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北之戰_曆史遺忘的角落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穿越架空 > 曆史遺忘的角落 > 第一章 南北之戰

第一章 南北之戰(1 / 2)

曆史遺忘的角落!

第六部仁者有敵

第一章南北之戰

大秦天王苻堅,先後攻滅掉前燕、代、前涼等北方割據政權,統一了黃河流域。前秦疆域東起今朝鮮半島東海岸,西至今帕米爾高原,北達今貝加爾湖北畔,基本上統一了中國北方,達到了強盛的頂峰。

然而,在苻堅心裡,還有一樁心事未了。那就是,處於東南一角的東晉一天不被征服,大秦天王就隻是北方的天王,不是全國至尊。人生得意須儘顯,實力不彰顯,猶如錦衣夜行。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功名忘不了,就連“靜”字裡麵,也藏著一個“爭”字,人生在世,不過名利二字,強如苻堅也不能免俗。

373年,前秦軍攻占了東晉的梁、益二州,即今天的陝西漢中和四川成都,將勢力擴展到長江和漢水上遊。

兩年後,苻堅派其子苻丕和前燕投降的慕容垂,率軍十餘萬攻東晉軍事重鎮襄陽。

守衛襄陽的東晉守將叫朱序。名字很熟?對,就是前文所敘過的,桓溫北伐,在林渚(今河南新鄭縣東北)一戰擊敗前燕軍表現出色的先鋒大將。

襄陽,東晉門戶,地勢險要,朱序率軍死守,甚至多次主動出城作戰,屢敗前秦軍。

城被圍,能堅持一年已是很罕見。一年後,朱序部將開城降秦,朱序被擒。苻堅愛其才,重用之,這也為自己的敗亡留下了禍根。

襄陽城破,苻堅雄心勃勃,征服偏安江南的東晉的時機到了。然而,根據波克定理—隻有在爭辯中才能誕生最好的主意和決定,還是征求一下群臣的意見吧。以下是大秦南征討論會會議記錄

時間382年

地點長安,太極殿

主持人大秦天王苻堅,44歲

苻堅現在出兵東晉統一南北的條件已成熟,根據有二,一是北方已定;二是兵精糧多。粗略估計了一下,受我們調遣的軍隊共有約97萬。

太子左衛偕大臣石越不可,一是依星象之見,今年不宜南下。二是晉有長江天險,漢人們又視司馬氏為正統,民心所向,故不可輕舉妄動,不如先固守國力,靜待其變。

苻堅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廢話。星象之事你也這麼信?至於長江天險嘛,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三國時的吳王孫皓,哪個不是擁有長江天險,最後還不是被攻滅?咱們這97萬大軍,每人把馬鞭投到長江,都能使其斷流。

秘書監朱彤我同意皇帝的意見(緊跟領導,最領會領導意圖的永遠是領導的秘書)。

苻融(苻堅弟弟)石越說得對,一是從星象看,南征不符合天意不順;二是晉雖偏南東南,但上下安和沒有內亂,也沒向我們挑釁的行為,無機可乘也師出無名;三,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多年征戰,剛完成北方的統一,士卒疲憊,人民厭戰。再說,我們完成的統一僅是形式上的統一,被征服的鮮卑、羌、羯等貴族也未必就誠心臣服咱,南征應緩圖。

苻堅你說得跟石越差不多。

苻融我們的意見皇上可以不聽,難道連丞相王猛臨終不可圖晉的遺言也忘了嗎?應提防投降的鮮卑、氐族等貴族,而對東晉不可輕易動武。

苻堅一愣,王猛的臨終遺言立即回響於腦海“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終。所以,古來明君聖王深知創業守成之不易,無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

“晉朝雖然僻處江南,但為華夏正統,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後,陛下千萬不可圖滅晉朝。鮮卑、西羌降伏貴族賊心不死,是我國的仇敵,遲早要成為禍害,應逐漸鏟除他們,以利於國家。”

苻堅若有所思片刻,撇了撇嘴算了,討論會結束,我自有決斷。

會後,苻堅又征詢愛妾張夫人、太子苻宏的意見,二人皆不同意伐晉。

苻堅對群臣非常失望,自己三十年來精勤治國,已擁兵近百萬,而東南還存在著一個所謂華夏正統的東晉政權,為什麼不能乘統一北方的勝勢而一舉蕩平南方呢?

微斯人,吾誰與歸!

