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開山之時,青龍帝皇曾經派遣使者蒹葭大聖前來方寸山,送上了一枚梧桐樹枝,表示梧桐林對方寸山的看重。也是在那個時候,陳洛得知自己師門與青龍帝皇還存在一段因果。這也是老師放心讓自己入南荒的底氣。
那梧桐樹枝入土成林,在方寸山上長成了一個足足有幾十裡方圓的梧桐樹林,引月華,濾日精,是方寸山上一頂一的修行之地,加上陳洛的山海奇文,讓方寸山洪荒之氣氤氳,成為了南荒的一大修行聖地。
不過此時梧桐林卻封閉了起來,用方寸山大管家獒靈靈的話來說,就是山主大人要在梧桐林中清修兩日。
……
走過一道彎曲的山路,順著叮咚山泉的上遊走去,穿過月兔們打理的花園後,麵前豁然開朗,梧桐樹林就展現在了眼前。
陳洛走到梧桐樹林前,先是躬身一禮,口呼:“師叔,弟子來了。”
不一會,梧桐樹林中就傳出文雲孫的聲音:“進來吧!”
“是。”陳洛應了一聲,走入梧桐樹林。
一進樹林,陳洛的肩膀上驀然沉了一沉,他感覺到梧桐樹林多出了一股力量,這力量沉穩卻又昂揚向上,中正卻又銳意難當。
“浩然正氣?”陳洛微微一愣,這是浩然正氣不假,但是他陳洛就沒有接觸過如此純正的浩然正氣。
這正氣中帶著三分悲憫,三分儒雅,三分剛烈,還有一分天地入胸懷的磅礴。
“文師叔的浩然正氣!”陳洛心中了然,他見過文相顏百川的浩然正氣,海納百川;也感受過大師兄的浩然正氣,奔騰肆意;浩然正氣與一個人的修持感悟息息相關,恐怕也隻有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正氣歌》的文天祥能孕育出如此複雜卻又純粹的浩然正氣來。
陳洛繼續向梧桐林深處走去,每走一段距離,身上的浩然正氣就沉重一分,但是卻沒有對陳洛造成任何影響,反而在這股浩然正氣的壓迫下,陳洛體內的七彩紅塵氣越發凝練起來。
直至遭到了梧桐林中央,陳洛終於看見文雲孫。此時文雲孫身著最最正經的儒袍,盤膝而坐,身前放著一縷點燃的清香,左手側則是一支青翠如玉的翠竹。
“弟子見過文師叔。”陳洛上前恭敬行禮。
“先拜汝師!”文雲孫點了點身側的翠竹,淡淡道,“吾與汝師少年相交,此杖為他親手相贈,今日吾向汝演道九千裡,以此杖為見證。”
“不夾私,不亂禮!”
陳洛聞言麵上一肅,再度向那竹杖恭敬行禮。
莫要說文雲孫迂腐,講解九千裡也要如此繁瑣,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傳道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這關乎師道。
幼子開蒙識字,會有老師教導,此時的老師,就是蒙師。蒙師雖然重要,卻不需要太高的門檻,譬如私塾中的夫子,大戶人家的西席,能識文斷字,通曉韻律即可。
當儒生年齡稍長,開始踏書山,過學海時,其實就開始接觸道理,往往此時,都會去選擇拜一位新的老師,而這位老師,影響力甚至會貫穿學子的一生。因為是授講經學道理,所以稱作經師,又有傳道受業解惑之說,也被稱作業師。
讀書領悟的是道理,而傳道的本質就是開解道理。可是天下道理千千萬,南轅北轍的比比皆是,“兩小兒辯日”就是經典之談,因此儒生一旦拜了業師,沒有特殊意外,都是以業師的道理為基,繼而闡發出屬於自己的道理。
這也凸顯了選擇業師的重要性。往往尋找有名的大儒想要拜師的學子絡繹不絕,因為他們的道理起碼能證大儒之道。而若是拜大儒不成,轉而拜入大儒弟子門下,甚至弟子之弟子的門下,也是很好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去解釋,就不難理解為何方家之學明明不得人心,可是在人族卻從道者甚眾了。
但若是明明已經拜下了業師,又未經過自家業師的同意,擅自接受他人的傳道,就很可能會道理混雜,輕則堵塞了前路,重則陷入識障,走火入魔。
所謂博采眾長,那都是一時無兩的天才人物才能做到的事情,而在他身後,往往也有一股力量暗中護佑。
遙想當初陳洛開道六千裡時,雖然竹聖沒有親自現身講解,但先後安排了宋退之和雲思遙去為陳洛解惑,後來更是浪飛仙親自講解開天門。哪怕當時陳洛身邊有顏百川和司馬烈這樣的鴻儒,也未曾多嘴。
所以文雲孫這一次受托,不得不慎重,禮不可廢。
見陳洛行完禮,文雲孫表情略微放鬆了一些,指了指自己身前,道一聲“坐”,等到陳洛坐下,文雲孫才說道,“汝師竹聖目前尚在天外,短期不得歸來。竹林首徒,暫代竹林之主的浪飛仙托竹林三弟子白宵請吾為汝講解天道,可否?”
