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工作過程看似截然不同,但最後殊途同歸。
基因表達分析是用來評估植物基因組序列中的基因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或者是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表達級彆。
可以運用差異表達分析、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等方法來幫助他們深入了解植物基因的功能和在它們在生長發育和環境響應中的作用機製。
處理基因測序信息數據的工作實際上是屬於生物信息學的範疇。
其實目前生物信息學能夠逐漸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隨著陸時羨所學所知的加深,他已經越來越能體會到萬事萬物都是互相聯係的這句話。
也就是所謂的觸類旁通,他能夠運用哲學觀念來思考來解釋。
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
自從進入計算機時代,人們獲取數據的速度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但顯然,數據並不等於信息。b、genbank和ddbj的數據每天都以指數式的數量來統計。而一方麵是自然科學、生理學、醫學等領域新知識產生的匱乏。
人們對新知識新信息產生緩慢落後的不滿和飛速增長的數據速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主要矛盾。
矛盾推動著事物的產生與發展,於是生物信息學在這種背景下產生並發展。
它的幾個主要工作恰好對應著剛剛他所說的幾個步驟。
序列比對和序列分析一個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符號序列進行相似性比較,一個是獲知對應的基因和基因調控序列或對基因組中的基因和基因調控序列進行自動識彆。
功能基因組的任務是進行基因組功能注釋,了解基因的功能,認識基因與疾病的關係,掌握基因的產物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至於蛋白質結構預測則是生物信息學的重要應用,弄清蛋白質結構對於研究蛋白質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發展的比較快的應用是藥物設計,即運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和手段對藥物靶標基因進行發現和驗證。
所以現在的生物學家,可以不會運用生物信息學方法,但他們絕對不能不懂生物信息學手段。
現在隨著學科的邊界不斷泛化,沒有人能夠全知全能。
陸時羨其實一直認為,一個研究團隊應當配置有主修生物信息學的人才。
當然,這是條件允許的情況,他還不具備這樣奢侈的條件。
現在的處境就是,一個人他都恨不得扳成兩個人用。
接下來的幾天,所有人都沉浸在圖譜和數字的世界。
而他們也終於收到了來自階段性成果報告的組會。
關於這次組會,陸時羨並不慌,因為他們的任務早已經完成。
就是讓鮑勃幾人有些不忿的是辛苦完成的數據要轉交給菲斯的小團隊。
陸時羨倒是一如既往地淡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