苻堅正感歎知音難尋時,“知音”自找上門了,而且,一來就來了兩個。是誰?兩個投降者。

一個是慕容鮮卑的慕容垂。前文已敘過,慕容垂當世豪傑,要不是被前燕貴族妒忌排擠,他也不會輕易投降。第二個人是姚萇,羌帥。

羌,是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地區的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遊牧民族的泛稱。中國發現的甲骨文中,唯一一個關於氏族稱號的文字,即“羌”,是中國人類族號最早的記載。

《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薑、羌二字本一字之分化,甲骨文中也經常互用,薑、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我國西北的原始遊牧部落。

姚萇,羌族首領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萇跟隨姚襄四處出兵,在軍旅生涯中鍛煉出一定的實戰能力。時前秦強大,稱霸關中,357年,姚襄謀取關中失敗,被前秦所殺,姚萇隻好率姚襄餘眾投降前秦。苻堅奪權自任大秦天王後,任命姚萇為揚武將軍。

慕容垂、姚萇投降前秦的方式雖然不同,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非自願投降。二人都希望苻堅伐晉,動機非常好分析如果伐晉成功,實施仁政的苻堅肯定不會虧待他們。如果伐晉失敗,更是二人所期望,那樣二人可以趁機複國。

當一個男人決定乾一件大事,家人、親人全反對而僅有酒肉朋友支持時,就要慎重了,特彆是中年男人,一旦邁出錯誤的一步,留給自己糾錯的時間都所剩無幾。而此時的苻堅,被雄心衝昏了頭腦,見鮮卑、羌二族貴族支持自己,下定了南征的決心。

其實,老王認為,無論慕容垂和姚萇是否支持,44歲的苻堅仍會堅持圓一下登上整個華夏至尊寶座之夢的,在人均壽命僅40歲左右的魏晉南北朝,他等不起。二人的支持,僅是苻堅自我構架的內在心理支撐和外在借口而已。

383年5月,大秦天王苻堅頒布動員令一是悉征國內公私馬匹;二是平民10個男丁中抽1人參軍入伍;三是門第較高的良家子弟,年20歲以下有材勇者,直接招入禦林軍封為軍官(皆拜羽林郎)。為國出征參軍還得看門第,可見古代的平民子弟想出頭有多難。

兵雖多,但比起統一北方時將帥班子的豪華陣容,這次的指揮係統卻遜色很多。

丞相王猛(諸葛亮)已經去世。車騎大將軍鄧羌(關羽)也於4年前即379年去世。右大將軍楊安(馬超),也早已去世。驍騎將軍呂光(趙子龍)?4個月前被苻堅派去西征西域去了。這一去就沒回來,肥水之戰後他順勢在西域創建了一個新的帝國後涼。本次出征的名將,隻剩暮年的張蠔(張飛),和衛軍將軍、荊州刺史梁成(馮習或張南)。

一樣的丞相(諸葛亮王猛)不同意攻打定都南京的政權(東吳東晉),一樣的將星隕落或外派(關羽、馬超、趙雲鄧羌、楊安、呂光),劉備在與東吳夷陵之戰中敗死的教訓……但凡苻堅研究點曆史比較學的話,還會不會發動這場不詳的戰爭?

曆史比較學?那個學術大咖著作中的名詞?沒有,老王自己創的。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楊駿曹爽、司馬瑋韋昌輝、檀道濟嶽飛、爾朱榮朱溫、高歡曹操;二世而亡的王朝+超強帝國秦+漢隋+唐;三國分晉(韓趙魏)三國歸晉(魏蜀吳)……

不管怎麼說,前秦一支龐大的南征部隊迅速組建起來。這支部隊共有90餘萬人,組成成分十分複雜。有苻堅的氐族人,也有漢、鮮卑、羯、羌等北方各民族的青壯年,可謂一支多民族聯軍。

南征隊組建完畢後,苻堅下達了全麵進攻東晉的命令。

383年8月,苻堅親率90萬多族聯軍從長安出發南下,其中步兵60萬、騎兵27萬、皇宮禁軍(羽林郎)3萬。同時,苻堅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軍7萬,從巴蜀長江順流東下,欲效仿西晉滅東吳之戰,造成水陸並進之勢,會攻東晉首都建康。

人一上萬,無邊無沿。這支90餘萬人的遠征軍可謂氣勢磅礴,從長安向南的大路上,步兵、騎兵、車輛、馬匹、輜重,煙塵滾滾,旗鼓相望,隊伍浩浩蕩蕩,綿延千裡長。苻堅豪氣頓生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383年9月,遠征軍主力到達河南項城,也就是後世袁世凱的老家;巴蜀的水軍也正沿江順流東下,一部分部隊從黃河北到達彭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徐州市,兵鋒直指江南。

消息傳到東晉首都建康,整個朝野上下被恐慌氣氛所籠罩,晉孝武帝司馬曜和眾大臣更是驚慌失措,畢竟,不用說是近百萬大軍,就是百萬隻蝗蟲飛過來,也夠南方受的。

誰也不想江南陷落於異族之手,如何對抗苻堅的這97萬大軍?誰來領導抵抗?家貧思賢妻,國難思良將。大敵當前,東晉君臣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人。

謝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時任東晉尚書仆射兼中書令,算是當朝宰輔。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二門第,在東晉堪稱2,加上庾、桓兩家,並稱東晉四大門閥。

