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非常喜歡民謠。”
“我覺得民謠是一種非常淳樸的音樂。”
“通過各位評委和專家老師的打分。”
“證明我唱的並不是很差,可觀眾似乎並不喜歡。”
“所以我想問,民謠在舞台上真的不行嗎?”
10號選手的問題。
把所有人都問住了。
10號選手的最終得分是838分。
這分數是十位選手裡最低的。
可他的低分,並不是評委團和專家團造成的。
評委團和專家團的確可能不是很喜歡民謠。
但他們是專業人員。
並不是通過喜好來打分。
當然,這也會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並不大。
他們的打分。
更多是看歌手的舞台表現、演唱技巧和歌手演唱時感情的投入。
所以10號選手評委團和專家團的分數和其他人相差並不大。
甚至評委團給10號選手的分數。
排到了第三。
至於10號最終得分為什麼會這麼低。
完全就是因為數據團的分數造成的。
畢竟數據團的分數,完全就是通過各種數據來評分。
簡單來說就是看網友們的喜好。
網友們可沒有評委和專家那麼專業。
他們完全就是喜歡就支持。
不喜歡連看都懶得看一眼。
民謠歌曲本身就冷門。
自然不會有多少網友支持10號。
如果10號不是唱的蘇洵的《畫》。
說不定分數會更低。
這才是10號為什麼會問“民謠是不是真的不適合舞台演唱”的真正原因。
蘇洵在聽了10號的問題後。
微微一笑。
“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民謠適不適合舞台演唱?”
“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
“完全看演唱者來決定。”
“剛才你的演唱,很好,但你忽略了民謠最美的地方。”
“民謠真正吸引人的,不是你精彩的舞台表現。”
“也不是你高超的演唱技巧。”
“而是你感情的投入和歌曲本身的魅力。”
“這樣吧,我給你現場演示一下你就知道了。”
蘇洵這話一出。
所有人都懵了。
現場演示?
演示什麼?
在所有人懵逼的目光中。
蘇洵直接從評委團走到了10號選手的身邊。
“借你吉他用一下。”
“哦~好。”
10號選手有點懵。
不過很快便反應過來了。
並把吉他遞給了蘇洵。
蘇洵試了一下音。
沒問題。
這時他又轉向了主席台。
“我接下來要唱一首原唱民謠,麻煩各位評委和專家給我打個分。”
“我看一下能得多少分。”
“各位觀眾準備好了嗎?”
“接下來一首《南山南》送給大家。”
從蘇洵開口解釋。
到他準備演唱《南山南》。
也就幾分鐘的事。
此時千萬觀眾還處於懵逼狀態。
不過在蘇洵的吉他聲響起時。
所有人也反應過來了。
他們很好奇,蘇洵會唱首什麼樣的歌。
“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
“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
“我要忘了你的眼睛”
“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
蘇洵一開口。
雖然沒有非常驚豔。
但卻讓所有人心頭一震。
光這幾句歌詞。
他們就知道這首歌不簡單。
“他不再和誰談論相逢的孤島”
“因為心裡早已荒無人煙”
“他的心裡再裝不下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