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_大明皇長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皇長孫! > 第340章 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

第340章 待到來年春開時(月底求月票)(2 / 2)

姚廣孝讓給高麗王送信,不過習慣使然,畢竟作為漢人,姚廣孝在大義上,較為注重。

“咱們軍中餘糧,還可夠吃多少時日。”姚廣孝淡淡問道。

衛光心中計算一番後說道:“若是省著一些吃,大約還能撐上月餘,過萬正旦不難。”

姚廣孝聞言回道:“正旦節,當舉國同慶,怎可虧待了將士們,這豈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嗎。”

“高麗王的信,便就按正常去寫吧,至於李成桂,伱就在信中明確告訴他,若是見不著糧食,今日正旦,貧僧也隻能回去,到李大將軍那裡,蹭個年夜飯了。”

聽到這話,衛光豁然開朗。

哈哈一笑道:“好,國師所言甚好,李成桂這老小子,還想等著看戲,真就是做夢。”

“若是不給咱們送吃的來,咱們就去那王城裡,自己去拿。”

“不過一個小小開京城,某隨意可將其擊破。”

“某這就讓將士且去傳信。”

說完,衛光就打算走出營寨。

“莫急。”

姚廣孝叫住衛光。

“國師可還有其他吩咐。”衛光聞言停住腳步問道。

姚廣孝笑道:“待會你出去後,便就傳告全軍上下,說半月內,開京便有糧食運送過來,請諸軍放心。”

衛光眼睛發亮,興奮道:“某明白了。”

姚廣孝看著衛光從營地走出,沒幾個幾息的功法,就聽見衛光在外大聲喊叫,說開京來信,半月內有糧送到。

隨後,便是一片喧鬨之聲傳來。

顯然將士們得到這個消息也很是興奮。

聽聞帳外,姚廣孝嘴角微微翹起。

高麗不比大明。

這裡本來就不算大,從高麗開京城至釜山,快些的話不過十日功夫。

姚廣孝說的半月,就是要逼迫李成桂快些做出選擇。

畢竟也有幾百裡地,倒也不是真的半月能到。

從釜山這邊快馬加鞭,三日內信就可到李成桂的手中。

從做出決定到出發,七日內就能有所回信。

到時候隻要糧食能夠在正旦前抵達釜山,那就問題不大。

至於春節這個習俗,高麗受漢文化影響,也是相同的,和大明的春節,亦是同天。

兩日後,開京城外。

“釜山急報!速開城門!釜山急報!速開城門!”

一驛卒騎著快馬,加上標示性的著裝,於城門外大聲喊道。

城門上的士兵不敢怠慢,連忙打開城門,放驛騎進城。

元朝的驛站係統,在高麗這邊也是有所開設,雖然高麗全國境內的驛站不多,也沒維護得很好,不過傳遞緊急軍情還是有的。

開京,大將軍府。

驛騎的情報雖然是送到了王宮門口,不過很快就轉道直接來了大將軍府。

為了避嫌,李成桂還沒有正式入住王宮。

這個時候,正是在招呼眾多忠誠下屬,享用美酒膳食,歌姬奏樂伴舞。

外界喧鬨聲響起,一人直直闖進,見到李成桂後跪地舉起手中信件道:“啟稟大將軍,釜山急報!”

驛站這塊,唯有大明有六百裡,八百裡加急。

在高麗這邊,就是常規的加急,再快也快不起來,也沒必要。

畢竟地方就這麼大,八百裡加急,都能從高麗東邊跑到西邊了。

這麼快,高麗王臣可能不怎麼適應。

李成桂緩緩起身,動作比較緩慢。

因為跪坐的緣故,所以需要稍稍放鬆一下,強行走路可能會因為膝蓋麻木而摔倒。

接過信件的時候,李成桂還有些喜色。

想來肯定釜山國師道衍那邊出了問題,自己完全可以看熱鬨了。

問題越大越好,反正彆想著從自己這裡得到任何的援助。

真要問題大了,指不定自己還能派人過去將大軍接收回來。

能夠在這屋內的,都算是李成桂的親信,除了少許兩人麵色微微有些奇怪外,其餘皆是滿臉喜色。

他們都很清楚,釜山急報意味著什麼。

方才就膳前,還都在談論釜山國師大軍,該如何渡過這個嚴冬呢。

信件緩緩打開,上麵的文字,自然也是漢字。

這個時期的高麗,還沒有自己的文字,訓民正音要差不多六十年後,才會被世宗大王發明出來。

當然,之所以有所謂的高麗語,還有翻譯的誕生。

可以理解為高麗方言。

畢竟就算是大明疆域內,哪怕都是漢人,東邊百姓跟西邊百姓,在溝通上也是非常艱難的。

而興高采烈正準備看著信件上內容的李成桂,麵色慢慢的變得僵硬起來。

原本有些喧鬨的大堂,那些大笑的將軍文臣,見到李成桂的神色,也停下了聲息。

唯有奏樂歌舞在持續。

李成桂看完,一腳踹飛案台,對著舞妓大喝道:“滾,給本將軍滾!!!”

