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老朱的長遠布局_大明皇長孫!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大明皇長孫! > 第570章 老朱的長遠布局

第570章 老朱的長遠布局(2 / 2)

半晌,齊泰帶著幾分不可置信的語氣問道:“您是.歐安民歐禦史?”

歐安民笑嗬嗬的說道:“沒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還有人認得老夫。”

這句話說完。

大明這邊半數大臣頓時麵色有了幾分變化。

歐安民是蒙元時期,禦史台禦史大夫,從三品的官職。

禦史台可謂是蒙元時期,最高監察機關。

其主要負責人,便就是禦史大夫。

聽上去好像並不是很高,實則要知道,於蒙元時期,漢人的官職是有著很大的限製,即便是有再高的才學,再好的政績,也很難說升得上去。

正一品到正三品這裡頭,幾乎鮮有漢人的身影。

而歐安民,自然是個中翹楚,不然也沒有可能說做到禦史大夫這個級彆。

歐安民的名聲,其實算是不錯的,在處理很多事情上,對於漢人蒙人相對比較公平。

加上本身就是儒家圈子裡的出名人物,所以知名度很高。

隻是在蒙元潰敗之後,就沒有了他的消息,先前藍玉和朱棣對於蒙元的俘虜,歐安民也沒出現在裡麵。

沒曾想這次談判,竟然出現了。

齊泰歎息一聲,恭敬作揖之後,這才開口說道;“當初大明初立,陛下遍尋天下人才,共同治理大明。”

“吾當時雖年幼,卻依然記得那人才之名目上,歐禦史極為靠前。”

“然而便是宗族親友,也無人得知歐禦史之蹤跡,最後也隻能是不了了之。”

“今日看到歐禦史精神矍鑠,吾深感欣慰。”

“隻是心中疑惑,為何當初歐禦史不肯入大明共事,是有何等難言之隱嗎?”

歐安名的名聲,可是比之現在翰林院的劉三吾,還要來得更為厲害。

畢竟當初在蒙元那般情況下,歐安民依舊可以做到公平公正,為漢人謀取福利,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自己從政的能力。

這樣的人才對於最初成立的大明來說,是極為渴求的。

尤其是作為禦史大夫。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更是相當之重要。

如果當初歐安民效忠大明,到現在至少也是個都察院都禦史,正二品。

歐安民聞言,輕輕一笑,看了看大明這邊大臣們一眼後,這才平靜的說道:“哪有什麼難言之隱,不過是前朝舊臣,又何必再忠新朝呢。”

“老夫年歲也大了,心思比較直接,不想做那服侍兩朝之人。”

“曾經年少,吃的是元朝的飯,讀的是元朝的書,當的也是元朝的官。”

“不管彆人是如何看的吧,反正老夫這年歲也大了,半截身子入了土,沒必要再去想那麼多了。”

這一番話,很清楚的表明了歐安民的想法。

簡單點說,就是他的心思,還是在於蒙元。

從其稱呼上,便就可以看出一二,隻有真正心慕蒙元之人,才會按照曾經的稱呼為元朝。

這樣的情況,其實就現在而言,並不屬於特例。

蒙元自建立起,一共存續了九十七年,也就是常言的胡無百年之國運。

按說蒙元是典型的異族統治,滅亡之後,長期被壓抑在社會底層的漢人,應該是

“翻身農奴把歌唱”“載歌載舞謝朱明”。

但實際情況卻少許有些出入。

元末潮州路總管王翰,是個純正血統百分百的漢人,可是在國破家亡之後,懷著“報國每慚孫武策,匡時空草賈生書”的悲憤之情四處逃亡,最後甚至寧肯自殺也不事二主,投效大明。

留下了“寸刃在手顧不惜,一死了卻君親恩”的詩篇。

這和現在的歐安民有些相似,畢竟出生在元朝,吃老元家的飯長大,有著感恩念德的心也算是正常。

可是元代詩人戴良,卻是個的徹頭徹尾貧下中農,即便是有這讀書的能力,然家裡頭可算不得富裕。

蒙元滅亡後,也對大元朝念念不忘:“風塵澒洞遺黎老,草木凋傷故國秋。”

後來朱元璋找他出山做官,這哥們不從,居然死在獄中。

類似的詩人還有王逢。

對於朱元璋,一直稱呼為南朝天子,其下意識就是竊取了元朝之人。

洪武七年的時候,買的裡八剌,也就是元順帝嫡孫,被朱元璋冊封‘崇禮候’,而後被遣返蒙古,也就是北元時。

王逢還特意作詩:“火流南鬥紫垣虛,芳草王孫思愴如。”

買的裡八剌是洪武二年,李文忠攻陷應昌時抓到的,也正是因為這個關係,所以李文忠才得以冊封公爵。

這才有了今日的曹國公李景隆。

而這曾經的買的裡八剌,便就是現在的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也稱作額勒伯克可汗。

蒙古人的名字,向來是比較多,這是各類翻譯的緣故。

殺人如麻,剝皮充草的老朱,當然不是這麼好心。

洪武二年的額勒伯克隻有七歲,朱元璋封了侯爵,賜給宅第,還安排儒家名士教其學問。

到洪武七年遣返的時候,其已經在大明生活了五年。

從七歲到十二歲這個年紀,正是建立三觀的年紀,而額勒伯克一直都在大明生活,顯然受到很大的影響。

加上五年的循循教導,也體現出了朱元璋的想法。

額勒伯克走的時候,不僅是安排了厚禮,還特意選擇了兩個蒙元宦官,鹹禮、袁不花枯木兒護送。

走的時候,朱元璋對其說道:“爾本元君子孫,國亡就俘。曩即欲遣爾歸,以爾年幼,道裡遼遠,恐不能達。今既長成,咱不忍令爾久客於此,故特遣歸,見爾父母親戚,遂骨肉之愛。”

又對兩個宦官交代:“此是故元之嗣也,不幸至此,長途跋涉,爾善視之。”

不同於絕人後代的司馬懿,朱元璋這也是顯示出自己作為大一統君王,庶不絕元之祀的寬宏大度。

也同時能夠讓其回到北元之後,能夠有所影響。

他日因,今日果。

這也是為什麼朱棣在被俘虜之後,還是同樣的享受到了王爺的待遇,甚至是高得有些過分的緣由所在。

否則曾經就藩北平王府,長期跟北元打仗,殺了不知道多少蒙古人的燕王朱棣,哪裡會有現在這麼好的處境。

說到底,還是做老子的朱元璋曾經布下的局。

這個事情,其實朱英也是知道的。

在對付北元,最早實行禁運條例的時候,朱元璋當然會將這裡頭的關係告訴。

也就是說,在最開始的時候,朱英就非常的清楚,假若朱棣被俘虜的話,身家性命會得到很好的保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洪荒我成了先天神聖 玄學老祖的擺爛人生 時間穿越來到你走過的道路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萌萌小羊 在鄉村愛情當村支書 再生人類生存法則 末世廢土?不,那是我的菜園子 外賣小哥:算命的說我黃袍加身 滿級小孩哥,開局脫口秀爆火全網 穿進八零嬌妻文,我給冤種當繼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