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石的大米、三十斤的豬肉、五十個雞蛋、一頭羊、一些蔬菜,一大葫蘆的菜油,這些必不可少的食物之外。
還買了兩張步弓、四麵盾牌和腰刀,一些槍頭、一把鳥銃等武器。
這些武器和裝備,都是明軍的製式裝備,屬於老楊找了一個中人,塞了一點銀子後,從黃土堡操守官的庫房中私下買出來的。
其中的槍頭和腰刀早就是鏽跡斑斑,很有一點保管不善的樣子;好在打磨一番後,還是能用。
那四麵盾牌都是藤牌,具體就是用加工後的藤條編織的。
不過楊東籬試驗了一下,用來防禦箭支和刀砍的防禦力都相當不錯,而且這玩意屬於單手盾,重量比較輕巧,麵積卻是一點都不小。
若是一個人拿著盾牌蹲下嗎,低頭彎腰之後,居然能將整個人都遮掩住。
至於那一支鳥銃,其實是一支火繩槍,仿造的是當年戚家軍鳥銃的樣式,由大同鎮本地的匠戶打造。
隻是根據眾人的了解,明朝的匠戶一向以來身份低下,連飯都很難吃飽。
因為上級克扣成本的原因,製作出來的裝備再質量上,一直都是相當的讓人懷疑。
其他的冷兵器還行,但是鳥銃這玩意的炸膛率高的嚇人。
所以在倉庫眾多的鳥銃中,楊東籬精選了好一陣後,才選了這麼一支在槍管和構件方麵,看起來相對精良和厚實一些的。
另外他們帶回來的東西,還有一大包的石灰粉,一小桶大概在十斤的黑火藥。
原本老楊還想買上一些盔甲回來,七八兩銀子一件的鐵甲買不起,皮甲、棉甲這些整回來幾件也好啊。
畢竟僅僅穿著diy的藤甲戰鬥,他們的心裡實在有些沒底。
可惜的是,光是以上的那些裝備和物資,他們就消耗了at帶來的兩塊銀磚。
另外當時的他們,也不知道謝貴已經在謀劃著針對他們的陰謀;更沒有做出主動夜襲,去找韃子乾上一票的決定。
剩下一兩多重的黃金飾品,還有五斤胡椒粉,他們準備後續用來購買原材料,diy一些戰鬥物資了。
所以手頭的物資,隻有上那麼一些。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五斤胡椒粉目前之所以還在楊東籬手上,沒有賣出去。
主要是詢問了一圈後,也不知道那些店家有心壓價,出售的價錢實在是太低了一些。
根據網友們綜合起來的知識,永樂年間三保太監下西洋帶回來的胡椒,一斤590克的重量,朝廷都能當成10到20兩的價值,給官員發工資了。
這麼多年下來,隨著更多的胡椒不斷引進和輸入,眾人倒是做好了胡椒已經大大降價了的一個心理準備。
可是五斤上好的胡椒粉,一共才給10兩銀子的收購價,那些店家不是坑人麼?
無奈之下,這些胡椒粉隻能是放在身上,等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渠道出手再說。
至於那一包的石灰粉,這玩意是準備用小布包分裝起來後,打算每人都分上那麼幾個的;戰鬥時找機會對著韃子的頭臉扔過去,先給這些畜生致盲了再說……
就這樣,靠著以上帶回來的裝備,胡彪麾下的三個戰鬥小組,總算是完成了武裝。
每一個戰鬥小組都是九人,其中的兩個刀盾手中,分彆由at、黃逸之、鋒銳三人帶領著玉米等三個身材粗壯一點的菜鳥。
都是一手盾,一手長刀的武裝標準。
可惜的是,裡麵隻有at和鋒銳兩人有著鐵甲,其他人都是不靠譜的diy藤甲。
眼見著情況不妙,在戰陣後麵一點位置上充當弓箭手的狼青,把自己的帶臂鎧的夾鐵棉甲貢獻了出來,讓黃逸之穿上了。
另外每組兩名弓手,如今也做到了人手一張步弓。
可惜除了狼青這個老鳥,老蛇和歌者這兩個有點射箭基礎的菜鳥之外,剩下三個菜鳥的準頭真心不咋滴。
剩下的眾人,自然都是人手一根長槍了。
對了!那一支鳥銃如今交給了老黑使用,理由也簡單,這貨是pa的地導部隊出身,打槍比其他菜鳥有著更多基礎。
總之,武裝和戰鬥編組就這麼準備完成了。
但是具體的效果如何,還要打過一次才能知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