐派之爭早晚要平息。
李賢則認為當初他追求楊莊若的時候,因為李弘是太子,楊莊若選了李弘,沒有選他。李弘是他親哥哥不假,可是從李賢出生開始李弘就跟李賢爭,跟李賢搶,什麼好的最後都落到李弘的手中。
李賢自認為自己不比李賢差,就是晚生了兩年,對此很不服氣。李賢眼高於頂,普通的美貌女子看不上,隻有品德與美貌並重,或者智慧與美貌並重,或者才華與美貌並重的女孩才看得上,好不容易碰到上官婉兒,當然不肯錯過。
十一年前宰相上官儀與李治密謀廢除專權的武則天的皇後之位,皇宮內到處者是武則天的眼線,消息走漏,武則天調集武家軍反製,決戰之前,李治害怕不僅皇位不保,還有性命之憂,就臨陣退縮,任由武則天處死上官儀及其黨羽。上官儀之子上官庭芝也被處死。上官婉兒是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是上官庭芝的妻子,按武則天的本來的意思鄭氏和她當時才四歲的女兒上官婉兒都要處死。
可是鄭氏的哥哥當時是大唐掌管司法的最高官員大理寺卿,屬於中間派官員,皇帝李治和皇後武則天都能接受。
鄭大理寺卿向武則天求情,請求保全其妹鄭氏和其外甥女上官婉兒的性命。武則天不想使能量不能小視的鄭大理寺卿由中間派徹底倒向擁唐派,就沒有處死鄭氏和上官婉兒,隻是將她們逐出長安。一年後武則天通過清算上官儀黨羽,進一步恐固了權力,就將鄭大理寺卿貶官放逐。
鄭氏和上官婉兒被鄭大理寺卿安置在他的一個朋友家中,鄭氏再也不想卷入政治,改嫁給一個平民,上官婉兒學習詩書,攻讀文史,今年正月年滿十五歲,二月就進宮當了一名宮女,因為長相出眾,聰明伶俐,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當了兩個月洗衣服的普通宮女就被選送到武則天寢宮當一名打雜的宮女。
上官婉兒為了報仇,想當武則天的貼身侍婢,才更加有機會刺殺武則天,就在武則天舉辦的宴會上多次即興作應景詩,表現自己,果然引起武則天的欣賞,在武則天寢宮隻打了三個月雜,就被武則天欽點為貼身服侍她的宮女。
上官婉兒抓住機會就立即行動,一次在服侍武則天脫衣睡覺的時候,趁左右無人,拔下自己頭上的發簪,就向武則天的咽喉部位刺去。
武則天死死地抓住上官婉兒的手,呼喊宮廷侍衛救命。
武則天有驚無險,上官婉兒被抓,關押在皇宮的監牢中。武則天經過審訊才知道上官婉兒是用化名混進了皇宮,目的就是給她父親和祖父報仇。
武則天對上官婉兒的才華和勇氣都很佩服,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雖然是武則天的政敵,但是上官儀差點就廢了她的皇後之位,上官儀是令武則天尊敬的對手,武則天已經殺了上官儀和上官庭芝,事情已經過了十一年,武則天也忘了當初對上官儀的仇恨,剩下的隻有尊敬。
武則天想起當初她進宮不久,也像上官婉兒這個年齡,唐太宗李世民考察她的才能,讓她馴服一匹烈馬。武則天要來一把匕首和一條鞭子,對李世民說“我先有鞭子抽,看馬服不服,如果馬不服,我就用匕首刺它”,李世民認為這個方法或許能馴服烈馬,但是也認為武則天脾氣太烈,太殘暴,雖然很喜歡武則天,卻不肯提拔武則天,臨死的時候,服侍在李世民身邊的也就武則天和李治二人。由此可見李世民很喜歡武則天,可是武則天跟了他十幾年,也不過是個才人。
武則天和李治因為那一段時間的相處,日久生情,才使後來武則天成為李治皇後成為可能,這是李世民始料不及的。
武則天認為她有勇氣、有手段,但才氣還是差了點,因此特彆重視上官婉兒的才氣。在男權社會,女人想執掌政權,甚至登基當皇帝,比登天還難。大唐軍國大事,大多是武則天做主,但是武則天的野心絕不僅僅如此,她有更大的野心——就是登基稱帝,隻是眼下時機還不成熟,反對的力量還很強大。
