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局勢得控
茅山大殿內,蒲團坐著一個上仙風道骨的老道士,身著一身青色的道袍,儀表端莊,頭戴一頂黑色的道冠,麵容清秀,白胡子垂肩而下。
他看著像是精通道術一般,手中常常拿著一柄青銅法杖,氣息給人感覺寧靜。
他的對麵是一個年輕的道士,相對更加樸素,他的道袍是淺色的,沒有黑色的道冠,但他同樣麵龐俊秀,眉宇間透露著一股堅毅之氣。
年輕道士就是祝融,現在也叫茅固,“他動手了,度田令一出,豪強坐不住了。”
年邁的老道士不緊不慢的開口了,他便是茅盈,“你不也動手了嗎?不然隻是度田令,弄不出這麼大動靜的。”
“隻是哪怕天下大亂也弄不了他,當年的他可是跟著霍去病打仗的。”
“論兵法,天下幾人比得過鬼穀子,縱橫之間,千軍萬馬如同無物。”
年輕道士點頭,“這倒也是,打仗、指揮軍隊是要天賦的。
世間知兵者,大致可分為五個等級,最下等,一般將領,屬於紙上談兵
他們熟讀兵法,腹有韜略,卻未親臨戰陣,此為最末一等。
這類人一旦上了戰場,勝負難定,有可能大勝,也可能一敗塗地,如同當年的趙括。
他們往往會忽略掉很多戰場上實際存在的難度,對於士卒缺乏足夠的了解,勝負皆在偶然之間。
如此看來,他們指揮上萬軍隊便是極限,多了便有全軍覆沒之危。
世間大多數將領都是在這個層次,他們有的可能也名將之資質,但沒有機會顯露出來,畢竟戰鬥也不是常常發生的。
即使發生了,他們一上戰場就丟掉性命的居多,沒有丟掉性命,一場大敗,心氣也沒有了,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之上一等,則是久經戰陣,通曉戰陣變化,但指揮作戰缺乏靈動之感,中規中矩,但對於大局把握缺乏自信,不敢有決勝之心。
他們算是中平之將,運氣也不錯。
此類人可指揮士兵五萬左右,而少有傾覆之憂,但也難有大勝,勉強在史書上留下名字!
在這之上,是通曉韜略,熟知戰陣,敢作敢為,能敏銳察覺戰局之變,常有驚人之舉,兵法得險奇二字真昧,此類人可指揮十萬之兵,一般勝多而敗少,此為上之將!
在這之上一等,是通兵法,卻不局限於書簡,知兵而治兵,納戰局於心間,戰場上士卒、草木、山川、河流,皆為其兵刃。
他們不弄險,不求速,不貪勝,敢戰而不怯,靜若處子,動若雷霆,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看似呆板,實則於胸中窮極變化,可將兵百萬,百戰而不敗,此為名將!
還有就是最後一等,到了這等境界,他們已經能料敵於先,窺破人心,山川河嶽皆為棋子,正奇結合,不拘泥於形勢,通天地之變化,軍政相合,既能博弈於戰場之上,又能決勝於戰場之外……
一時之勝負對他們而言,反而是最下等,心中一算,便是世間此後五十年之變化。
這類人,可將一國之兵,或十萬,或百萬,或數百萬,以國力為上限。此為不世名將。
當然,在這之外還有一些,喜歡弄險的,但也是名將,他們可能天生就適合戰場,比如霍去病。
我活了這麼些年,靠著經驗和見識,也打過不少仗,卻隻能算是上將,算不得名將,名將真的要天賦。
而鬼穀子,算得上是不世名將,一步可看百步。”
“那你認為當年的韓信算得上不世名將嗎?”
