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ass=”ntentadv”傅友德再問:“輕騎約多少,重騎又約多少。”
探馬道:“皆是輕騎,未見重騎。”
傅友德傳令道:“再探。”
探馬不敢不從,抱拳作揖:“遵命。”
徐輝祖等將軍很是不解,傅友德見此解釋道:“這帖木兒對於北元,要麼不援助,要麼便是大軍援助,北元尚且有騎兵八萬,這帖木兒曾與之對戰過,當然也知曉其戰力,派個五千騎毫無意義。”
“帖木兒軍與北元之間的利益在於我大明,這帖木兒軍向來狡猾,且在西域已然領教過我明軍威武,則必然不會大意。”
“既探之兵力五六千,還未見重甲,可見這隻不過是帖木兒軍小股兵力,其中尚且有更多兵力在其他的路線,倘若我軍冒然阻擊,指不定還要入了他的圈套。”
“我明軍騎兵具著重甲,比之馬力自當差了少許,想要殲滅帖木兒援救,則隻能以合圍之勢,若在合圍之外還有兵力,則我軍將腹背受敵,即便能夠依仗軍備精良而勝,也是慘勝而非大勝。”
眾將軍聞言,這才恍惚。
而沒過多久,又有探馬來報,也發現了帖木兒的敵軍。
短短片刻,傅友德散步出去的探馬,就報出了七八個地方。
傅友德聽聞後,隨即命人拿來吐蕃地圖。
吐蕃地形平坦,但也有不少山脈阻隔。
傅友德等人根據現在所發現的帖木兒軍隊地區,開始推測可能行進的主體路線。
主體路線指的是帖木兒軍雖然分散,也肯定也按照一定的路線前行,他們會在抵達北元大營前進行一個集合。
否則一直散開,指不定有不少的騎兵都要迷路了。
傅友德看完地圖後,目光轉向徐輝祖,很明顯是帶著考校的意思。
對於這個後輩,傅友德很是欣賞。
他們這一代人都老了,而未來的大明,是年輕人的天下。
作為徐達長子,傅友德相信徐輝祖能夠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複。
徐輝祖微微沉吟,隨即指向地圖上說道:“此多地平坦,即便能夠探查到其行軍路線,也不方便我軍阻擊,因此必須是選一峽穀之地,前後圍堵才能令其大敗。”
“適合此地形之處有三,帖木兒軍皆有可能從中經過。”
徐輝祖指著地圖上三個地方說道。
傅友德問:“那你覺得應該是在何處設伏。”
徐輝祖想了想,指向了其中一處道:“北側之路太遠,想要從這裡而過,帖木兒軍須多跑百裡之地,他們尚且不知我方與北元情況,自然要保存體力方可,大致是不會選此路。”
“南側之路太近,雖說用時最快,但太過於靠近我軍大營,依照對方行軍小心來看,選這條路的可能性有,但不高。”
“唯有中側之路,遠近剛好,且峽穀短暫,能夠快速通過,即便有伏兵也能察覺不至於損失過大,因此我認為中路的可能最大。”
聽著這番分析,眾多將軍紛紛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傅友德讚許的點點頭:“帖木兒軍確走中路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可忽視南路,南,中二路相差不過三十裡地,除開騎兵設伏中路之外,亦可步兵鎮守南路,如若對方膽大,則有步兵拖延,中路騎兵亦可迅速回援。”
“北路也不可放過,我等對於帖木兒之將並不熟悉,倘若遇上小心謹慎的將領,寧可多花一些時間也要走安全路線,也並非沒有可能。”
“北路遙遠,探馬彙報及時,我軍也可快速回轉,乃至於第四處北元營前伏擊。”
“如此不管帖木兒軍如何選擇,自當不可避開與我軍交戰。”
這一番話,頓時讓徐輝祖心悅臣服。
說出來感覺簡單,可真正在麵對戰爭的時候,就不會容易的想到這些。
傅友德能夠有如此周密的安排,完全是來源於大大小小的數十年征戰。
早期的傅友德,哪裡會有這麼多的謀略,不過是吃虧吃多了,經驗就變得豐富了。
其實在傅友德的心裡,還有一個計策。
那就是偽裝北元大營,對帖木兒支援的軍隊進行守株待兔,這也是個很不錯的法子。
不過稍微考慮一番後,傅友德放棄了這個想法。
首先北元大營所在之地地形開闊,一旦被察覺,對方輕騎兵有些追不上。
其二傅友德想在阻擊的同時,對帖木兒大營發起攻擊,這個時候的帖木兒大軍派出了大量騎兵,其本身的實力自然就削弱了。
在攻打帖木兒大營的同時,即便是阻擊不成,也能夠圍點打援,為此創造出更多的戰機。
敵軍的弱點,更多時候不是自己流露出來,而是雙方主將博弈之間,迫使對方露出弱點。
這次的機會很重要,因為如果讓帖木兒大軍得到了北元已經潰敗的消息,那麼對方肯定又再次跑路,這樣的拉鋸戰對於大明,吐蕃,都會變得非常麻煩。
倘若能一擊而潰,則吐蕃定矣。
這邊在商議完計策後,隨即傅友德就讓萬騎出發,留五千騎兵鎮守本營。
一萬大明鐵騎,即便對方有三四萬的兵力,也足夠大勝了。
除開一萬騎兵外,另外還有兩萬步兵拉著火炮過去。
步兵的主要作用,是類似於趕羊。
把對方趕到騎兵既定的路線去。
就在大軍出動後,傅友德隨即下令大軍開拔,直逼帖木兒大營。
北元大軍潰敗,已經不需要去擔心烏斯藏都司城了,僅僅是帖木兒大軍,幾乎不可能攻破都司城。
即便烏斯藏都司城的城牆低矮,沒有了北元牽製,傅友德也能很快回援。
徐輝祖這裡可是有著三十萬的兵力,加上大量的火繩槍,火炮,完全不怕跟帖木兒大軍的正麵對抗。
就像是徐輝祖猜測的那樣,烏思那選擇了中路。
烏思那還是很小心的,先行派遣了百騎探路,確定沒發現危險後,這才總體前進。
然而就在大軍過半之際,山體後早就準備好的明軍騎兵,直接就對烏思那夾擊而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