史籍中通常描述,謝安年輕時,與大書法家、琅玡王氏的王羲之是好朋友,二人經常縱情於會稽東山,吟詩作對,不指點江山,隻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眾人皆以其為大才。

與晉很多知識分子一樣,謝安頗具“魏晉風度”,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投身官場。有人舉薦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炒了官府的魷魚。當時在東晉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

直到四十多歲時,謝安才重新出山涉足官場。因其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世人把他重新出來做官稱為“東山再起”,其寓意一直流傳到現在。

其實,謝安之所以能玩瀟灑、玩深沉,是因為其本身就是大地主,不愁吃、不愁穿,根本不用靠當公務員的工資生活。

都說謝安隱居東山,其實,跟現在終南山那幫灰頭土臉、麵黃肌瘦的現代隱士不同,他是住在會稽郡山陰縣東山的謝氏彆墅裡。謝靈運的《山居賦》就描述了謝氏莊園的豪華,文學青年們可以仔細研讀品味一下。放到現在,就是在旅遊開發區內建的豪華違章建築,在拆違的大形勢下,城管鐵定是要去拆除的。

謝安之所以四十多歲才出來做官,是因為謝家當時有失勢的跡象,需要他出來重振家門。

而因為其本家就是士族高門,故謝安什麼時候出來都有官做。擱到現在,公務員考試年齡截止到35周歲,謝安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就是因博士學曆年齡放寬,報考的也是主任科員以下的職位。按任職滿三年才能一升的規定,退休前弄個正處級就算祖墳冒青煙了。而謝安一出來,就是妥妥的副國級。

史籍中一直描述謝安麵對前秦大軍如何如何淡定,其實,誰麵對這麼一支巨無霸的遠征軍,都隻能蛋疼。好在謝安畢竟是士族中的精英,手裡也有自己的王牌。

北府兵。

東晉當時所轄領土,按職能劃分,可分為軍事重鎮和生產基地兩部分。

軍事重鎮主要是荊州和揚州。荊州位居長江上遊,地廣兵強,是東晉北方的門戶所在,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荊州設有都督府,物產、兵力占國內占東晉的一半(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

而揚州,轄首都建康,是京畿之所在,乃東晉立國之根本。

東晉的生產基地,主要是三吳及浙東地區,是東晉的糧棉基地。

在亂世,荊、揚二州的長官地位遠高於其他疆臣。但,荊、揚二州的長官要論短長的話,則是各有千秋。

揚州,因是京畿所在,其地方長官可稱疆臣之首,政治地位要略高於荊州刺史。

荊州,占有全國一半以上的物資和兵力,荊州刺史是東晉最大的軍閥、第一實力派。看看前荊州刺史王敦,皇帝一做令自己不順心的事,直接率兵殺進京師教訓一下皇帝。另一任荊州刺史桓溫,則差點自己做了皇帝。

謝安雖然貴為宰相,卻一直為來自兩方麵的威脅所心焦。一方麵,自然是來自北方的前秦;另一方麵,就是來自內部的荊州。

前文已有所述,荊州刺史兼揚州刺史(這個最狠)桓溫意圖以功高篡位未成,但他的繼任者一點也不令謝安省心。

因為,接任這個位置人的也姓桓,叫桓衝,桓溫的弟弟。

王、庾、桓、謝,東晉四大門閥,士族勢力強大。桓氏掌握軍權,連皇帝都要忌憚三分,謝安雖是宰相,也投鼠忌器,不能輕易對桓氏開刀。

怎樣才既能抵禦前秦的南侵,又減緩地方軍閥對東晉中央朝廷的壓力?謝安給出了答案。

編練新軍。

東晉當時實行世兵製,部隊特彆是中央軍缺乏訓練,實戰機會又少,戰鬥力非常之弱。為充實長江下遊的軍事力量,拱衛首都建康,製約長江上遊荊州桓氏勢力,在謝安的規劃下,377年10月,東晉任命謝安侄子謝玄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著手編練新軍。

謝玄上任後,把軍事辦公地點從京口(今江蘇鎮江市)移到了廣陵(今江蘇揚州市),發出募兵告示,兵員主要從南徐州(機關所在地京口)、南兗州(機關所在地廣陵)二地招募。

謝玄從此二地招募士兵,並非隨意決定,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徐、兗二州,是北方逃往到南方的流民的集中地。前文提到過,由北方流民組成的“乞活軍”,是五胡十六國時期一支戰鬥力強悍的特種部隊,北方流民民風之彪悍世所罕見。



最新小说: 霸道寵婚:傲嬌寶貝娶回家 重生火影的修道者 唐微微傅司宸 二次元聲望係統 仙尊狂婿林凡 漫威位麵商人 一身白板闖八荒 寐歌 鋼鐵蒸汽時代的鷹隼 三生有幸三生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