舞妓嚇得花枝亂顫,不敢多言,躬身身子迅速退下。

“大將軍,可是那釜山有何等變故。”

一位文臣起身作揖問道。

李成桂牙齒咬得嘣嘣作響,齒縫間漏出聲來:“道衍國師,要本將軍為其運送糧食至釜山去。”

文臣武將聞言一愣,有武將起身笑道:“道衍國師怕不是得了失心瘋,竟想要吾等為其運送糧食,簡直可笑,可笑!”

頓時,一片哄笑聲響起。

大家覺得這是大將軍在開玩笑呢。

然而很快,笑聲就停止下來,因為在李成桂的臉上,可沒有半分笑意,反倒是麵色陰沉滴水。

“道衍國師信中寫道,若沒有糧食送去,於正旦之時,來開京城中,與本將軍共度春節。”

聽到這話,大家頓時就意識到事態嚴重了。

釜山國師那邊,可是有二十萬大軍,即便聽說有八萬大軍去了對馬島,可剩餘十二萬大軍,也不是什麼好惹的。

開京拒城而守,十二萬大軍自然不存在嚇住李成桂。

開京作為現在高麗王都,在城池建設之上,也是較為堅固。

加上城中數萬守軍,哪怕沒有任何馳援,隨便守個數月都不是問題。

但問題就在於,國師十二萬大軍回轉開京的話,概念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在名義上,道衍是高麗國師,這一路行來,不用多想,自然四處搜集糧食。

沒人會認為,十二萬大軍路過之地,會出現什麼秋毫不犯,隻怕是一路掃蕩著行來。

再就是在政治上,也很難作。

守城是不可能守城的。

若是守城,等於是將開京城外的所有地方,都交由國師了。

且在名份上來說,國師可是僅此於高麗國王,比他李成桂大將軍,還要高上半截。

這就很尷尬了。

到時候一番作戰下,反倒是李成桂這邊,可能會成為亂臣賊子。

冷靜一番,李成桂沉聲問道:“王宮之中,是否也有急報送去。”

那驛卒回道:“稟大將軍,王宮也有一份急報,已然送達。”

李成桂狠聲道:“好個國師,真是做事滴水不露。”

得到消息後,李成桂擺擺手,讓驛卒退下。

而後就地盤坐。

立即有仆從過來,為李成桂收拾,擺正案台,斟滿酒杯。

“諸位議議,如今國師糧食緊缺,吾等該當如何。”

此時,李成桂也隻能是把這個難題,踢到下屬文臣武將這邊來,看誰能不能想出個好點的主意。

顯然,這種難度的事情,過於為難大家了。

良久,無人吱聲。

“難道你們就一點辦法都不能給本將軍想想嘛,還是要本將軍忍下這屈辱,給那漢人國師,送去大量糧食,供其享用嘛!!!”

李成桂怒不可遏的大聲咆哮。

眾人不敢作聲,而有一魁梧將軍眼神中異色閃過,隨後站起身來,抱拳躬身喝道:“但憑大將軍一聲差遣,某便就率領五萬大軍,直奔釜山而去,定要那道衍國師,乖乖聽話。”

李成桂聞言,剛想發怒,不過看到那魁梧將軍,怒氣漸漸消散。

這將軍李成桂極為熟悉,相當初在戰場上,曾經多次舍身救自己性命,若沒有他,自己還能不能坐在這裡都未可知。

一抹讚許從眼神中閃過,自己終究還是有幾個得力親信。

擺擺手,李成桂道:“勇氣可嘉,不過這等魯莽之事,往後休要再提。”

聞言,那魁梧將軍眼神閃過極為強烈的遺憾之色,李成桂見了也沒在意,他知道魁梧將軍尤愛打仗,隻當是不能打仗而遺憾。

不過在這一番打擾過後,李成桂也沒了問話的心思。

長長吐出一口氣,緩解心中鬱悶,最後強忍著說道:“都議議吧,國師畢竟是我高麗國師,那十多萬大軍,亦是高麗子民,自當不能眼睜睜見其餓死。”

“不過國師的信件中,並沒有說需要多少糧食,大家看看,該是運送多少糧食過去。”

李成桂話音落下,場內一陣沉默。

半晌後才有一文臣作揖道:“臣認為目前國師有軍十二萬,自有三十萬石,便可足夠。”

緊接著,立即有文臣反駁道:“不妥,三十萬石,不過十二萬大軍一月消耗,且馬上便是正旦,不可過於限製,依臣所見,當有四十萬石方可。”

隨後,又有反駁聲響起:“不妥不妥,不僅僅是米麥,戰馬草料,柴火棉衣,都當需要,這嚴冬將至,必當有禦寒衣物方可。”

“且嚴寒按慣例,當以持續將近兩月,糧食當一次備足,得以過冬,否則半道缺糧,再次運輸損耗極大。”

