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秦克的團隊隻是從理論上驗證了這個“放射性元素無害化”實驗方案的可行性而已,具體到操作層麵還有很多細微的不確定性,尤其是整個實驗涉及到不同頻率的強弱激光照射,切換需要精確到毫秒級彆,能量密度需要精確到0.1j2。
這使得實驗還原的精度、準確度等都會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實驗的結果。
所以當時拜托清木的紀興明院士和燕大的杜鑒章院士進行實驗後,秦克還想過自己親自旁觀並跟進實驗,以求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理想的實驗結果。
不過因為考慮到實驗有一定的放射性危險,紀、杜兩位院士堅決不讓秦克和寧青筠接近實驗室,秦克隻能惋惜地放棄這個打算,這才有了後續返回遠州“度假”的行程。
此刻聽著紀興明院士那尤帶著不敢置信語氣的激動話語,秦克也精神一振:“紀院士,你的實驗報告呢?弄出來了就馬上發我一份。”
“我的助手們還在整理所有實驗流程和數據,詳細的報告要晚上才能出來,出來後我會第一時間發給您和寧院士。接下來隻有我們驗證這個實驗的可重複性,就可以宣布正式‘放射性元素無害化’問題已得到徹底的解決!”紀興明院士那的聲音興奮得根本就不像是四五十歲的人。
事實上紀興明院士現在確實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
銫137是裂變產生的最重要的放射性銫同位素,其半衰期約需30年,完全消失則長達3百年。由於具有放射毒性,一旦環境中的銫137被人體吸收,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在核爆炸或者核事故所致的環境汙染檢測中,銫137是重點檢測的放射性元素之一。
而現在,那塊不過指甲大小、在實驗前還能檢測到強烈到β輻射和γ輻射的銫137金屬,此刻就在手心裡就安全地放在他的手心裡。
嚴格按著實驗經過數十種特殊激光照射處理後,這塊銫137金屬竟真的不再衰變,也沒變為銫135、銫134!
這簡直顛覆了紀興明院士過往有關放射性元素的理論體係,要知道放射性元素的核不穩定,為了達到穩定狀態,放射性元素的核會通過不同方式釋放能量或者粒子,從而轉變成其他核或同位素,這就是衰變。
衰變是一種隨機事件,任何一種放射性元素都可能在下一秒就發生衰變,也可能在10億年以後才衰變,至於半衰期,其所描述的隻是一種概率。
現在銫137金屬居然處於穩定狀態,顯然沒有發射出β粒子及正電子,質子並沒轉化為中子,中子也沒有轉化為質子。是因為它的核獲得某些能量或者失去某些能量變得穩定了?還是半衰期的概率變得無限小?
雖然親自做過上百次實驗了,但紀興明院士依然未沒能弄明白為何通過這樣的實驗就能達成如此不可思議的結果,更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但不明白不要緊,事實勝於雄辯!
“放射性元素無害化”這個似乎不可能做到的實驗,真的在他手裡成功了!
作為一個科研人員,又有什麼比親眼見證一個將可能會影響到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實驗的成功更值得高興的?更彆說這個實驗還是他親自帶隊完成的!哪怕實驗方案不是出自他的手,但作為實驗人員,他的名字足以永久載入史冊!
“秦院士,你們給的實驗方案非常完美,我們之前失敗了差不多一百次,都是因為部分細節無法完全準確地執行你們的實驗方案,這次我們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每個細節都達到了完美,結果實驗就成功了!”
紀興明院士又絮絮叨叨了好一會才結束了通話,他還要繼續觀察手裡的銫137金屬,並對整個實驗進行複盤。
寧青筠就坐在秦克旁邊,聽得清清楚楚,眸子裡也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紀院士那邊‘將衰變概率降低到無限小’的實驗成功了呢!”
“是啊,不知道杜院士那邊‘將衰變概率提升到100’的實驗進展如何了。”秦克想了想,還是決定打個電話給燕大的杜鑒章院士。
實驗方案其實是分為兩部分的,一個是降低衰變的概率,一個是提升衰變的概率,都是改變半衰期。
其實紀興明院士沒法子理解,是因為他的學術水平很強,有很強的思維慣性,沒法子輕易實現認知的“革新”。
這也不難理解,自從牛頓研究出重力乃至萬有引力後,地球上的物體具有重力就成為了常識,就像“水往低處流”,人們認為萬有引力是不變的真理、宇宙的真諦,萬有引力公式可以解釋所有天體的運動軌跡。
但隨著觀測發現水星的公轉周期和萬有引力的計算出來的公轉周期不符、以及“黑洞”的發現,使得被認為“可以解釋世間萬物運作的萬有引力”被拉下了神壇。
隨後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他認為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柔軟的,可以拉長壓扁;他認為重力和時間是對等的,速度越快就相當於重力越大,時間就會越慢,他還解釋了地球繞著太陽轉根本就不是“萬有引力”的緣故,而是因為有質量的東西會將空間壓彎,靠近這個有質量的東西的東西就會進入一個斜麵,圍著它開始轉。
儘管愛因斯坦的理論可以解釋很多萬有引力無法解釋的現象,但直到2015年第一次檢測到了來自於13億光年之外的一個重力波——這個重力波是兩個黑洞相撞產生的,才證明了愛因斯坦的預言,說明空間真的是柔軟,它是能夠波動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由此正式登上神壇,成為了新的真理。
至此,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才迎來了“革新”,時間跨度超過400年。
不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同樣有缺漏,它解釋不了奇異點——奇異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的東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無法計算無限大的東西,也就無法解釋黑洞。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快,這些“真理”被推下神壇的時間也會越來越短。….
有點扯遠了。
秦克其實是從時空維度的角度來解決衰變概率的問題的,比如將衰變向更多維度發散,使得發生在當前維度的概率變得無限小。這是從“重力波”裡脫胎出來的理論。重力是超強的力,光會被黑洞吸住,重力波卻能從黑洞中傳出來,黑洞都無法將之留住。但重力又是最弱的力,隻有質量對比非常懸殊時才能感受到,比如人類可以感受到腳下星球的重力,而人類的重力則隻能吸住小到肉眼無法分辨的灰塵微粒。
其根源就在於,重力是四大基礎力中唯一可以穿透維度的力,由於它在各個維度之間都起作用,所以它被分散,所以在我們的這個維度感到的重力就非常的小。秦克采用的是類似的方式,但這個理論太過超越當前的“認知”,紀興明院士沒法子更理解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