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熙!
方媛拍拍她的肩,“怎麼不好了。粉絲覺得咱們的產品好,那就購買,不好就不買,買了還能退呢。我們為粉絲好的產品,這是共贏啊。”
蘇惺惺隨手刷著粉絲的評論,臉色忽明忽暗,網友對她褒貶不一,有人罵她想紅想瘋了,用肉換名氣,有人甚至在下麵留言1500一晚,約不約?
“彆看了!”方媛搶過她的手機,“何必去在乎那些杠精,每個人都這麼在乎彆人的看法就沒法活了。網絡暴力,你在乎它,它就是五指山,不在乎它,它就是屁!”
蘇惺惺低頭思考了十來分鐘,“方媛,你說得有道理。我沒偷沒搶,行得正坐得端,我會好好經營微博的。”
“這種事情交給我就行。”見她能拋開壓力,方媛露出會心的笑容,“蘇惺惺設計師,你隻管設計出好的作品就行,其他事情,方媛小仙女去完成。”
“那就交給你咯,方媛小仙女!對了,方媛,我們的網店叫什麼名字好呢?叫惺惺和方媛?”
“俗氣!”方媛嫌棄不已,“叫惺惺方媛。”
蘇惺惺翻了個白眼。
方媛撓撓頭,“惺惺……”
“相惜。”
“好,就叫這個!”方媛大喊一聲,嚇了蘇惺惺一跳,“就叫什麼?”
“惺惺相惜啊!多好聽,多形象!是不是?”
“惺惺相惜……”細細咀嚼,好像真是那麼回事,蘇惺惺皺著眉頭,“可是我想把你加進去。”
“不要在乎這些細節!”
惺惺相惜,名字就這樣定下了。
接下來,蘇惺惺連續一個月沒有出門,把自己關在房間畫圖,吃飯都是外賣解決。
方媛已經走完了一係列流程,將網店注冊好了,這段時間她也和蘇惺惺微博上的粉絲保持互動,萬事俱備,隻欠作品了。
在一個深夜,蘇惺惺終於完成了五款連衣裙的設計,靈感全部來自於風雨水這些自然元素,搭配的都是顯素的顏色——網上正紅的莫蘭迪色係。
看到圖紙,方媛驚歎不已,與現在網上的一些妖豔“賤貨”衣服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連她這個閱衣無數的人都被深深地吸引了。
“惺惺,你真是有設計天賦!”方媛驚歎,“同樣是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的,為何你這麼優秀!如此突出!”
“彆高興得太早,”看到設計成品,蘇惺惺並沒有鬆口氣,“萬裡長征才完成了第一步。接下去還要製版打樣,找工廠接單。按照我們的預算,這次能生產一百件左右,不敢分碼,就做均碼吧,每款20件,這麼小的單,還不知道有沒有加工廠肯接。”
預算確實是個問題,兩個剛出校門的學生,既缺資源,又缺錢,有的隻是一腔熱血和心中提著的那口氣。
“惺惺,如果錢不夠,我可以問家裡要一些。”知道蘇惺惺不可能向舅舅舅媽開口,方媛主動提出解決資金缺口。
“方媛,主要我們並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一次性投入太多,有很大的風險。如果第一批賣得好,錢回籠以後,我們很快就可以生產第二批。這一批的麵料,我打算用亞麻或者棉麻,你覺得怎麼樣?”她知道的,方媛和家裡的關係並不太和諧,因為她的父母一直想讓她考研,但她拒絕了,現在還僵持著。
“這個你做主。”
雖然對成本有些了解,但是畢竟沒有實際操作過。
第二天,蘇惺惺先在網絡谘詢了幾家工廠,報了自己的要求,對方也很快給了她回複,令她沮喪的是,因為量太少,每一家的報價,都超出她設想的太多,幾乎超出了50。她決定親自去跑工廠看看會不會便宜些,於是拿著圖紙去了服裝加工廠一條街,為了方便,她決定找製版打樣生產一體化的公司,當然,成本得控製在她們能承受的範圍內。
這條街分布著上百家服裝加工廠的辦公室,但並不是真正的工廠所在地。為了節省成本,加工廠一般開在地價和租金較低的郊區,而這條街的各個工廠的門麵,隻是公司為了接單方便而開設的辦公室。
“100件?”一聽她的量,第一家接待她的人臉上熱情的笑容立即消失不見,“量這麼少,我們不做的,開機費都不止這些,我們公司接單是1000件起。”
“這隻是我們的第一批,以後還可以長期合作的。”蘇惺惺試圖勸說對方。
“對不起,這個單我們真的接不了,這裡還有很多廠,你可以去問問。”
“謝謝你啊。”蘇惺惺有些失落地出來,沒想到真的被嫌棄了。
隨後,她又谘詢了好多家公司,半天跑下來,得到的回答幾乎和第一家一模一樣,要麼嫌單子小,要麼她嫌成本高,做不了。有些接待的人甚至連話都不願意和她多說。
“楊總,那不是蘇惺惺麼?”嚴益和楊宇熙將車停在自家辦公室門口,就看到蘇惺惺推開了隔壁公司的門進去了。還真是有緣,偶遇幾次了,“她來這裡做什麼?難道她在這裡上班?”
“走吧,不用管。”
楊宇熙今天來這裡,是因為一個大客戶來下單,他親自過來接待。走進去,他特意挑了隱蔽的位置坐下。
過了一會兒,就看到蘇惺惺來到了羽翼辦公室的外麵,她駐足了片刻,正欲推門而入,忽然抬頭看了一下上麵的招牌,臉色立即變了,腳步退了回去,往旁邊走了。
“你去看看,她在做什麼。”
“好的楊總。”
嚴益知道老板對蘇惺惺心懷內疚,所以對她有些關注。
沒想到羽翼在這裡也有駐點的辦公室,蘇惺惺慶幸自己看了一眼,她這輩子都不想再和羽翼打交道。
她又接著跑了好多家,但都受到了一樣的待遇。
就在她沮喪失望時,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即從包裡掏出一張名片,這是某次她去合作方倉庫幫忙時,對方的老板客氣給了她一張名片。她忐忑地撥打了名片上的電話,沒想到對方還記得她,那個工廠剛好在這裡有辦公室,給了她門牌號,讓她去店裡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