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自古以來,就一直受到中原王朝的冊封。
如果不是這裡地域太過於遼闊,還特彆荒蕪的話,早就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疆域之中了。
大明對西域的軍事行動,給了整個西域很大的震撼。
雖然說很多上層的貴族知曉中原現在很強大,但是這種強大是沒有辦法說出口的,也不知道怎麼去說。
反正在西域生活的人看來,中原王朝一直都很厲害。
畢竟是曾經的絲綢之路,很多有些底蘊的國家,國庫裡還是有些壓箱底的東西。
帖木兒騎兵瘋狂劫掠,卻又給明軍做了嫁衣。
五千騎兵,已然是在整個西域縱橫無敵。
輕騎兵在麵對具裝騎兵下,除了能夠跑得快一點,沒有其他任何優勢。
殘餘的帖木兒騎兵果斷放棄西域,直接朝著吐蕃去跟大部隊彙合。
沒有火炮,麵對明軍騎兵簡直就是被屠殺的對象。
半月之後,關於西域的情報,已經送入到大明京師。
大明皇宮中。
朱元璋把大孫叫來。
“咱還以為這帖木兒多厲害,完全是不堪一擊,咱大明的騎兵掃蕩整個西域,一個將士都沒丟失。”
朱元璋哈哈大笑的說道。
零傷亡的戰損比,這在任何朝代中都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而帖木兒騎兵也是享譽盛名,卻被輕鬆碾壓。
朱英笑道:“咱們現在生產的千鍛鋼,箭矢火銃不能破,況且現在的帖木兒騎兵,多數還是以弓箭為主。”
“這要是還能被斬殺,那就太無能了。”
作為經過長期操練的騎兵隊伍,自然不可能犯下什麼低級錯誤。
朱元璋有些感歎道:“就是這西域,實在是太過於荒蕪,即便是並入到咱大明中來,也沒有多大意義。”
就現在來說,整個西域因為帖木兒騎兵的關係,已經是亂作一團糟了。
現在明軍騎兵下場梳理局勢,趕走了帖木兒騎兵,隻是現在怎麼來處理西域,又成了一個問題。
很明顯,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其他的臣子們,都不是很想搭理西域。
現在的西域太窮了,並入到大明,不僅沒有半分好處,反而是增加大明的負擔。
朱英則道:“西域雖窮,但地域遼闊,這麼大的區域,自古也無多大的王朝,除開人口外,或是可以去勘探是否有其他資源,比如石炭這些。”
“那邊是遠了點,但是隻要造一條自大明通向西域的火車,這些距離就沒多大關係了。”
“常規來說,人口少的地方,一般都有許多礦藏,也許隻是沒有發現罷了。”
朱英對於後世西域沒多大的印象,但礦藏這種東西,應該是有不少的。
至於具體位置,那就沒辦法記住了,到時候讓人再去找就是了。
目前來說,先納入到統治範圍再說。
朱元璋想了想道:“既然大孫覺得有用,那就先納入到大明中來吧,隻是這遷徙百姓過去,可能就有些麻煩了,那等蠻荒之地,怕是百姓都不願意過去。”
朱英說道:“不一定要遷徙百姓,我們可以在西域設立鎮守軍,三五年輪值一次即可,地方官府就讓當地土司來做,隻要遵從我大明律法即可。”
“在西域,現在主要使用的是突厥語,這樣不利於我大明的教化,到時候多建立一些漢學堂,讓所有的西域土著都要學習漢語,使用漢字。”
“當突厥語在西域消失,所有人都在講漢語的時候,那西域自然就是大明了。”
朱元璋聞言點點頭:“就按大孫這個法子吧,不過火車還是要先造通向九邊的,而後再考慮西域。”
“西域這邊帖木兒的軍隊吃了敗仗,肯定想要從咱們身上找回來,他們則必然會同意跟北元聯合。”
“或許下一步,就是攻打咱們的烏斯藏都司城了。”
朱元璋分析著說道。
朱英也想到了這點:“尚且有七八萬的北元騎兵還停留在烏斯藏都司附近,想來他們會以為掎角之勢,同時進攻烏斯藏都司城。”
朱元璋點頭道:“既如此,那就傳令兵部,調二十萬兵支援烏斯藏都司城,也好將其一舉擊潰。”
“北元既有動作,九邊也該是動一動了。”
就像是朱元璋和朱英猜測的那樣。
留在烏斯藏都司城附近的北元騎兵,收到了來自於北元朝廷的命令。
聯合帖木兒軍隊立即對烏斯藏都司城展開進攻。
到了這一刻,原本草原跟中原的友好,是徹底的破裂了。
首先就是邊境的集市立即被停止。
任何貨物都禁止運送去到草原。
尤其像是玉米這樣的精飼料,如果膽敢私自運輸,直接就是殺頭的大罪。
這對於在邊境的商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其實說最慘的,還是那些普通的牧民。
因為已經是初冬了,他們需要儲備大量的糧食來過冬,可現在大明關閉了貿易運輸,這意味著許多牧民在這個冬天就難過了。
烏斯藏都司城外西側兩百裡。
數十萬的軍隊集結過來,這是帖木兒大軍隊伍。
在北側,還有將近八萬北元騎兵。
烏斯藏都司城並不大,也不可能據城而守。
徐輝祖的大軍紮營之地是在烏斯藏都司城外十裡地界。
“國公,那北元騎兵,果然是背棄我大明,跟帖木兒騎兵攪合在一起去了。”
聽到屬下的彙報,徐輝祖輕輕點頭,問道:“穎國公來了嗎。”
屬下回道:“消息已經傳入城中,應該是快到了。”
徐輝祖召集諸將,當即去到軍營外迎接。
從地位上說,徐輝祖也是國公之位,可在傅友德的麵前,他隻能是小輩。
營帳外,傅友德一行人從都司城趕來。
“拜見穎國公。”
徐輝祖的姿態很低。
傅友德看到徐輝祖哈哈大笑,下馬過去拍了拍徐輝祖的肩膀:“你我叔侄,何必要這些客套,不要搞這些虛禮了,進去聊。”
傅友德早年一直都是徐達麾下,曾經北伐,亦或是北征大漠,都是隨著徐達一起。
對於徐輝祖這徐達長子,傅友德當然很是熟悉。
“有世叔在此鎮守,小侄心裡就安穩多了。”
大帳內,徐輝祖笑著說道。
這也是實在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