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練不成我功德成聖!
第150章沒有這個人!
李青妍和楚玥走後,方旭將新家仔細逛了逛,然後選了個偏院做住處。
至於主院,還是讓給楚江河夫婦。
現在已經快到傍晚,去牙行買奴仆,亦或者是去購買被褥等物品已經來不及了,隻能等明天見完了呂公著再說。
三天的時間,足夠他將新家弄妥當。
在附近的酒樓吃了個晚飯,方旭回到住處便倒頭就睡。
連續坐了一個多月的船,他即便是躺在床上,也感覺床在左搖右晃的。
…………
翌日。
晨光曦曦,清風徐徐。
一大早,方旭就來到了青雲山腳下,春秋書院山門前。
春秋書院山門乃是一個巨大的漢白玉牌坊,高有九丈,寬十八丈,大氣磅礴,漢白玉上雕刻的古老花紋,透著古樸的滄桑之氣。
在山門前,是九十九階的漢白玉石階。
任何進入春秋書院的人,都得在山門前下馬,步行進入,就連皇帝也不列外,因為春秋書院是人族文明的傳承聖地,由遠古時代五帝中最後一位的戰帝開創。
漢白玉石階前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西側是馬廄,東側是停靠軟轎或馬車的地方。
春秋書院離神都畢竟有五十來裡路,對於武修,亦或者六品以上儒修來說,這點路程自然不算什麼,但試問整個春秋書院,能夠修煉到六品的又有多少人?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五十多裡路還是需要騎馬或乘車的。
方旭自然是步行。
遠遠地望著春秋書院的山門,他心中震撼無比。
這可是三千多年前的建築物,竟然這般宏偉,也不知道當初的人們是如何建造的。
廣場上駿馬嘶鳴,停放著大量的馬車。
既有前來遊玩的客人,也有春秋書院的學子。
作為人族聖地,春秋書院並不拒絕訪客,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前來瞻仰前輩先賢的留下來的碑文或舊址,甚至還有各家學派的人。
畢竟當初的八聖,全部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特彆是這段時間,永壽帝壽辰臨近,大量的遊客從四麵八方湧來,都想見識見識這場盛事,春秋書院自然也屬於必到的打卡之地。
春秋書院分內院和外院,外院遊客可以自由出入,但內院需要申請,因為內院才是春秋書院的核心,內門以上弟子都在內院。
內院關卡處,方旭拱手道“我叫方旭,想要拜見老師呂公著。”
“你是方旭,就是連作兩首天人之作的方旭?”
守卡的中年儒士聞言,立刻失聲驚叫了起來,引來周圍人的側目。
“什麼,他就是方旭?”
“傳言方旭容貌偉岸,乃是翩翩佳公子,看來果然是他。”
“方兄,在下陳宇,劍南行省……”
……
數十道目光紛紛朝方旭往來,滿眼熱切。
許多人大步上前,想要結識方旭。
守卡儒士連忙將方旭拉了進去,將所有人攔下,厲喝道“止步。往前就是內院,拒絕內舍以下的弟子或遊客進入。林昂,你帶方旭去找呂師。”
方旭也沒有多停留,跟著叫林昂的青年就走。
呂公著晉升為三品大儒,在青雲山有個獨立的山峰,環境非常幽靜。
就在他見到呂公著時,他到春秋書院的消息也徹底傳開了。
不少人躍躍欲試。
自古以來就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雖然方旭連作兩首天人之作,已經向天下展現了他的才華,但不服氣者,亦或者想要踩著他出名的大有人才。
天下就是個名利場,所有人都困於其中。
……
方旭躬身一禮“見過老師!”
“哈哈,不用多禮!”
呂公著開懷笑道“東陽,你終於到神都了,比我預想的要快了。對了,你什麼時候到神都的,路上可還順利,有沒有住處?如果沒有住處,可以來我這裡,這座山峰上還有不少幽靜的院子。”
方旭搖頭說道“不用了老師,我昨天到神都後,便在內城購置了一座宅子。這一路上還算順利吧,就是在途徑雲陽行省大野澤時,被天妖國勾結水匪襲擊了船隊。”
“天妖國人?這是怎麼回事?”
