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之娘子真霸氣!
顧子柒在殿內的小花園百無聊賴的賞花,緊皺眉頭,似是有什麼解不開的心結。手裡不住的摧殘極好的花卉,眼前的再好的景色也入不了她的眼。
這時門口的宮女來報“啟稟皇後娘娘,陳夫人在殿外求見。”
“陳夫人?哪個陳夫人?”顧子柒顯然還有沒反應過來,下意識問道
“回皇後娘娘話,是陳良大人家的夫人,姓喬,名煙。”
“快去請她進去內殿,備上些茶水點心,你們不可怠慢。告訴她本宮去更衣,讓她在那休息片刻,我隨後就到。”顧子柒猛地站起身,對著另外幾個宮女吩咐到。
喬煙能來宮裡,這是她沒有想到的。雖然不知道是出於何種原因,但她總算是有個可以說話的人了。
喬煙被宮女引著進了內殿,聽完宮女們轉達顧子柒對她們的吩咐,她自己覺得有些受寵若驚了,清雅的香氣縈繞鼻尖。
就當她還在獨自思考之餘,就被已經收拾好,坐在自己對麵的顧子柒拉回了神智。喬煙將顧子柒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細細打量了個遍,除了確實比之前要清瘦些意外,其他也並無不妥。
“我在家中便聽聞了你最近胃口不太好的消息,就給你做了些糕點小吃,你可要現在吃些?”看喬煙這架勢,是恨不得讓顧子柒一口氣全吃完。
“最近我隻是有些煩悶,倒也不知又被那些個人拿去編排,弄了這麼多無用的消息出來。許久不曾吃過你的手藝了,倒也頗為懷念。”顧子柒抿唇笑著對答。
“倒是你,自你嫁去了宮外,也少有你的消息,你我之間隔著這座深宮院牆。今日難得一敘,我倒是想跟你好好暢聊一番,泄泄近日的苦悶。你可彆笑我,不然我可要惱的。”
顧子柒看著好不容易有個人進宮陪她,哪能這麼輕易放過這次機會,更何況來人還是喬煙。她定是要將心中的憋悶一吐為快了。
“皇後娘娘,你慢慢說便是,我今個可是專程來伴你的。”看顧子柒來了精神,應和她道。
“喬煙,你可曾聽說我前些日子同皇上出宮的事。我與他本是無心之舉,後來卻牽扯到了習蘭的婚姻大事。”
“那日,我們去拜訪了習老爺子說上的親家,本意隻是去感謝習老爺子對我的救治之恩。哪料到,他竟是在逼婚,明知習蘭不願嫁與那個說上親的書生,明知習蘭想要的是兩情相悅。仍是冥頑不化鐵了心要將習蘭嫁過去。”雖然這事過去了有些日子,顧子柒說到此處還是會不由得氣急。
喬煙擺出自己備好的點心,聽著顧子柒的描述。“這事我也確實略有耳聞,不過大多都眾說紛紜,畢竟關乎的是習蘭姑娘的名聲,知情者也並無幾人。”她細細回想,道出這番話。
“你可知,那書生他娘也不是個好相處的,當日在場,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那個婦人明明就是貪圖
習老頭子的集草堂。為此可以犧牲自己兒子的婚姻,更是還對習蘭百般挑剔。我沒想到習老爺子也不知是被灌了什麼湯,非那書生家不可,那書生在家裡,就是個軟柿子,任由她娘搓圓捏扁,呼來喝去,若是習蘭真的嫁去這種人家,豈會有好日子過。”
顧子柒憋著一口氣同喬煙抱怨完,順手拿起桌上精致的糕點,感覺味同嚼蠟。
歎了口氣,問她:“為何世間的女子事事都由不得自己做主,自小就要遵守三從四德,女訓女戒。及笄之後,也隻能在閨閣深居簡出,開始被談婚論嫁。若有半點逾矩,就會被千夫所指、被世人唾棄。讓家族蒙羞,再無顏麵。”
顧子柒這番話包括了所有女子在內,不禁想到那些未出閣的女子,都是長輩之命;那些已為人婦的女子無一不是以夫為天,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女子之間,隻以夫家家室做攀比,與後院鬥得不可開交,隻為一個男人。即便是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女子,一旦出了閣,就擺脫不了這些宿命,更和談那些高門顯貴家中自小就被熏陶著為了利益勾心鬥角的姊妹。最終淪為家族為利益可以隨手葬送的交易品,淪為家國談和的犧牲品,一生淪陷在男人們的權益的漩渦中。
喬煙大概能感覺到她的一些想法,輕歎:“這或許就是我們身為女子的命吧。”
顧子柒心下突然悲涼,想到那日李春霆的那番言辭,到底又是如何想的?她希望隻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推測。
抿了一口茶水,自己的心情也如現在一般的澀。一陣涼風襲來,目光悠悠的投窗外的景色,即使在美的景,若無人欣賞也不過是平淡無奇的四季之象。
顧子柒話鋒一轉,“你與陳良感情如何?”
沒想到她會突然這麼一問,喬煙隨意笑道:“自然是一如往常,並無不好。”
感覺顧子柒說著話似乎是彆有用意,抬眼凝視著她等待接下來的話。
“你與陳良算是情投意合,就如我與皇上一般。隻是,能同我們一樣能嫁給自己心儀之人的女子又能有多少,又有多少男子能為自己口口聲聲所愛之人付出多少責任。”顧子柒的話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出人意料,又在常理之中。
一旁伺候的宮女聽了也是心頭一顫,發自肺腑的感歎自家娘娘的見解與獨到之處,終是與她們這些凡夫俗子不同的。
喬煙聽此一愣,隨後指著她身後那些宮女,“你倒是看的這般通透,瞧瞧這你宮裡的丫頭們,看你的眼神都泛著光。”
宮女們沒想到自己眼中的崇拜被一語道破,一個個神色都變得誠惶誠恐。有幾個膽子小些的,看去都快要哭了。
顧子柒看她來這麼一出,也是嗤笑一聲:“莫要嚇著她們了,本宮要是沒了人要,你可要後果自負。女子本就癡情,要嫁就嫁那情投意合之人,如若不能,嫁錯了就是毀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