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孝陵祭奠_大明皇長孫!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大明皇長孫! > 第370章 孝陵祭奠

第370章 孝陵祭奠(2 / 2)

朱英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接觸,也沒有以往的記憶。

多的來說,現在朱英的情緒,或許跟老爺子相關更多一點。

這裡所在,是皇家,或者說老朱家全員都到位了。

是整個大明,最為高貴的這些人。

錦衣衛,孝陵衛,全員出動。

孝陵外十裡地內,嚴格把守,但凡有任何人擅自接觸,先殺後奏。

“大妹子,今日咱帶著大孫,來看你了。”

朱元璋哽咽道。

在大妹子的麵前,他就是最初的那個朱重八。

哪有絲毫威嚴,唯有滿身悲傷落寞。

往日和大妹子相處的一幕幕,不斷的在腦海中閃現。

回過神來,已是淚流滿麵。

“孫兒朱雄英,拜見奶奶。”

朱英跪地磕首,認真的說道。

雖然談不上悲傷,但對於馬皇後,這個自己身體的奶奶。

朱英還是非常的敬佩的。

那句:凡我大明女子無論貧窮富賤,嫁為人婦時皆可穿皇室服裝,鳳冠霞帔。

即便到了後世,也一直都是源遠流傳。

對於整個大明,這個漢人最後的王朝,馬皇後的貢獻,哪怕正史中記載不多。

可現在能接觸到的朱英,心中當然知曉。

在此之前,也唯有馬皇後,能夠阻止老爺子的暴躁殺戮。

在朱英祭拜過後,便是按照長幼順序,一一祭拜。

朱英默默的看著。

在眾多子女中,祭奠馬皇後最為傷心的,並非是朱樉,朱棡這些兒子。

而是已經嫁作人婦的大明長公主,寧國公主。

還有嫡女安慶公主。

數兩女哭得最為撕心裂肺。

對於這兩位姑姑,朱英也還是第一次見。

因為早些年就已經嫁了出去,昨日的皇家私宴上,並沒有公主的席位。

像是公主駙馬能夠參加的大宴,一般都排到正月初七往後去了。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哪怕是皇家女子,也差不多是這麼個概念,不過天生貴胄的身份,自然和尋常家的女子多有不同。

長相不算特彆出色,長公主寧國公主較為端莊,二公主安慶公主看上去更加賢惠。

在氣質這塊,老朱家的子女們,一向都很優秀。

在馬皇後這裡,差不多有一個多時辰。

主要還是因為朱元璋的懷念。

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去打擾,包括朱英。

哪怕等到天黑,也得候著。

而廟後,神宮監的官宦們,也悄咪咪的議論起來。

“那就是太孫殿下嗎,好麵熟。”

“廢話,殿下前幾個月還來過,你忘記了,當初還是我接待的呢。”

“到底是公公慧眼,早知道太孫身份不同尋常,我還記得那次太孫殿下離開後,公公就特意囑咐了。”

“彆說,太孫殿下還真的跟皇後娘娘有幾分相似呢。”

幾個月前,朱英便就來過孝陵,還曾經祭拜過自己。

自然也是到馬皇後這邊陵寢來過。

當時神宮監負責的老太監,便就對朱英有些認出來了。

後來朱英的事情流傳出來,整個神宮監也都知曉。

自從那次過後,朱英還是第二次前來。

離開馬皇後陵寢時,朱元璋還是有些念念不舍。

現在的朱元璋,哪有什麼雄心壯誌,他更想往後餘生,都守在這裡。

“大妹子呀,伱在下麵不要太著急,原本打算早些來見你的,現在不行了。”

“大孫回來了,咱得守著他,幫著他,把這大明給治理好咯。”

“現在這朝野上下,很多人對大孫還不服氣,沒有咱的幫襯,大孫可不是很好做。”

“咱們大孫可有出息了,真就跟當年你說的那樣,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比咱都還要優秀呢。”

“等大孫把一切都掌控起來,咱就下來陪你。”

屋子裡,唯有朱元璋在,說完這些心裡話,他才緩步離開。

一行人,很快便去了孝陵東側。

那裡,便是太子朱標所在。

太子朱標,號稱古今王朝有史以來,最穩之太子,沒有之一。

諸王臣服,無有二心。

若是說朱標不死,朱棣哪有什麼謀反的可能。

長兄如父,在這些藩王弟弟中,朱標的威儀,有時候甚至比朱元璋都要來得高些。

這也是朱元璋,幾乎灌注了所有心血培養出來的接班人。

有著最為豪華的文臣武將輔佐。

也即是說,倘若朱標還在的話,藍玉淮西一係武將,亦是要服服帖帖。

比現在的朱英,更加的服帖。

藍玉和朱標的關係,更為親密。

從一開始,藍玉便就是以朱標心腹的地位存在著。

這也是為什麼藍玉於朱標在世的時候,可以在大明這般輝煌,哪怕是少許出言不遜,朱元璋也隻是一笑而過。

就算是犯了大罪,朱元璋也沒有下掉藍玉涼國公的爵位,頂多是將‘梁’改成‘涼’,以示訓誡。

後世有戲言,倘若是朱標謀反,怕朱元璋會直接準備退位詔書,甚至為兒子披上龍袍。

若是兵力不夠,還會親自派兵支援。

當然,這僅僅隻是一個戲言。

戲言的表達,正是朱元璋對於朱標濃烈的愛護。

也體會出朱元璋的期待。

像是朱標的班底,全部都是由開國元勳兼任。

李善長、徐達、常遇春等都曾任命為東宮輔佐。

這樣做朱元璋可謂是煞費苦心,意在兒子朱標提前跟開國元勳們建立起親密的私人關係,為其以後登基鋪路。

其實對於太子而言,或者說在皇帝的角度來看,這樣做對於太子的權力,是有些限製的。

因為這些人嚴格來說不是太子黨,而是朱元璋的老部下。

當然朱元璋也知道這樣做不太合適,所以特意義正言辭的解釋了一番:

“咱於東宮不彆設府僚,而以卿等兼領者,蓋軍旅未息,咱若有事於外,必太子監國。

若設府僚,卿等在內,事當啟聞。太子或聽斷不明,與卿等意見不合,卿等必調府僚導之,嫌隙易生。

又所以特置賓客、諭德等官者,欲輔成太子德性,且選名儒為之,職此故也。”

造反這戲言,也就後世說說。

真要在現世大明,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兒子造老子的反,哪有什麼其樂融融的景象。

不過對於朱標的逝世,朱元璋唯一能夠依偎的,也就隻剩下大孫了。

東陵這邊,朱元璋的手緊握大孫,一直沒有鬆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 太極神功張三豐 我,與妖為伴 三國之西涼鄙夫 命啟天元 劍宗狂魔 鳳起田園 帶著空間,躺平青石灣 七公主竟然敢狂撩高冷的閣主大人 天龍魂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