修行始終是私人的事情,所以竹林同意,還需要陳洛自己也同意才行。
“勞煩文師叔,請文師叔指教。”陳洛再一次起身,這一次行了個敬師禮。文雲孫伸手輕拍了三下陳洛的肩膀,有道是業師點額,半師拍肩,算是受下了陳洛這個禮。
有人說反正就他們兩個人,隨意一下好了。但是須知《中庸》有雲: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完成了這一切之後,短暫的禮算是做完了。文雲孫臉上也多出了一分笑容,再次示意陳洛坐下,口中說道:“老夫這一生,從未羨慕過彆人。即便你老師一步千裡,萬裡封聖時,老夫也未生出過羨慕之心。”
“不過看看他座下的那些弟子,老夫著實羨慕了,就連那最不成器的老四,如今似乎也有了一絲封聖之姿,其他六個就更不用提了。”
“倒是在你這裡,老夫勉強也能混個半師,這羨慕之情,消去了大半。”
陳洛聞言笑道:“師叔謬讚了。”
文雲孫擺擺手:“好了,閒話稍後再敘,說回正題。”
“這世界的修行,無非就那麼幾種。”
“妖族,走血脈大道,一步步激活血脈潛能,化作洪荒祖妖。”
“蠻族,走祭祀大道,以奪取蒼天之力為核,換取蠻天的力量賞賜。”
“人族,走雅文大道,無論儒、道、佛,甚至包括如今你的武,都是以雅文大道為媒介,接引天道力量。”
“但是這其中,唯有人族的雅文大道,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陳洛一愣:“無限可能性?”
文雲孫點點頭,繼續說道:“妖族最終會困於血脈,蠻族也隻能臣服蠻天,而人族雅文大道的本質,是取於蒼天,最終超脫於蒼天。”
陳洛心中猝然一驚:超脫?
“有何奇怪?”文雲孫淡淡一笑,“你老師如今在天外戰魔,遠離此方世界,天道力量孱弱,卻依然強大,為何?正是對天道的依賴不大,超脫了天道。”
陳洛這才鬆了一口氣,是這個超脫啊!
還以為是那個超脫呢。
“文師叔的意思是,到了我老師那個程度,已經不需要從天道中吸取力量了?”
文雲孫淡淡搖頭:“老夫尚未到那個地步,不能對你斷言,不過即便還需要天道的支持,想必也不多了。”
“這一點上,道門倒更灑脫一些。他們鐘於神魂修行,一路遭劫,幾乎是逆天而修,所以脫離天道比儒門更加容易,加之神魂堅韌,不易被天魔蠱惑。”
“正是如此,天外戰場是以道門為主,我儒門為輔。”
聽到文雲孫的話,陳洛這才恍然大悟,難怪在人間極少見到道門高人,他之前還在想就算要鎮壓元海,也不用整個道門都撲在上麵吧。
現在說通了。
等等,這麼一來,儒道佛三門豈不是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道門在天,佛門在地,儒門行走人間。
天外戰場,道門為主,儒門為輔。
人間戰場,儒門為主,道門為輔。
那幽冥戰場呢?
