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裡,潘老五象是泄了氣的皮球,整個人都蔫了。
因為周春明說得有理有據。
確實是那麼回事。
被廠裡開除,還真是他個人的原因。
沉默了半晌,潘老五終於說出了實情。
原來。
在鄉下的時候,潘老五就養成酗酒的了習慣,每天晚上都要整兩盅。
有時候,喝的是縣裡酒廠出品的白酒。有時候,喝的是公社釀的玉米酒。實在沒錢了,就喝自家用野葡萄釀的果酒。
等到發了工資,他更是要喝過癮為止。
這樣一來,第二天上班就難免遲到。
上班才一個月,他就遲到了三、四次,被車間主任叫去批評。
可能對方的態度比較嚴厲,潘老五又年輕氣盛,壓根就不能忍,掄起拳頭跟這位主任乾起架來。
實習期就這麼囂張,敢打上級領導,棉紡廠人事科也沒慣著他,當即就把潘老五給開除了。
回到河集公社以後。
潘老五感覺很沒麵子,又不願麵對那幾個哥哥,所以把心一橫,就跑來找周春明討錢。
聽到對方訴苦,周春明樂了。
他問道“那你現在有啥想法?”
潘老五搖頭“能有啥想法,家裡兄弟多,責任田都不夠種,我沒興趣種地。”
周春明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你來我這裡幫忙,考勤沒那麼苛刻,不用踩著點上班。”
“是嗎?工資待遇怎麼樣?”潘老五眼前一亮。
周春明嘿嘿一笑“你在棉紡廠實習,每個月工資多少?”
潘老五答道“不多,隻有十八塊錢,學徒工嘛,就這水平。”
“隻不過,廠裡的老師傅掙得多。”
“平均能有四十到五十塊錢,另外,每月額外還有十塊左右的獎金。”
“明白了,”周春明說道,“都是鄉裡鄉親的,彆說我沒照顧你。隻要你肯來,願意好好乾,每個月給你三十六塊錢起步。如果表現得好,還可以漲工資。”
三十六塊錢?
那豈不是比棉紡廠的待遇翻一倍?!
潘老五頓時來勁了“行,多謝春明哥,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
周春明點了點頭。
他倒不是什麼聖母心態。
隻不過,隨著藥材站的業務越來越紅火。
肯定得招兵買馬。
馮應彬和小譚他們這些男知青,在兩三個月內,肯定都會回城。
招誰不是招,有知根知底的員工,那倒也不錯。
潘老五雖然說被棉紡廠開除了,其實問題不算太大,誰還沒有個少年輕狂的時候。再說了,有辛誌強坐鎮,誰敢在藥材站搞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
僅僅招收一個潘老五還不夠。
還得繼續擴招其他人手。
並且,周春明又不是隻做藥材生意,其他方麵的生意,也會陸續做起來。
招收員工的事情,肯定是長期要做的。
把潘老五送走以後。
藥材站又忙碌起來。
又一個叫做西河生產隊的,送來了桂圓肉。
不過,遠遠沒有青塘生產隊的多。
僅有一千五百斤左右。
考慮到,西河生產隊種植龍眼的麵積不廣,能有這樣的產量,也算不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