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依三人吃過午飯回到錄音棚後,孔旻也改完了鼓譜。
“這是匆忙趕出來的,不夠好的地方或者加花以後再改,但是夠我們開練了。孔旻推了下黑框眼鏡說“不過鳥,你得先讓我們看看你到什麼程度了。”
飛鳥把貝斯往身前一掛,自信滿滿道“沒問題,就彈這張譜行不?”
“你有把握的話當然。”孔旻沒有表示質疑。
冷真看著飛鳥,雖然還有所懷疑,但經曆過那麼多事後也覺得奇跡是可能出現的。
三分鐘後。
“這水平足夠合練了,我們開始吧。”孔旻下著結論往鼓手位走去。
比起孔旻的輕描淡寫,冷真心中還是泛起層層波浪。
雖然貝斯相對吉他或者其他樂器入門簡單一些,但飛鳥是個24k純金的新手,沒有絲毫樂理知識。
從他摸到貝斯到現在連一個月不到,其中三分之一時間還是在巒迭。
冷真當初能夠用無可挑剔的姿勢完整流暢彈奏出一首歌花了一個半月,而且是對著一首歌反複練習。
飛鳥平時練什麼歌冷真並不清楚,但剛才彈奏的譜前者才拿到手幾個小時而已。
這三分鐘裡飛鳥的表現可以說,和自己不相上下。
無論是左手根音的轉化手勢還是右手掃弦的角度和音準,都無可挑剔。
動作鏗鏘有力,完全沒有初學者的那種僵硬。
更讓冷真驚異的是飛鳥還能熟練地運用勾弦、推弦、揉弦等技巧……
“那必須的,哥是天才。”
三人擺好姿勢,由孔旻起頭。
孔旻和飛鳥一樣,也是第一次在樂隊成員麵前打鼓。不過能在短時間編出鼓譜,冷真相信應該不會差到哪去。
寫這首歌的時候冷真考慮到方方麵麵的情況,現階段樂隊的樂器隻有吉他貝司和爵士鼓,風格上應該更適合搖滾、重金屬這一類,和古依的歌詞很難互相交融。
於是他想到了樂隊組建那天古依唱的讚美詩,有了靈感。
靈魂樂,以熱情、高揚的嗓音作為標誌,特點是堅實的節奏配以明確的世俗動感,常常被用作信仰音樂。
它本來就是由福音和禮拜樂的複興結合誕生,這種音樂裡吉他常常被風笛所代替,或采用其他管樂,古依唱的那首youraiseu就是這一類的典型。
那次冷真心裡留下了不小的遺憾,隻因為吉他獨奏過於簡陋而被古依的演唱功力完全蓋過。
但那是彆人的歌,這次不一樣,除了鼓譜外他全權包辦,他要為自己的hd28一雪前恥。
所以他決定歌曲前奏部分加入木吉他,用那種輕靈的樂感代替風笛配合古依的超寬音域達到效果,後半段再加入搖滾元素使整首歌的效果趨於飽滿。
冷真給這首歌起了個名字——《theothershore》,意為彼岸。
首次合練結束,古依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們,剛才的演奏可以用不堪入耳來形容。
不仔細聽連主旋律都抓不住,整首歌像cd轉盤出了問題,始終在不規律地抽搐著,各樂器時快時慢,完美沒有配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