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個朝代,皇室中人全都愛好鬥蟋蟀,每年都要向民間征收蟋蟀。
某地方的一個縣官為了能夠得到更多善鬥的好蟋蟀去巴結上司,讓衙門裡的官差去逼迫百姓們交蟋蟀。
每一戶必須交多少隻。
如果自己抓不夠,就去買。
蟋蟀的價格瞬間被炒上了天,很多百姓因此家破人亡。
……
一開始交代故事背景。
這故事背景一交代,讀者們就大概明白,這是要寫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了?
先前的疑惑,初步有了答案。
鬥蟋蟀,同樣幾乎所有人都知道。
這本來是一種傳統的娛樂方式,一種搏戲。但因為有些人將其作為一種賭博方式,使得這種娛樂方式始終有很多不好的聲音。
但錯的不是這種娛樂方式,而是將其用於賭博的人。
皇室中人喜歡鬥蟋蟀,蟋蟀成為了官員們向上爬的利器,而普通百姓卻遭了殃。
小小昆蟲被炒成天價,百姓因它家破人亡。
是誰錯了?
蟋蟀嗎?
當然不是,蟋蟀是無辜的。
造成蟋蟀成為天價的人,才是罪魁禍首。
金古這部作品毫無疑問,又將引人深思。
讀者們一路繼續看下去。
有個讀書人叫做成名,碰上征收蟋蟀,他抓不到蟋蟀,也買不起蟋蟀,被逼得準備自殺。
一個巫婆給他說了哪裡有蟋蟀……
……
把今天的更新看完。
無數讀者終於知道關於蟋蟀,可以有一個怎樣的故事了?
這個故事裡又沒有鬼了。
不過,對於普通百姓們來說,有很多東西比鬼更加可怕。
比如一隻小小蟋蟀。
在這個故事裡,一隻小小蟋蟀就能夠讓你家破人亡,還能夠要你的命。
實在荒誕!
讀者們現在是明白了,《聊齋》裡雖然並非每個故事都有鬼,都有妖怪。
但是,沒有鬼,也沒有妖怪的故事卻同樣荒誕。
甚至還更加荒誕!
無數讀者議論紛紛。
“《聊齋》裡沒有鬼,沒有妖怪的故事卻更加荒誕離奇,之前的《羅刹海市》如此,今天的《促織》又如此。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人往往比鬼更加可怕!”
“確實。就像這個故事,蟋蟀作為一種小小昆蟲,可怕嗎?一點不可怕,對人類也無法造成半點傷害和威脅。但是,一旦有人對其進行了人為乾預,小小昆蟲瞬間就變為了可怕的催命符。可怕的隻有人。”
“金古這篇《促織》又意味深長,怕是又會引起很多名人大佬們的注意。”
“牛批啊!”
“鬥蟋蟀如果不摻雜惡意賭博的話,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娛樂方式。看兩蟲鏖戰,為它們加油,看哪一方能夠獲得勝利?真的很有意思。如果再加上娛樂性質的賭注,就更有意思了。”
“話說現在正是蟋蟀活躍的時候吧?說得我都想去抓兩隻蟋蟀來鬥一鬥了?我還從來沒在現實裡親眼見過鬥蟋蟀。在城裡能抓到蟋蟀嗎?”
“城裡的公園、綠化帶等地方,的確有可能會有蟋蟀。不過,不好抓。蟋蟀是一種夜行性昆蟲,隻會在夜間活動和鳴叫。隻有晚上才能尋著它們的鳴叫聲找到它們,然後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