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皺眉,他似乎終於意識到問題所在,難怪他能想到的唯一解釋,就是把柴可設計成一個瘋子。
他早年的經曆已經把所有的合理性給堵死了。
“問題就出在這裡,所以我們現在要改寫柴可的犯罪經曆。”宋嵐頓了頓,又問道,“你們覺得在這樣的城市裡,什麼樣的人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當話題到了開腦洞編故事的環節,編劇的參與度立刻便提了上來,他很快提出了一種假設。
在2.0的版本中,柴可出生於十七區社會最底層家庭。
在編劇的描述中,這個最底層的家庭,指的是有一間自己的公寓,還有一輛私人轎車,父母早年離異,現在每天與母親生活在一起。
為了維持生計,柴可不得不找到一份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每天看上司的臉色行事,他的上司是一個十足的惡棍,他時常辱罵包括柴可在內的下屬,終於有一天,柴可頂撞了上司並和他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上司懷恨在心,某日他以加班為由,讓柴可留在公司,實則聯絡了本地的一個小幫派,要給柴可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在爭執中,柴可為了自保誤殺了上司,從而成為了十七區通緝的對象。
講完這個故事之後,編劇精神煥發,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精妙絕倫的點子,“從此柴可記恨上了大公司和本地的司法體係,因此在他執掌了大權之後,便策劃起了向司法體係複仇的計劃,這是一個反抗壓迫的故事!”
對此,宋嵐的評價是有進步。
儘管最終柴可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塑造成了因為個人恩怨就要打算用核武器襲擊的恐怖分子,但至少他們給出了一個理由,讓柴可先生實現了從低能兒朝著狂人的轉變。
遺憾的是,這顯然不是十七區大多數人走向罪惡的原因。
或者說,你很難指望大企業的人了解到底層真正的樣子。
作為業內人士,宋嵐在這一點上很有發言權。
“通常在十七區,讓人走上犯罪隻需要三件事。”
在這裡犯罪者們的人生經曆遠不像劇本中那麼複雜,“一個青年目睹了一場謀殺,他看見持槍者搶走了死者身上的所有財物;幾天後,他在新聞上看見殺人者被檢查部宣判無罪的新聞;於是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買來了一把槍,搶劫了一家便利店慌亂中槍殺了老板,被捕後他的律師向他索要一筆保釋金,交了保釋金的當天,他就被無罪釋放了。”
這就是“榜樣”所帶來的強大力量。
十七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所麵臨的現狀,不過這對於科洛影視傳媒公司的人,乃至身處『天秤座』裡的人們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
因為他們對於底層人民想象力的極限,就是這些人住在一間小公寓裡,有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以及一個招人厭的上司。
簡單的來說,是生活不如意把他們推上了犯罪的道路。
他們完全無法理解這世上為什麼會有人必須在成為犯罪者或屍體之間進行選擇。
“柴可炸毀『天秤座』的目的,是為了把這個消息帶給那些住在象牙塔裡,決定著這個世界正義的人們。”
感謝書友120414124848111打賞的100起點幣!
感謝陌上青花打賞的1000起點幣!
感謝茶葉蛋人參茶打賞的1500起點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