這一下,年輕道士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也許,隻看軍事,算吧,古來能超越他的幾乎沒有。”
後世也許多人認為韓信的軍事能力是吹出來的,簡直可笑。
李世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打仗呢,就靠兩樣東西,一靠算,二靠騙。”
其實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說的:“兵者,詭道也,故能而視之不能,用而視之不用,近而視之之遠,遠而視之近。”
這竅門你說起來很簡單,真正在戰場上做起來是很難的,尤其是第二條騙,如何能夠巧妙的騙過戰場上的對手,是一個將軍能夠取勝的製勝法門。
曆來呢,能夠以少勝多的名將,大多數也是靠著騙在戰場上屢次取勝。陸遜當年在夷嶺之戰能夠取勝,不就是騙過了對手劉備嗎?
長平之戰,白起能夠全殲40萬趙軍,不也靠著騙過了對手趙括嗎?
所以在戰場上能夠屢次騙過對手的人,那這個人無疑就是名將。
彆覺得這點是很容易做到的,伱要知道,後世的騙子能夠騙人,他靠的是語言上的溝通,你聽到了他的話,他才能夠在大腦中騙到你。
而戰場之上,兩軍是一般是沒辦法進行語言交流的,全部都要靠排兵布陣軍隊的動向來迷惑對手。
這就相當於一個騙子過來騙你,他不能說話,隻能靠肢體語言,這種難度是非常之大的。
在戰場上想騙過敵人,不但要知己知彼,而且要對周圍的地理地貌等環境因素都要了如指掌,了解對手,判斷對手,再用行軍布陣的方式來迷惑對手。
對手呢,可能也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並且人家還有大量的探子內應來判斷你所布的迷魂陣是真是假,所以想騙過對手啊,不是很容易的。
孫臏當年能夠打敗龐涓,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孫臏對龐涓太了解了。
所以呢,想要騙到對手,算也要做到極致,這個算就是兵法中所說的料敵先機。
在戰場上把這兩點都發揮到極致的人,那就是戰場上的高手,韓信本人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韓信不僅僅在戰場上能夠把對手騙的團團戰狠起來,他連自己的士兵都可以騙到底,能夠做到這一點上的人,曆史上你都找不到幾個。
背水一戰,都知道韓信帶著三萬人沒有戰鬥力的新兵戰勝了20萬的趙軍,韓信把這些新兵乾子騙到了絕境,隨後背水而戰,激發士兵的鬥誌,從而以少勝多。
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名將呢,最多也就是騙過自己的對手,讓敵人輕敵。可是韓信呢,不僅騙了對手陳餘,連自己帶的兵都給騙了。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有恐懼心理的,讓一幫新兵蛋子麵對數倍於己的軍隊,如果說當時的恐懼蓋過了他們的理性,那結局可能就是另一種了。
曆史上想學韓信背水一戰的人很多,你比如說南齊的王寶書,三國時期的馬謖,南宋的張世傑,他們都想模仿韓信的背水一戰。
結果呢,全都失敗,遭到了碾壓。
千萬彆覺得這些仿照韓信背水一戰的人是很無能的,本身背水一戰這事兒啊,就是非常難做到的,士兵他也是人。
人在看不到生的希望的時候,本能的反應就是跑,你想在絕境中去激發士兵的鬥誌,可是生存的本能會一步步占領人類理性的大腦。
最終呢,就像動物求生一樣四散奔逃。
所以這種狀態,軍隊的指揮官是很難控製整體軍進退的。項羽能夠破釜沉舟,那是他本人就置生死於不顧,自己帶頭跟士兵共同進退,靠的是勇氣。
可是韓信呢,完全靠的就是算計跟迷惑呀。
靠這些能夠讓對手跟士兵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走,真的可以說是神來之筆。
而且韓信把時間節奏、敵人的動向全部都計算好了,在背水一戰的同時,讓騎兵從側翼直插趙軍的大營,這些騎兵的作用是乾嘛呢?也是行騙。
韓信派這些騎兵呢,不乾彆的,就是到處插旗。這些趙軍看前有強敵,後麵的大本營又遍布了漢軍的軍旗,根本分不清漢軍到底來了多少人,一下子讓20萬趙軍呢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