佛門soo?
不對不對,還有螢勾那一勢力,也不知道是什麼根底!
文雲孫短短幾句話,陳洛感覺這個世界似乎在自己眼中清晰了起來。
文雲孫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說道:“比如你的對頭方家,方家聖弱的說法,便是因為他們道理的核心是‘天既理’,所以遠離天道後,道理就會弱下來。”
說到這,文雲孫也是搖了搖頭:“方聖當年的‘天既理’,其實後麵還有一句,叫做‘我為天’,隻是方家子弟再也修不出來,可惜了……”
陳洛默認,好霸氣的道理。
如今的方家,繼承了霸氣,卻沒有繼承道理,養成了一副霸權思想。
說到這,文雲孫頓了頓,才說道:“說這些,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理解修行之路。”
“你之大道,與道門不符,佛門之事也不必多說,老夫今日以儒門大道的角度,和你說一說。”
陳洛麵色一肅:“請師叔教誨。”
“大道萬裡,總共有四個階段,三千裡、六千裡、九千裡,以及最後一段的萬裡通天。”
“一言以蔽之,規則!”
陳洛微微皺眉:“規則?”
最近在泱莽之野,可是沒少聽這兩個字。
“沒錯,規則。”文雲孫確定地說道,“我們常說道理,當道理變作了天道的運行方式,就叫做規則。”
“比如冰為什麼是冷的,火為什麼是熱的,風為什麼沒有實體,雨為什麼是從天上往下降……這些看似司空見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其實就是規則。”
“時常有人會問,為何一些品行卑劣的人也能修行到大儒,其實還是那個原因,道理是每個人的道理,你隻要自洽圓滿,天道就認可這個道理,就能給你修行。”
“善或者惡,美或者醜,是人製定的標準,是傾向於人的,卻不是天道的標準。”
“但是規則,就是天道的道理,是自然存在的。”
“而雅文大道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可以和天道溝通。”
“三千裡時,是接觸規則,你可以將詩文看做是一個道理,這個道理被天道認可,形成了極為短暫的規則,因此才會有吟誦詩詞,凝聚儒門術法的現象發生。”
“六千裡時,是掌握規則,當然不可能全部掌握,卻可以調動一部分規則之力,加持在詩詞經義之中,所以相比儒生境,夫子境各方麵的能力都有質的提高。譬如你知曉的李青蓮,為何戰力超群?那是因為他在夫子境時規則的掌握程度遠超同儕,甚至超過大儒!”
“等到了九千裡……”
文雲孫停頓了一下,笑道:“就是構建規則了。”
“構建規則?”陳洛微微怔住,“師叔的意思,是從無到有地創造規則?”
文雲孫點點頭:“之前不是說過了嗎,我們領悟的是道理,而道理之上就規則。”
“到了九千裡的大儒層次,就是要將自己的道理化作規則!”
“譬如‘一筆勾銷’,譬如‘微言大義’,這些神通,其實都是規則的具現。隻是這些規則,是我儒門的道理衍生而來。”
“除此之外,儒門還有一個最明顯的道理演化規則的神通,你說說看是什麼?”
陳洛眼睛一轉,瞬間說道:“家國天下!”
“正是!”文雲孫爽朗一笑,“每一名大儒,都要構築由自己的道理化作規則的區域,在區域內,自己的道理就是規則,這個區域,就是儒門最著名的神通——家國天下!”
“所以每一名大儒的家國天下不儘相同,閉上眼睛,用神魂去感應。”說著,文雲孫瞳孔中青光一閃——
“正氣天地,降!”
刹那間,陳洛隻感覺自己眼前一黑,在睜開眼時,自己居然站在一片灘塗之上,遙望著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