呂公著暗驚。
因為雲陽行省已經是大雍腹地了。
“是這樣的……”
接下來,方旭將事情的經過說了遍,當然省去了他奪得玄元神珠之事。
呂公著驚歎道“我先前還在困惑,我大雍與天妖國雖然戰爭不斷,但都是小範圍衝突,怎麼忽然他們就發動全麵大戰了,原來是因為玄元神珠之事。”
說因為玄元神珠,其實有些牽強,這最多就是個引子。
實在是大雍的做法太狂了。
為了奪得玄元神珠,鎮南候竟然悄然深入天妖國腹地,滅了金獅蠻這個王族,這件事情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若是都這樣了,天妖國還無動於衷,那豈不是在縱容大雍?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天妖國都絕不可能善罷甘休。
方旭點了點頭,轉而說道“老師,今天前來,其實還有兩件事情。”
呂公著爽快道“你說。”
方旭說道“我以後準備定居神都,因此想將我姑父一家都接過來。但我姑父官職之事是個麻煩,因此我想請老師走走關係,將我姑父楚江河調到神都來。我姑父雖然隻是個舉人,但如今已有儒道五品的修為,在定州府如今任錄軍參事一職。”
呂公著爽快地點頭“這事不難。我有個同窗好友剛好就在吏部任職,過幾天我去親自拜會他,說說這件事情。
若你姑父隻是個舉人,調到神都估計要降級。
但他有儒道五品的修為,這就容易了。
不說升遷,平調完全沒問題。”
這種世界終究是修行的世界,才華和學識很重要,但修為更重要。
呂公著雖為大儒,但為人卻不迂腐。
正所謂舉賢不避親,隻要不是以權謀私,他都不會反對。
“多謝老師!”
方旭驚喜。
果然,混社會還得有講出身和關係。
調到神都來,這是地方上無數官吏夢寐以求的事情,但若沒有通天的關係,亦或者是出眾的能力,想要調神都來基本上不可能。
“還有件事情,我想尋找我父親的下落,因此向請您幫忙打聽下。”
呂公著意外道“你父親,你父親怎麼了?”
方旭斟酌了下語言,說道“據我姑姑說,我父親科舉考上進士後,便留在了神都。後來將剛出生的我帶回定州後,回到神都就徹底失去了消息。這些年我姑姑時常托人打聽消息,但都一無所獲。”
呂公著緩緩點頭“你父親叫什麼名字,哪年的進士?想查此事倒是不難,禮部有每次會試或殿試的錄取名單,吏部也會有各個官員的履曆表。”
方旭回道“我父親名為方鴻,永壽三十年探花。”
“永壽三十年探花?”
呂公著眉頭一掀,詫異道“東陽,你們是不是搞錯了!為師也是永壽三十年進士,雖然隻是二甲第十名,但據我所知當年的探花名為於瑾。”
方旭懵了“於瑾?這不可能吧,據我姑姑所說,我父親寄回家的信件,就是說高中了探花。而且我父親自小便是神童,十五歲就中舉了。”
十五歲中舉,即便是放眼大雍皇朝都屬於頂級學霸。
基本上來說,高中進士問題不大。
呂公著也納悶道“這件事情我絕不會記錯,因為這個探花於瑾還是我春秋書院的師兄,他也不是定州府人。這樣吧,我在禮部也有同窗好友任職,等我跟他聯係好後,你便去禮部找他,查看當年的進士名單,看有沒有你父親。”
方旭皺眉,他聽出了呂公著的意思。
他父親當年或許是高中進士了,但絕不可能是探花,也不大可能是二甲。
也就是說,他父親騙了家裡人。
雖然對於呂公著的反應,他心中有些不舒服,但也沒有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