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盟之前,歐陽軒派了夏大根作為自己的代表,私下拜訪了呂宋、占城、滿加剌、高棉、素可泰、驃國、孟國、撣國、蒲甘和錫蘭等國的使者。在前來會盟的上百個王國和土邦之中,他們的人口、麵積和軍事實力都排在前列,在南洋地區頗具影響力。隻要提前說服這些主要藩屬國,讓他們率先在會盟上表態接受霹靂軍的領導地位,其餘王國和土邦即便心有不滿,也不敢興風作浪,隻能乖乖在會盟協議上簽字。這個外交手段,是歐陽軒學自川西老農放牧鴨群的技巧。鴨群膽小,極易在驚嚇之下四散而跳,川西老農每次趕鴨之時,便驅趕領頭的十餘隻頭鴨,其餘鴨子便會尾隨。
當說明來意之後,獅子王當即拍響了胸脯,表示將唯歐陽軒馬首是瞻,以報答複國之恩。霹靂軍將西洋艦隊和西洋公司的總部設在了錫蘭,這在獅子王看來是極大的利好。在他看來,霹靂軍艦隊的駐紮,可以絕了摩爾人和泰米爾人叛亂的念頭,也會防止來自大食、波斯和天竺方向的入侵。眼下雙方合資開采的寶石礦已經見到效益,麵積高達上百萬畝的紅茶種植場也開始啟動。西洋公司的入駐,更會讓錫蘭成為周邊的貿易和經濟中心,繁榮是指日可期,讓他如何不欣喜。
占城的使者對夏大根的拜訪極為驚喜,當得他得知夏大根是受歐陽軒所托而來之時,態度變得更加恭順甚至諂媚。“弱國無外交”,雖說相比霹靂軍占城是弱國,可在南洋也是排得上號的國家,何止於此?這緣於使者在出發之前,國王與其的一番談話。國王告訴他,無論如何也要與霹靂軍搞好關係,以避免亡國族滅之禍。要說霹靂軍雖然戰無不勝,卻不會無緣無故滅人之國。一番談話之後夏大根才明白,占城害怕的並不是霹靂軍,而是交趾的陳朝殘軍。
霹靂軍攻滅交趾之後,原陳朝王太子陳晃逃到了交趾與占城交界處,憑借背靠大山瀕臨大海又有沼澤環繞的地形,竟然苟延殘喘了下來。由於霹靂軍忙於發展經濟,加之地形複雜,故並沒有理會這些陳朝餘孽。誰料他們像打不死的小強,不過一兩年的時間,竟然又發展壯大起來,奪取了占城的大片土地,又擁有了二萬餘兵馬。這一方麵是陳晃所本事過人,不管是戰略還是戰術都有過人之處。另一方麵陳朝殘軍也極善學習,他們雖吃了霹靂軍火器的大虧,但也仿製了不少火器,打得人數遠超自己的占城軍連連敗退。
按照眼下的勢頭發展下去,占城怕是過不了多久便會被陳晃滅國了。占城與交趾之間爭戰上百年,種族也不同,加之一個信婆羅門教,一個信佛教,相互之間仇恨極深,雙方之間的戰爭隻會是不死不休。霹靂軍會盟的邀請,在占城看來即便是救命的稻草,也要牢牢抓住。陳朝勢力的死灰複燃,也引起了霹靂軍的警惕。就在三個月前,歐陽軒便令總參謀部製定陸海聯合作戰計劃,準備一舉蕩平陳晃。作為歐陽軒的幕僚長,夏大根自然知曉這個軍事計劃。當下他便不露聲色地向占城使者表態,隻要占城率先簽署會盟協議,霹靂軍定然保其安全無虞。
滿加剌王國眼下正處於內外交困之中,雖然表麵上維持著統一,但內部早已四分五裂。其境內大大小小數十個土邦王公,不僅自行其事,還公然與國王叫板,王國的大臣和貴族也是聽調不聽宣,國王已經有名無實,隻是名義上的共主而已。在霹靂軍介入南洋之前,大食、波斯和天竺武裝商人也控製了沿海的數個海港城市,成了國中之國。隨之而來的宗教勢力更是滲透其國內的各個階層,甚至屢次威逼王室成員改信宗教。要不是霹靂軍擊敗並驅逐了齊亞德武裝,滿加剌王國估計已經滅國了。該國使者倒也實誠,他告訴夏大根,這會盟協議國王倒是願意簽字,隻怕是土邦王公和大臣貴族不肯執行。夏小根回答是,他隻需簽字,那些挑戰國王權威的,霹靂軍自然會出麵糾正。
高棉國內的情況和滿加剌差不多,外部環境則更為險惡,稱為群狼環伺並不為過。蒲甘和素可泰先後興起,都曾與高棉發生戰爭,陳朝的交趾也不斷蠶食其屬下部落,甚至連占城也在覬覦其領土。內外交困之下,高棉不僅失去了大片領土,民生也日益凋敝。據霹靂軍商隊帶回來的信息,高棉的都城吳哥早已不複當年的繁華,人口不足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霹靂軍輕易擊敗宿敵蒲甘,讓高棉人看到了扭轉頽勢的希望。對於夏大根的來意,他們自然是滿口允諾。
蒲甘自被霹靂軍擊敗之後,新國王和執掌朝政的樞密院都是霹靂軍扶持所立。他們的權力來自於霹靂軍,也深知道霹靂軍的強大,對霹靂軍的要求自然是言聽計從。夏大根還沒有發話,蒲甘的使者便開了口:“上國所令,莫敢不從,夏大人隻管吩咐便是!”這使者的漢話倒是說得順溜,隻是口音十分怪異,聽得夏大根及隨行的幕僚忍俊不禁。蒲甘分裂出來的幾個小國之中,以驃國、孟國、撣國實力最強。他們能立國得益於霹靂軍,也親眼見證了盛極一時的蒲甘軍被暴揍,自然是誠惶誠恐接受了夏小根的“建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