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最強學神在線打臉!
10月,北冥的南北匈奴打破了長久以來的不和,共同構建南北聯盟進軍東嶽,發動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爭。
通州的雁北關接壤北冥,是東嶽最大的關隘,也是阻撓匈奴進攻的最重要的一道關險。
南北匈奴兵分數路南下,南匈奴的大部隊都被雁北關拒之門外,而北匈奴則意圖繞過通州,沿著雁北山脈,長途奔襲企圖從側麵進攻檀州。
上京位於檀州中間地段,倘若北匈奴真打過來,將直接威脅到上京的安全。
這個消息傳到了東嶽,整個朝廷一時人心惶惶,特彆是皇帝趙煦,他昏庸無能慣了,知道消息後就恐懼不已,要將鎮守雁北關的霍家軍召回上京,詔令是發了一道又一道。
——
通州雁北關
城門緊閉,塵煙四起,糊滿城牆的血液已經黏結成黑色,護城河被沙子和屍體填滿,蠅蟲四起,翻湧著令人作嘔的惡臭。
鎮守城關的士兵一臉麻木,拉弓持箭一波又一波地射殺自己的同胞。
是的,同胞。
他們在屠殺著手無寸鐵的無辜東嶽百姓。
匈奴的騎兵部隊速度快,機動性強,是以他們能迅速突襲附近的村莊和農田,掠奪糧食和財物,並抓了許多村民。
18萬人南匈奴的大部隊駐紮在雁北關二十裡地外,封鎖關內的補給線,最前線則是被抓來的百姓。
他們威逼著這些百姓每人背一個裝滿沙子的沙袋,一到河邊就倒掉,不僅能填平河水,沙子一多依靠城牆的地方還能堆積成一個斜坡,匈奴人的戰馬就可以踏著斜坡上城牆砍殺。
匈奴極儘歹毒,若東嶽兵士不忍殺害同胞,他們就能借助沙坡攻城;若狠心殺了,那用漢人的血肉來換漢人的弓箭,也是穩賺不賠。
百姓死後他們的屍體還會被匈奴投進河裡,用以汙染水源。
見著水裡浮起的百姓的斷肢殘骸,部分人的心理防線都被擊潰了,營裡還出現了自殺之人。
雁北關已經被圍困了20餘日,水源被汙染,糧草已儘,每日隻能分得一碗稀粥,兵士早已餓得頭昏眼花,精神不濟。
這是一場必敗之戰,等人撐不下去了雁北關自己就會破。
窮途末路。
營帳內
“關將軍,請容我帶兵出城,被圍著也是等死,還不如直接和那幫畜生決一死戰。”高副尉單膝跪地請戰。
他眼下青黑,嘴唇乾裂,眼底卻冒著火光。
本該是東嶽百姓守護神的霍家軍,如今竟被逼成了屠戮百姓的劊子手,高副尉痛苦不已。
“不能開城門,匈奴人做這麼多為的就是引誘我們出城,不能中計了。”關高遠須發皆白,他摸著手上的兵書,隻覺無力。
雁北關是東嶽的防線,一旦被匈奴人攻下,他們就能對東嶽長驅而入,國家危矣。
高副尉一拳砸在地上,眼裡滿是恨和不甘“要不是齊嘉慶那小人調走了大半兵力,我們怎會窩囊至此!”
霍家軍原有20萬兵力鎮守通州,隻是皇帝擔憂北匈奴會威脅到自己的安全,於是下了詔令撤軍回朝。
齊嘉慶是霍老將軍死後被皇帝調任上來的,人沒什麼本事又貪生怕死,他手上又有虎符,接到詔令後就將大半兵力調至檀州。
先不說北匈奴原隻是南匈奴分割出來的政權,兵力隻有3萬之數,不說檀州邊防,單是上京就足有5萬兵力,對付個長途奔襲的疲軍綽綽有餘。
饒是如此,皇帝還是隻關心自己的小命,對護著東嶽國門的雁北關棄之不顧。
雁北關早前和南匈奴幾番鏖戰,人數隻餘4萬之數,還沒有糧草補給,哪裡還是匈奴人的對手?
“若是霍老將軍還在,這些匈奴怎敢來犯。”關高遠長歎一聲,一時間竟是涕淚橫流“官家已經棄了我們,棄了雁北關。”
“我東嶽的大好兒郎,竟要平白葬身於此嗎?”
這時,有小兵跌跌撞撞地掀開門帳,急聲叫道“大人!大人!”
“可是匈奴人又來攻了?“關高遠站起身,緊緊盯著著小兵。
南匈奴圍城,卻不是不打,他們不僅派百姓做炮灰,還時不時會對城門發動襲擊。
雖然遊牧民族長於野戰,並不擅攻城,但仗著人數優勢,能利用簡單的攻城木和鉤鎖給城關兵士製造騷亂。
匈奴人的進攻虛虛實實,霍家軍卻總要強打精神應對,多番騷擾下早已疲憊不堪。
“是的。”小兵摔倒在地卻滿臉喜色,點點頭又搖頭“不是匈奴,是援軍,好像有援軍來了!”
援軍?
雁北關還有援軍?
關將軍和高副尉麵麵相覷,一臉錯愕。
隻有小兵趴在地上,抹著沾滿塵土的黑臉又哭又笑,不停呢喃“援軍來了,我們有救了,雁北關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