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取締八股文_大明皇長孫!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大明皇長孫! > 第148章 取締八股文

第148章 取締八股文(2 / 2)

糧食在地窖放久了,也是會變成陳糧不值錢的。

哪怕是災荒再厲害,鄉紳勳貴們都不會愁吃穿,當然是能撈就撈。

朱英心中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孫兒在查閱奏章的時候,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大多數地方上的官員,對於當官並沒有經驗。”

“而且郭忠在跟我講述這些官員的情況時候,我發現這些官員任職的情況非常混亂。”

朱元璋聽到這話,不由皺眉問道;“大孫所說的混亂,是什麼意思。”

朱英說道:“譬如某個官員,最初為官的時候,先是在戶部任職,在戶部乾了三年後,又去了吏部,再過三年,說不定又去了工部。”

朱元璋聽到這裡,眉頭皺得更深了,因為他沒有發現大孫到底說的是什麼問題,甚至心裡有些不愉快。

“大孫的意思,是說咱讓這些官員調動得太過於頻繁了嗎?”

其實早之前,很多官員在一個地方任職的時間,相對來說會比較漫長,不過朱元璋為了防止貪汙,或者結黨營私的事情發生。

一般來說每隔幾年,都會調動官員的職位,品級越高的官員,調動得就越發頻繁。

尤其是六部尚書,幾乎是兩年到三年就會換一輪。

朱元璋便是以此,來收攏手中的權利,得到中央集權的效果。

朱英聞言,也察覺到了老爺子有些不耐煩的語氣,不過並沒有放在心上,而是繼續說道:

“老爺子,一個官員,從他入仕開始,需要讀些什麼書。”

朱元璋回道:“自然是四書五經。”

目前大明以八股取士,科舉考試隻許在“四書”“五經”的範圍內命題,應考者不能自由發揮,答題必須按照八個連續的部分進行,不得違背,這種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

朱元璋取得天下以後,他的目的是要再建封建帝國,加強中央集權。

但是當時已有資本主義萌芽,商業和市場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這對封建經濟是一種衝擊,

所產生的思想和各種“異端邪說”對封建主義的思想體係也是一種衝擊。

也就是說參加科舉考試的舉子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前代人的思想,他們在應試的文章中寫出了新的內容,裡麵不僅有諸子的思想,還加入了佛道兩教的觀點。

應試文章竟然離經叛道,雜入新奇之說,詭僻之論,在朱元璋看來,這怎麼能行。

為了迫使當時的學子服贗孔孟之道,製止異端邪說,從而鞏固封建專製,就必須加強儒家經典的灌輸,把人們的思想重新納入官方思想的軌道上。

要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把科舉考試從內容到形式都加以嚴格規定,於是朱元璋規定。

科舉考試必須以朱熹集注的儒家經典《四書》作為標準答案,文章必須以八股文為形式。

這樣,讀書人就不再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也不可以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然的話,就無法通過科舉考試這一關。

這就是大明真正意義上的應試教育了。

所以朱英在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朱元璋的心裡,其實是很不舒服的,甚至有些微微的扭動身體,強行壓製自身暴躁的情緒。

畢竟站在他麵前的是大孫,還是十年未見,好不容易再次相見最為疼愛的大孫。

或者說現在的朱元璋,還不知道怎麼去對大孫發泄怒火。

要是換了大兒子朱標,估摸著現在朱元璋已經抄起家夥什,攆著打了。

老爺子的異常,朱英也感知到了,但是他依舊選擇繼續問道:

“爺爺也是從貧苦百姓出走出來,當是了解一名,譬如鐵匠學徒到成長為鐵匠師傅,需要多長的年月吧。”

朱英轉彎說道。

朱元璋怎麼聽不出來大孫言下之意,不過還是回道:“少說三年五載,七八年也是正常。”

朱英點點頭,再次問道:“那麼老爺子從何認為,一個學子考取功名為官有,怎麼能有從官的經曆呢。”

到了這裡,朱元璋逐漸平靜下來,似乎感受到了大孫其中的意味,微微沉吟說道:

“自是有老人帶新人,一名官員,先是從輔職做起,當有了熟悉的經曆後,通過考校,再成為主官。”

朱英點點頭,說到這裡,其中的關鍵也差不多了。

他再次問道:“戶部掌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國庫。”

“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

“兵部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軍械、軍令等。”

“其中六部任何一部,一個未嘗接觸過的官員要熟悉上下,少說也得數年時間才行,僅僅不過一個學徒。”

“當這個學徒剛有些經曆之後,就得重新換個地方學習,若是天資聰慧者無須多說,但哪來如此多天資聰慧者。”

“便是有些中規中矩的官吏,就僅僅一個事情,便需用一生來鑽研了,如何能更好的發揮出本身的才能。”

“爺爺可是曾看過宋朝歐陽修所處《賣油翁》,萬事無他,唯手熟爾。”

朱元璋眉頭舒展開來,問道:“大孫的意思,是應當讓官員在本身的職位上進行調動,如戶部官吏,便是在戶部調任,吏部便在吏部。”

“便於官員更好的掌握本身所學,是這個意思嗎。”

對於這個問題,朱元璋其實也是考慮過,所以在官員的任免上,大部分的官員,都是在原本的部門,隻有一些大才。

譬如尚書這個職位,主要在於管理官員的職位,才會進行調動,不會影響部門的學習。

在朱元璋看來,大孫的問題,明顯還是因為不夠熟悉朝堂才導致的。

然而,朱英卻是搖頭說道:

“自然不是,孫兒的意思,是在科舉八股取士外,另開選功名之路,學子所讀之書,也不局限在四書五經之內,而是另外編撰。”

取消八股取士,或者說先行壓製八股取士,這才朱英看來,是必須要經曆的過程。

朱英想打造的大明,是一個民智開啟的大明。

八股取士對於思想的限製,實在是太大了,甚至於後來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的出現。

早知道曾經書生,可不是手無縛雞之人。

所謂君子六藝,每個讀書人,學武都是必然。

比如一米八六的聖人孔子,其中武力值怕是比項羽還要來得牛逼一些。

畢竟霸王舉鼎的項羽,那個鼎隻有三百五十斤。

而孔子托舉城門,按照春秋當時的情況,最輕的城門都是四百斤朝上了。

甚至於諸葛孔明,三國最為出名的軍師。

其個人武力值多的不說,少說單挑四五個大漢沒半點問題。

而如今的西方,已經開始了文藝複興,思想開放的運動。

朱英想要給大明步入工業時代奠基,就必須解放思想,讓更多的思維碰撞出強烈的火花。

最為重要的便是,將工匠的地位進行提升。

想要進行這後續一係列的舉動,首先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才。

這也是當初,為什麼朱英在察覺到自己的身世情況後,第一想法還是前往安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三國:我曹操,小喬請自重 重生二零零八年之我不平凡的一生 情深言太淺 次元:我隻是一個路過的賽亞人! 三國趙雲之開局娶貂蟬 夏末 狼人 灰姑娘 人在大學,從門衛開始無敵 魔笛情緣第二卷 重生假千金,玄學大佬直播殺瘋了 穿越荒年之我瘋狂囤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