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通過各種手段爬牆到外網,搜集關於陸時羨的信息。
於是,他獲得霍維茨獎的消息,毫無疑問地被傳回了國內,並立刻引起了新一輪的熱議。
“(讚讚讚)大佬流弊!原諒言語匱乏的我隻能喊上三個六了。”
“不是說要獲得諾貝爾獎嗎?怎麼現在變成了什麼霍維茨獎,名字這麼長,都沒聽說,不會是野雞獎吧?”
“鑒定完畢,樓上一眼為純純的鼠鼠,眼睛隻能看到一寸。科普一下,霍維茨獎在生物領域是僅次於諾獎的重量級獎項,而且被譽為最有含金量的諾貝爾風向標獎。”
“(哭唧唧)真的淚目了,陸神進入耶魯大學當大牛,而我還在實驗室當牛馬,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那些說陸神隻是名副其實的人站出來,讓我康康國內能有多少專家教授能夠獲得這個獎項。”
“《重生之我在新世紀拿諾獎》,這難道就是重生爽文男主嗎?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叭!”
很快,關於新聞的評論就累計到了999+,就連這些新奇的評論也都具有極高的點讚量。
特彆是最後一條評論,陸時羨都忍不住手滑點了一個讚。
還好經過上次楊一航的提醒,陸時羨也注冊了一個圍脖號,隻不過沒有認證,屬於誰都認不出來的那種。
時間進入十月。
截至到目前,陸時羨依然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斯德哥爾摩的電話。
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陸時羨也對自己獲獎不抱太大希望,因為對手實在太強大。
他是清楚未來三年內的所有諾貝爾獎結果的,如果自己能夠獲獎,那麼自己成果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一定是能夠壓過原主的。
但2017年很懸很懸,而現在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
很快,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布典禮在斯德哥爾摩召開,典瑞皇家科學院宣布了2017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
他們來自洛桑大學科學家的雅克·迪波什、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約阿基姆·弗蘭克以及劍橋大學科學家理查德·亨德森。
這個結果非常出人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
為什麼稱呼為科學家,是因為他們都是物理學家。
沒錯,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頒發給了三個物理學家,用來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能夠以很高的分辨率確定了溶液裡生物分子的結構,為細菌與真核生物的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了重要貢獻。
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物理學家,以獎勵他們在生物學方麵的貢獻。
這個結果再一次驗證了理綜獎的名不虛傳。
甚至連三位獲獎者本人都在現場表示出乎意料、難以置信、不知所措。
但他們也確實是實至名歸,過去的生物化學領域的成像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一片空白,原因就是現有的技術很難對生命的分子機製進行圖像化的描述。
但現在,冷凍電子顯微技術改變了一切,人類至此能夠從化學角度去了解生命的構成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