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兩位審稿人的意見,您的論文符合我刊收錄的相關要求,但對您的論文中的內容提出了以下幾點問題,請您在修繕後重新投遞到我刊郵箱。”
看到這裡,陸時羨猛地鬆了一口氣,隨後是巨大的驚喜湧上心間。
小修!
不會吧?!
還真能成?!!
至於下麵提出來的問題,隻要能過稿,陸時羨表示那都不是事。
他連忙看向第一個問題:關於您的論文內容,對於“稻蝦共養”模式,還有許多內容尚待挖掘,建議您的論文標題改為初步探討。
陸時羨:(?_?)
好吧,初步就初步,誰叫你是核心呢?
陸時羨再看向第二個問題:論文的第一部分中的數據處理分析過於簡潔,建議增加計算檢驗內容。
這個他也能理解,其實以他的假設,隻需要t檢驗顯著就可以證明了。
既然審稿人還要他增加其他檢驗,這個加就是了唄。
第三個問題是跟前麵有聯係的,因為檢驗內容少了,自然討論的內容也不多,所以給他的意見是增加討論內容。
第四個問題,計算經濟效益時,成本未包含機械、蝦飼料、水稻和克氏原螯蝦所用農藥、改底、改水等成本,不夠嚴謹。另外水稻和龍蝦產值數據存疑。
陸時羨:......
果然還是太嚴謹了。
這審稿人真的是火眼金睛啊。
不過有部分缺少的成本他是真的弄不出來了,這個他是真沒辦法,不可能計算的那麼精確的。
至於水稻和龍蝦的產值,他有些明白了。
水稻產值是按照收割下來的稻穀稱重取得的,難免存在誤差。
至於小龍蝦完全是因為他雖然有設置圍欄防止小龍蝦到處亂爬,影響數據的準確性。
但是小龍蝦挖洞畏罪潛逃,他這個條件是真控製不了啊。
終於到了第五個問題:建議增加參考文獻引用量。
看到這個問題,陸時羨頓時連連叫屈。
這個真不是他引用少了,而是有關稻蝦共養的論文一隻手都數的過來。
現在他隻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像錢老一樣,霸氣地直接在論文上寫:本文不必參考任何文獻,我就是文獻。
哈哈,似乎又在做夢了。
還是老老實實先把眼前這五個窟窿補完再說吧。
說實話,改論文是比較痛苦的,因為你很難一次性就將對方的要求全部滿足。
更何況,他還不是直接和審稿人進行的交流,而是通過編輯部這個傳聲筒,雙向交流的。
一來二去,平白消耗了漫長的時間。
這個過程甚至比他寫論文的時間還要耗的久遠,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十天後,第一次修改的稿子被駁回,這次的審稿意見還有三個問題存在。
二十天後,第二次修改的稿子被退回,又給出了兩條建議。
一個月之後,隻有一條建議,還是之前的老毛病,龍蝦產值數據存疑。
陸時羨要瘋了!
他真的弄不準龍蝦產值數據,這個本來就有誤差的,好不好???
苦苦思考對策無果後,陸時羨原樣將論文發了回去。
隻是他在末尾加了一句備注:該數據的誤差是偶然性誤差,並非係統性誤差。
如果再有問題,那就是到了筆者肚子裡麵去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