女皇的手下沒有一個女官怎麼行能?放眼整個朝廷,一個女官都沒有,女將倒是有幾個,樊梨花、冷月寒、楊紫嫣,但是她們不會為武則天效命。武則天在皇宮監牢裡摒退眾人,與上官婉兒單獨會談。武則天大談她的理想的遠大抱負,她要當女皇,使女人與男人平起平坐。隻可惜她手下缺少能為她做事的女官。
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沒什麼好隱瞞的,要麼收服上官婉兒,要麼處死上官婉兒,武則天想當女皇的秘密是不會泄露的。
上官婉兒對武則天的遠大理想和抱負先是感到震驚,然後是佩服,再後來是崇拜,心裡麵一石激起千層浪,就替武則天開脫罪行,武則天之所以處死上官婉兒的祖父和父親,就是因為當時皇帝李治體弱多病,將軍國大事托附給皇後武則天。武則天有能力處理軍國大事,將朝政處理的井井有條,卻被上官儀視為奪取了皇帝的權力,要發動政變廢除武則天的皇後之位。如果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那場政變就根本不會發生,武則天就不會成為上官婉兒的仇人。
於是上官婉兒決定為天下女人爭取與男人平等的地位而努力,放棄仇恨之心,向武則天效忠。曆史上的上官婉兒確實放棄了仇恨,效忠於武則天,當了武則天的侍從女官,負責起草詔書,職位不算很高,但是非常重要,不亞於宰相。
但是武則天真的為天下女人爭取與男人平等的地位而努力了嗎?那不過是她奪取皇帝權力的借口,要不然她連自己的心理關都過不了,她為了保護自己權力,殺死在太子上乾得很好的李弘和李賢兩個親生的兒子,為了陷害前任王皇後,奪取皇後之位,而殺死她剛出生不久的長女,她每天睡覺能不做惡夢?
上官婉兒真的為天下女人爭取與男人平等的地位而努力了嗎?她隻不過是貪生怕死,給自己找借口罷了。
言歸正傳,在大朝會上上官婉兒應景作詩,轟動全場,成為全場眾人矚目的焦點,風頭直追孟小凡,連太子李弘和雍王李賢都給比下去了。
孟小凡這才開始關注上官婉兒,並對上官婉兒展開詳細的調查。
孟小凡從李治、李弘父子口中了解到大唐政治平穩,武則天在孟小凡征東期間除了稱天後,沒有彆的動作,從李智卓、程務挺、聶護、楊思檢、王漢、賀秋榮、傅洪雷那裡得知右武衛軍、右驍衛軍、太子少師府、金石幫、逍遙派、知機閣、天星教、丐幫這半年來都很平靜,孟小凡感到很高興。
下午孟小凡回到太子少師府,第一件事是按照審訊魔門中人得來的紫府的大致地址,派人抵近偵察,得到紫府的確切地址後後再剿滅紫府;第二件事是追殺江湖十大惡人榜上的惡人。這兩件事通知劍聖、小劍聖父子,希望他們能積極參與,因為高度懷疑對張映雪施“夢裡乾坤”妖法的就是紫府府主方高峰之子,江湖人稱“多情公子”,同時通知天山派掌門唐本真,因為唐本真是正派修仙界的代表人物,深服眾望,剿滅邪惡的修魔門派魔門紫府有唐本真相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劍聖和小劍聖是凡間頂尖的武林高手,與凡間的修仙者、修魔者相比,戰力上沒有太大的差距。
調查到魔門紫府的確切地址之後,孟小凡將親自出手,剿滅魔門紫府。孟小凡在凡間很長時間沒有對手,需要一場戰鬥來提升自己。
當然孟小凡除惡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提升自己,主要還是想為民除害,魔門紫府的修魔者為了墮入魔道而殺人,然後食人魂魄,太邪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