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修真界做億點小買賣!
隨著時間的推移,峽穀之中參與大比的弟子越來越多。
看了看時間,張聖哲首次站在了眾多弟子麵前。
“感謝各位學院的學子參與由我驪山書院舉辦的本屆大比,我是驪山書院的張聖哲。在這裡……”
開幕詞的一些套話罷了,無非都是在鼓勵弟子們能夠拿出一個好成績。
另外他著重強調了一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
沒辦法,驪山書院這次安排了五名學子參與大比,除了秦狼之外其餘四人都是在第一輪被刷了下來。
也好在子曾經曰過識時務者為俊傑,作為儒修他們可是十分聽話的。
那四名學子在身處危難之際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比賽,所以他們跟秦狼的情況差不多,基本都是無傷。
對於這種情況驪山書院往年基本都會出現,所以學院自然也不會怪他們什麼,隻是現在壓力都放在了秦狼一人身上。
“第二場比鬥的規則大家都是知曉了,我再重申一遍……”
“好了,最後我再說三句話……”
“我再強調一點……”
……
跟所有學院領導一樣,這種講話就沒有短的。
什麼“三句話”,什麼“強調一點”?
沒有一個多小時根本下不來。
就在台下的參與大比的弟子們都要昏昏欲睡的時候,張聖哲終於講話結束。
“叫你們欺負我們驪山書院的學子?哼……”張聖哲傲嬌地扭身下台。
比鬥具體的事宜當然是有下邊的管事進行負責,用不著他這位領導級的大儒出麵。
當張聖哲離開之後,整個比鬥場卻突然安靜了下來。
因為第二場比鬥內容也是傳統項目了。
與第一場比鬥目的一樣,都是為了海選,將一些實力明顯不強的弟子篩選出去,省了浪費時間。
不同於第一場的是,之前的混戰還有魚目混珠的機會,第二場完全就是實力與經驗的結合了。
這種比鬥,彆看規則好似都是向著守擂的,出現多種情況都會判守擂勝出。
但是實際情況便是守擂者要吃虧許多。
首先是精力問題,先上去的人必然是要經曆車輪戰的。
雖然規則上明確表示守擂者有權叫停三次,每次可以休息半小時。
但是一則時間很短,二則即便是休息也隻是簡單恢複體力,並不能快速恢複傷勢。
要知道這種比鬥受傷可是難免的。
若是守擂者與打擂者兩敗俱傷,那麼下一個挑戰者自然是撿便宜了。
在場的參與第二場比鬥的修士都是在300人混戰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自然不會是傻子。
即便他們是傻子,他們背後也會有師長給他們做參謀。
所以怎麼打,跟誰打,這些都需要謀而後動。
如何獲得對手的情報?
就是要看被人打擂的情況!
所以最先上去的人很容易被人抓住破綻瘋狂攻擊。
曆年來這場比鬥大家往往會拖到下午太陽快要落山之時才會衝上擂台。
這樣最多應對一到兩場便會結束,戰鬥也不會太激烈,更不會被彆人看清底牌。
隻要到了第八天,因為臨近結束,大家不得不拚一下,所以才會有從早打到晚的情況。
然而,這次的比鬥有了秦狼的參與,一切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
當其他弟子還在台下觀望之時,一個身穿寶藍色的公子哥一步三晃地走上了其中一座擂台。
“這是?”
“秦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