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喬安!
開篇摘要,末尾索引,鳴謝致辭……
這些玩意兒,有啥用?
喬安受羅爾斯大師的潛移默化,下意識把這些格式化的東西,都當成了花裡胡哨的形式主義,打心裡就不甚在意。
他看一篇論文,在意的隻是乾貨。
立意,論證,結論,再加上實驗數據和計算過程。
其他那些沒啥營養的文字,一眼掃過就算了,沒往心裡去。
當他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準備好全部的寫作資料,梳理好了思路,自己動筆寫論文的時候,僅就寫作技巧而言,完全還是一個“門外漢”。
喬安花了兩天時間,就寫出論文的草稿。
在這篇將近兩萬字的文章裡,喬安詳細論述了地底世界若乾種蛛形綱生物的生理構造、生活習性、棲息環境和族群特征。
喬安選取的研究樣本,都是自己親自打過交道的生物,包括變種蜘蛛、劍足蜘蛛、相位蜘蛛和變形蛛。
喬安將自己撰寫的這篇論文,命名為《淺析幽暗地域的蛛形綱生物》。
喬安自己把草稿修訂潤色過後,從頭看了一遍。
最初很滿意,然而,很快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隱隱有些不安。
他是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論文寫作教育,但他畢竟已經看過上百篇相關領域的論文。
這些論文的作者,不乏奧法行業內的權威大師,每一個名字都是金燦燦的,閃閃發光。
所有這些學術權威和他們的論文,在喬安潛意識裡留下烙印,共同形成一種雖然不夠清晰,卻有著強烈存在感的寫作範式。
學術圈公認的範式,好比清規戒律。
你可能從理性上不認同,但是在感性上,你不得不承認對其心懷畏懼。
敬畏業界權威,屈從約定俗成的規則,這是正常人都會有的心態。
喬安同樣懷有這樣的心態。
他又不是傻子,把自己的論文拿來跟權威的大作一對比,就會發覺在寫作格式上存在差異,缺少了很多“花裡胡哨”的東西。
問題是,這種程度的“叛逆”,算不算嚴重呢?
理性的聲音在喬安心頭回蕩。
你隻是一個毛頭小子,無論學曆還是資曆都不值一提。
你在學術圈毫無名聲。
事實上,你根本還沒有資格邁進這個圈子。
像你這樣籍籍無名的菜鳥,一上手就寫這麼大的題目,這難道不是狂妄?
然而,喬安也是一個凡人,也會有不受理性約束的七情六欲,比如自負。
他是真心覺得,自己這篇論文寫的還可以,當然比不上權威大牛,可至少不比權威門生弟子的文章遜色吧?
他們那樣的水平,都能發核心期刊一作,憑啥我就不行?
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
最起碼,試一試總不是罪過吧?
大不了被退稿唄!
出於穩妥起見,喬安又把自己的論文草稿仔細看了兩遍。
這下可好,心態更亂了。
看第一頁的時候,還是感覺良好,翻過一頁,忽然覺得哪裡都不對勁,每一個字都顯得那麼彆扭,簡直是一堆文字垃圾!
喬安強迫自己丟開論文,走到窗前透口氣。
清涼的夜風迎麵吹來,心煩意亂的感覺有所緩解,但是那種心裡沒底的惶恐不安,卻無法消除。
他隱隱覺得自己正在犯錯誤,正在親手斷送自己的學術前程。
可是,他真的想不出,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