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八,「北直隸,清軍在保定府慶都縣(今河北望都縣)城東追上大順軍,李自成命蘄侯穀英率兵阻擊,被清軍擊敗,穀英陣亡。
而後清軍又於真定府再次擊敗大順軍,大順軍在畿輔地區已無法立足,遂經井陘縣退入山西,留精兵扼守固關。
清攝政王多爾袞剛入山海關時曾嚴令沿途軍民一律剃發結辮、遵從滿俗,初五入京後先是命京師官民為崇禎帝吊孝三日,至五月初八吊孝結束後即行‘剃發’改製。
這一舉措立即引發京畿地區漢族各階層的強烈不滿。」
「南直隸,史可法與錢謙益、呂大器等諸多文官在定策問題上猶豫不決,導致監國朱由崧乞援於武將。
弘光既立,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以敗軍之將坐收‘定策’之功,軍閥操縱朝廷的局麵業已形成,同時,馬士英、高弘圖、誠意伯劉孔炤等諸多大臣勳貴亦因之得勢。」
……
五月初十,「原投降大順政權的明大同總兵薑鑲發動叛亂,此時的李自成正在太原地區,卻未對這一雁北重鎮發生的重大變故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繼續西撤。
在清方的拉攏之下,薑鑲很快歸附了清廷。」
……
同日,湖廣南部。
近幾日,東路聯軍的白虎左營已拿下郴州的州城與宜章縣,如今郴州僅剩桂陽縣(今汝城)和桂東縣還未拿下,但以白虎左營的攻勢,收複郴州全境已是不遠。
西路聯軍的青龍右營與陷陣右營依舊在圍困寶慶府城邵陽,且陷陣右營還分出兩部北出巨口關攻打寶慶府最北端的新化縣。
同屬西路聯軍的白虎右營則分出右部將士西出紫陽關,奪得了西進辰州府的官道節點峽口鎮(今洞口縣)。
白虎右營的右部將士奪得峽口鎮之後,沿官道向西疾行進入辰州府黔陽縣境內。
與此同時,在靖州的會同縣策劃起義的軍情七科龍襄,亦派數百民兵由會同縣北進辰州府黔陽縣,以接應白虎右營的將士。
龍襄本人則親赴靖州綏寧縣與湖廣巡撫李乾德交涉。
李乾德已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當中,如今他隻占領了靖州的通道縣與綏寧縣,若他想東進寶慶府,綏寧縣毗鄰的武岡州和城步縣皆在白虎右營的掌控當中。
若李乾德想北上則需經過會同縣才能入辰州府,可龍襄已牢牢鎖住了會同縣境,龍襄在會同縣發動的輿論攻勢極其成功,會同縣的豪門望族被憤怒的百姓給屠殺殆儘,如今是全民皆兵等待楚軍的到來。
正因為龍襄的這一手做得極為漂亮,他才得到了楚軍大帥唐世勳的通報嘉獎。
而湖廣巡撫李乾德的處境自然就尷尬了,他是東進或北進皆無門,唯一能去的隻有綏寧縣以西的靖州州城,可州城卻是塊硬骨頭,李乾德又如何敢貿然攻城?
說來說去還是李乾德慢了一步,若他由貴州進入靖州拿下通道縣以後,馬不停蹄地奪取綏寧縣繼而東進寶慶府,武岡州便是他的了。
可惜他在奪得綏寧以後還在猶豫究竟是東進武岡州還是北上會同縣,這一耽擱,於虎的白虎右營則搶先一步奪得了寶慶府南部的武岡州和城步縣,徹底封鎖了李乾德的隊伍東進之路徑。
等到李乾德得知此消息後準備北上攻打會同縣之時,又聽聞會同縣發生民亂,且會同縣城的城牆上居然也豎起了‘楚’字大旗。
故此,李乾德隻能是與占領會同縣的龍襄進行‘友好協商’,經過這些日子的磋商,在昨日,即五月初九,雙方達成初步共識。
該共識為李乾德默認楚軍的存在,也有‘入夥’之意,而楚軍則會給予李乾德足夠的物資支持。
但雙方的分歧也頗大,因李乾德不同意以湖廣巡撫之尊屈居於楚軍的副帥之位,因他代表的是大明朝廷!怎可屈於一個隻占領了湖廣不到三府之地的地方軍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