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你,要不然,姐還不知道該咋辦。”二姐眼眶有些濕潤了。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
此時,馮應彬笑嘻嘻的走進來。
他穿著拖鞋,挽起了褲腳,膝蓋以下濕漉漉的。這人手裡還拎著幾隻田雞,用一根草繩係著。
這些田雞個頭都不小,最大的那隻,貌似得有六兩左右。
“喲,吃著呢?”馮應彬說道,“趕緊的,把我剛逮的這些田雞宰了,整點大蒜和辣椒爆炒,咱們哥倆下酒吃。”
“行!”周春明苦笑。
雖然天色已晚,但是好兄弟來了,肯定得招待。
知青生活清苦,很多時候就是吃紅薯,一般情況下,也是青菜就米飯。所以,不少知青就學著逮田雞、抓水鳥、打斑鳩來改善夥食。
以前,周春明就跟馮應彬去逮過幾次田雞。
一般來講,個頭大的田雞,喜歡躲在田埂流水口的地方。
拿電筒照過去,就很容易發現。
瞧人家馮應彬的樣子,像是剛到田裡走一趟。
花了十來分鐘,周春明炒好了田雞,又拿出一瓶茅台,跟馮應彬喝了起來。
包產到戶以後,知青們無地可種,估計沒過中秋節,就集體返城了。
把酒言歡的機會,那是越來越少。
臨走的時候,馮應彬已經喝高了。
他臉色酡紅,大著舌頭說道“聽說許知青明天就回來,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她爸已經倒台了,孟潔那些人,都等著瞧樂子呢。”
“是嗎?”周春明笑道,“這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我估計,接下來,她的日子會很煎熬。”
轉眼,就到了次日。
就在許白鹿拎著行李,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時候。
周春明來到了公社。
因為肖衛革說有事情找他。
到了辦公室,就見風扇開得很大。
肖衛革大馬金刀的坐在沙發上,旁邊的茶幾上麵除了茶水,還有一網兜龍眼。
“春明,來了啊!快來嘗嘗龍眼,剛下樹的,新鮮著呢。”肖衛革招呼道。
周春明點頭,坐在他旁邊,摘了顆龍眼嘗了嘗。
這玩意皮薄,肉厚,核小,汁水很甜。
“肖書記,你找我有啥事兒?”周春明問道。
肖衛革沒吭聲,示意他繼續吃龍眼。
吃了好一會兒,周春明停了下來,喝了一杯茶水。
此時,肖衛革才說道“怎麼樣,咱們公社產的龍眼不錯吧?”
“那必須的。”周春明微笑。
自古以來,縣裡就是龍眼的產區之一。
不僅山上長有龍眼樹,各個公社和國營農場,也早就開始種植,數量一度高達十幾萬株。
隻不過,限於當下的運輸條件,大量的龍眼賣不出去,外地人很少能嘗鮮。
肖衛革說道“你吃的這個,是太平生產隊種的,他們在五十年代末,已經種了一千兩百多株龍眼樹,今年也收獲了九百多擔。”
周春明哦了一聲。
河集公社下麵有一百多個生產隊,太平生產隊隻是其中之一。
那邊有一座山頭,都種滿了這玩意。
產量方麵還算可以。
肖衛革意味深長道“除了太平生產隊,石寨、二塘、同安和陳塘這些生產隊,也種植了不少龍眼。”
“他們的隊長都來找我,想解決龍眼銷售的問題。”
“我是這麼想的,春明你腦瓜子靈活,路子又廣,資金也充裕,或許可以幫這個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