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大一的吧?”旁邊一個男生抓住機會熱情地向她介紹。
“陸神都不認識?”
“在校兩年就有兩篇sci,在《自然》係列期刊發表論文的牛人。”
“上個學期才拿到本科生特等獎學金。”
看著學妹眼裡立即迸發出崇拜的眼神,男生加大攻勢道:“有機會咱們可以加個聯係方式交流交流。”
學妹渾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穿製服的樣子好帥。”
“咦,學長你剛剛說什麼?”
某男生忽然覺得有些心塞。
陸時羨則是絲毫不知道因為自己發生的趣事。
他的目的地隻有一個。
走進大會議室,一眼望去。
裡麵的答辯現場已經布置完畢。
第一排的座位被擺成一長排。
座位上坐著陸時羨從未見過的三位答辯老師。
不過,還好席卡上表明了他們的身份。
從左到右分彆是:華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水木大學教授,燕偉清。
華國植物學會副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基金會獲得者、華國農業大學教授,彭達山。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燕京大學副校長、康永健。
陸時羨開始深呼吸,這個陣容有點嚇人啊。
但他很快以連院士都沒有的理由進行自我心理安慰。
果不其然,心理調適之後,他的情緒已經淡定了許多。
他走到講台上的電腦旁,先插上u盤。
很快,ppt的第一頁顯現出來。
《不同濃度下,生長素極性運輸對幾種主要作物生長發育的研究》。
但這隻是準備工作。
本科論文答辯的第一個環節是答辯人進行自我介紹。
此時,重新淡定下來的他表示這都是小場麵。
元培學院為了此次畢業答辯可謂是煞費心思。
康永健之前是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主要研究領域和陸時羨這篇論文有所交集,後來才成為副校長。
與陸時羨接觸不多,自然符合避嫌要求。
與此同時,以他的咖位也能d的住其他兩位外校的教授,以保證燕大在其中的主導型。
康永健雖然和陸時羨沒見過幾麵,但是名字已經通過好多次了。
於是對陸時羨的態度算得上比較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