李成桂直感覺腦袋疼。

這些個文臣,一個個越發離譜起來。

然他心中清楚,國師沒有寫明需求,就是要更大的需求。

這個中的意思,便是擺明了不滿意,就會帶領大軍趕來。

李成桂還能怎麼辦呢,在現在這個時候,他是不可能和道衍國師作對的。

唯一的期盼,就是在明年開春後,征伐倭國讓道衍國師損失慘重。

到了那個時候,他才可以有機會去重新奪回自身的一切。

千裡之外的朱英,自然是不知道高麗的一切。

信息的傳播,也沒這般迅速,得到消息後,怕是都已經是正旦節後了。

即便是知曉,朱英也不會在乎。

黑衣宰相姚廣孝,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也就不可能名垂青史了。

那次給姚廣孝籌集糧食的事出了岔子後,朱英便就書信一封到高麗釜山說明情況,便也沒怎麼管過了。

此時,朱英正和朱元璋商議,關於番薯,紅薯,玉米春耕的策略。

現在正值十一月初,再有將近兩月,便就是正旦。

往後一月,便是春回大地,萬物複蘇,春耕之際。

“戶部統計,現有番薯等糧種約莫三十萬石,現今這些糧種運往何處,分給何方,倒是要好生計較一番。”

朱元璋笑嗬嗬的說道。

正旦將至,朱元璋感覺今年的新年,將會是他十年來,最為高興的一年了。

這麼說好似有些對不起太子朱標,不過從心而論,逝者已逝,確是如此。

且這些番薯,馬鈴薯,還有玉米。

產量如此喜色,可見到了明年夏糧賦稅的時候,國庫將會多麼喜人。

最為主要的是,有了這些作物,大多的百姓可以得其溫飽了。

“孫兒認為,無論是番薯,馬鈴薯,玉米,都有一個共性,便是耐旱耐貧瘠,雖然在產量上有所損失,也能活不少百姓性命。”

“南方這邊水稻眾多,每年夏秋糧不少,不若是多多發往北方。”

朱英沉著說道。

無論是西北東北,都是嚴重缺乏水源,以旱田居多,也比較適合番薯等作物的習性。

大肆在南方傳播的話,反而也引發春耕於水稻爭搶的問題。

像是在西北,就無須顧忌這般多了,比起南方來,那叫一個地廣人稀,隨處都可種植。

朱元璋讚同道:“大孫說得在理,咱便就吩咐下去,通行驛站,早日將這些糧種發放到百姓手中,以備來年春耕。”

雖然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但現在就必須行動了。

首先便是路途遙遠,單單運送就得一兩月的時間,而後到當地官府發放,在時日上也就差不多了。

推遲一些,錯過了春耕播種,那可是個大問題。

朱英思索一番後,繼續說道:“爺爺,其實玉米這塊,最為適宜種植在陝西地帶,隻是現今反賊占據,倒是有些可惜了。”

聽到陝西反賊,朱元璋微微皺眉。

而後問道:“此話怎講。”

朱英回道:“經孫兒在西域時發現,玉米乃是最佳飼料,尤其是在喂養戰馬上更甚。”

“經玉米飼養的戰馬,往往要比其他吃上等草料的戰馬更加強壯。”

“若能在陝西大規模種植玉米,不僅可溫飽百姓,亦是能為我大明,飼養大量高等優質戰馬。”

戰馬於大明,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對外戰事上,至少在往後數十年內,都是以騎兵為主,想要遠征,無論是倭國,亦或是安南等國,都得需要大量戰馬。

而陝西的關山草原,便就是大明疆域內最大且唯一的天然草原。

自古便以秦非子養馬而聞名於世。

無論是在強漢盛唐時期,關山都為之提供了大量的優質戰馬,才保證了軍中戰馬的供給。

可以說關山戰馬對於中原王朝來,都是首屈一指的重要之地。

沒有優質的戰馬,便就很難與草原上的敵人相抗衡。

陝西雖然有反賊造反,不過關山大軍守護,反賊還沒那個膽子敢去招惹。

隻是糧種就很難輸送過去了。

朱元璋聞言,狠狠一拍桌案道:“待到來年春開時,咱一定要將這些反賊徹底剿滅,粉身碎骨。”

古代的戰爭,不是說打就打的。

就像是陝西造反,京師這邊雖然是得到消息,秣馬厲兵下,到現在也沒有出發。

其中緣故主要就是時節。

寒冬行軍是大忌,陝西那邊又是易守難攻,極其容易造成大敗。

且許多都是屯田兵,哪怕是出征,也必須得春耕過後才行,不然荒廢了田地,損失更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假千金要交換人生?我抱著空間做首富 打獵:帶甲百萬,你說是普通縣令? 操控祖宗:從楚漢爭霸創千年世家 幽穀怨靈 末世之傳奇商店 模擬:身化烈焰後,青梅後悔終生 嬌軟娘子勾勾手,冷情郎君掐腰寵 天災倒計時,我嘎嘎囤了百億物資 重生棒梗,帶賈家發家致富 人在海賊,逛街逛到頂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