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八十年代末,還有市民花費五千塊錢安裝電話,盼星星,盼月亮,等了四年才安裝上電話。
現在才1980年,給自己家裡安電話,根本不現實。
但是沒有電話,又非常不方便。
他可沒興趣,一直等電報,整天往郵電所那邊跑。
所以,折中的辦法,就是給藥材站安一部座機。
這完全可以辦得到。
屆時,個體藥材站開辦起來,拉一根線過去,弄個分機就可以了。
“春明兄,你我都是兄弟,這麼客氣乾什麼?”肖衛革神色不變,保持著微笑,“僅此一次,下次不許了啊!”
周春明陪著尬笑了兩聲。
這年頭,求人辦事沒點好處,那根本不用想。
更何況,是安裝電話這檔子事。
難度比普通事情大許多倍。
不誇張的說,哪怕給幾個返鄉知青安排工作,都比這個容易。
畢竟,社隊企業還是有好些個的,又沒有什麼編製限額,往裡麵安插個把人,也就是一張批條的事情。
“咱們藥材站生意興隆,業務發展得很迅猛,為了更快更好的服務群眾,安裝電話很有必要,”肖衛革說道,“不過呢,公社總機門數有限,這方麵的情況,我得過問一下他們。”
“如果問題不大的話,會酌情考慮的。”
聽到這個,周春明鬆了一口氣。
他就知道,這事兒有戲。
因為河集公社,規模相對比較大,並不是那種隻有幾十個大隊的中小型公社,所以在六十年代,已經換裝了百門總機。
就在前幾個月,公社總機擴大到兩百門。
門數可以理解為端口數量。
就這個總機規模,給藥材站便利,完全不是問題。
“那就多謝衛革哥了!”周春明說道。
“可彆這麼說,都是工作需要,”肖衛革意味深長的說,“你給公社捐了那麼多錢,咱們公社肯定不能虧待你。”
“我馬上找人協調一下。”
“有條件就把線拉過去,沒條件的話,也得創造條件。”
兩人聊了一陣子,肖衛革就把圓臉姑娘叫過來,讓她去通知相關人員。
也就小半天的工夫。
這件事情算是敲定了下來。
公社一把手發話了,哪個敢不聽從。
更何況,如今公社的電話總機,確實還有閒置的端口。
那個甘泉寨藥材站,也確實是社隊企業,屬於自家人,安個電話不過份。
就是月租費,得讓周春明自己交,每個月四塊錢,也不算貴。
等到周春明離開,肖衛革把紅包拿出來,拆開來清點。
數字還是挺能令他滿意的。
另一邊。
周春明回到了家裡。
沒想到,老五周春亮滿身泥巴,拎回來了半桶泥鰍。
原來這小子,跑到田裡挖泥鰍去了。
社員們基本上,都在忙著種晚稻的事情,犁地翻土之際,躲藏在地底的泥鰍,就很容易被發現。
泥鰍可是好東西,號稱是水中人參,晚上來個紅燒泥鰍當下酒菜,確實是美滋滋。
很快,大哥周春光也回來了。
他的眉宇間,籠罩著一抹憂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