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朱元璋的原諒_大明皇長孫!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大明皇長孫! > 第393章 朱元璋的原諒

第393章 朱元璋的原諒(2 / 2)

如今整個湯家,頗有些後繼無人,自己這殘破身體,已是有心無力了。

想到這裡,湯和一臉哀傷。

朱元璋看著湯和哀傷的神情,以為是有所同感,想起現在湯家的情況,對這個曾經並肩作戰的老兄弟,又多了幾分憐憫。

“老兄弟,你那大孫如今也差不多是及冠的年紀了,伱看咱這邊,可有中意的孫女,咱們便就再結一次親家吧。”

朱元璋想了下說道。

聽到這話,湯和麵色驚喜,連忙跪下磕首:“謝陛下隆恩。”

湯和沒有想到,今日竟然還有這般意外之喜。

早些年,湯和的長女,就嫁給了十皇子朱檀。

比起朱標,朱棣,朱允炆這些人來說,十皇子朱檀的名聲很小,甚至曆史記載也不多。

然實際上,朱檀是生母是郭寧妃,從小就非常得朱元璋的寵愛。

郭寧妃先前生了兩個女兒,直到洪武三年,才有朱檀的出生,那個時候還沒有長孫朱雄英,太子朱標已然十六歲及冠,可獨擋一麵。

自然這個小兒子,朱元璋要疼愛得多。

馬皇後沒有母族親戚,後宮之中,若論母族勢力,自然是郭寧妃為第一。

她的兒子,得百般寵愛。

朱檀僅有兩個月的時候,就冊封其為魯王、賞賜封地。

從小也不負眾望,不僅是天資聰穎,且成長得風度翩翩,喜愛讀書作畫,滿腹經綸得學士誇讚。

十四歲時,朱元璋就讓湯和長女與其成婚。

成婚同年十月,朱檀和湯氏便就一同就藩山東兗州。

就藩的時候,朱元璋還特意將兗州升為兗州府,共轄有四州二十三縣,在山東六府中轄縣僅次於濟南府,也就少了兩個縣城。

隻是年幼的朱檀,並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皇宮自然有所保護,可在藩地,聽信方士讒言,癡迷煉丹,聲色犬馬,荒廢政務。

大肆揮霍勞民傷財,為方士提供各種便利,隻為能煉製出長生不老丹藥。

而在服食大量丹藥後,朱檀身體日漸衰退,且出現很多副作用。

朱檀不但沒有察覺,反而求方士秘方。

方士被逼之下,隻得出一道偏方,隻是這偏方,須以九十九童子下體為藥引,方可練成。

朱檀再是荒唐,在這件事上也不敢如此糟蹋律法。

可湯氏知曉後,救夫心切下,指派親信,抓捕男童。

大明自是重男輕女,很多男童往往是家裡傳宗接代的獨苗,這般不到兩月,事情就已經鬨到京師朱元璋那裡去了。

在明京師刑部官員前往,暗中更有錦衣衛徹查,不過短短數日,便就水落石出。

如此惡劣之事,竟是愛子所為,朱元璋大發雷霆,下旨降罪,以正朝綱。

隻是郭寧妃哭訴求情,又念在朱檀也是受奸人迷惑一時糊塗,朱元璋心軟之下,便就處以髡刑。

髡刑其實就是將犯罪之人的頭發剃光,侮辱的性質更大。

當然,作為十皇子,更是藩王,自然不會全部剃光,差不多也就是割發代首的意思。

但湯氏可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即便她的父親是湯和。

最終因過於惡劣,且為主謀,便處以淩遲之刑。

朱檀長期服食丹藥,早就毒素入骨,藥石無用。

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年僅二十歲的朱檀薨逝。

雖說死得荒唐,但終究是郭寧妃唯一的兒子,這個時候的郭寧妃年歲已大,再無生育能力,懇求之下,以皇室最高標準厚葬。

朱檀生前酷愛琴棋書畫、文墨紙硯,郭寧妃便尋來宋代名琴,千古琴譜,昂貴名畫、古書滿筐為陪葬品。

朱元璋則令能工巧匠,打造九龍王冕。

而湯和這邊,哪怕是信任的老兄弟,因湯氏之故,也再無結親可能。

更因為郭寧妃有所怨恨,雖未明言,關係自越發淡薄。

朱檀得寵不驕,和眾兄弟關係不錯,這也就導致即便是朱棣奪得皇位後,湯和後人也不好過。

湯和次女嫁與開國功臣德慶侯廖永忠之子廖權。

生下廖鏞、廖鉞二字。

而兩人之師,正是方孝孺。

就因方孝孺那句:你便誅我十族又如何,便就牽連到湯和次女身上。

曾經的國公之女,不僅兒子被殺,就連自己也被罰入教坊司為奴。

便就這些因素導致,在此後湯家,雖有子嗣,卻猶如被遺忘一般,再無人繼承爵位。

信國公一世一代而終。

英宗年間,湯和玄孫湯傑請求繼承爵位,朱祁鎮以信國公已四十年無人繼承為由,將湯家除爵。

直到碰到寬厚仁慈的明孝宗朱佑樘,多方運作之下,五世孫湯紹宗,於嘉靖十一年續封靈璧侯,允許世襲。

五代之後,於南明降清。

湯和的驚喜,並非是結親之事,而是意味著陛下那句再結親家,說明曾經的恩怨便就算作過去了。

即便是郭寧妃那邊,也算是給了湯家彌補的機會。

畢竟從出發點來說,長女湯氏行為雖惡,可也算對夫忠誠。

“起來吧,這地涼,莫要再傷了身體。”

“曾經的那些荒唐往事,過去了便就過去了。”

朱元璋看著不斷在地上磕頭的湯和,伸手扶起說道。

此時抬頭的湯和,已然是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朱英朝著郭忠使了個眼色,郭忠立馬拿來絹帕。

湯和擦拭之後,作揖道:“老臣失禮了。”

朱元璋拍了拍湯和肩膀,想起這位老兄弟對自己的提拔之恩,而後數十年征戰,落下滿身病根,僅僅比自己大兩歲,便已是風燭殘年。

不由歎道:“早些養好身子,咱還盼著你多活幾年呐。”

老爺子和湯和走後。

看著這一切的朱英,有些感傷。

不過很快重拾心情。

如今有了老爺子的首肯,那麼接下來對於整個大明的建設,完全可以大刀闊斧起來。

隨著番薯等高產作物的播種,水泥的出現。

工業的種子,已然埋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陰兵借道之輪回 武俠:我那該死的江湖女人緣 末世:建立紅警基地,囤物資百萬 重生的我隻想當學霸 燈滅:第一夜【九尾神狐】 下副本的工資能提現 雙生花的妖嬈人生 你是我的一往情深 星鐵:楊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誤會 夏天初遇的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