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反響一)
伴隨著劉寒奏表回都城的,還有他的《討胡檄文》和《求賢令》。
一時間,不僅洛陽,整個大漢都沸騰起來!
洛陽皇宮。
皇帝劉宏已經拿起皇弟的手書和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
“好!好!殺得好!”
劉宏既震驚於胡人的殘忍,又對劉寒的行動表示讚賞。
首戰大勝,全殲一千鮮卑騎兵。
“大伴,皇弟的奏請,朕都準了。都是我漢家好二郎。”
“喏。”
“寒兒真是我劉家麒麟兒,瞧瞧這《討胡檄文》寫的,連朕都看得熱血沸騰,好一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朕若不是大漢皇帝,朕都想提馬前往並北,殺他一兩個胡人。”
“陛下說的是,王爺大才,這您從小就知道不是。要奴婢說,王爺有如此成就,最大的功勞當屬陛下,陛下慧眼識人,請名師教導王爺,要不然王爺哪會有如此成就。”
“哈哈哈!”
張讓這馬屁,拍到劉宏心上了。
“現在寒兒那邊缺兵少將,物資稀缺,朕實不忍如此”
“陛下,此舉不如明日大朝會上提出來,也好”
皇宮中,兩人密謀著,隨即劉宏再次發出爽朗的笑聲。
不僅在皇宮,與劉寒交好的各個大儒都站出來為其發聲,這時的大儒還不是後世那種滿嘴隻知道之乎者也的腐儒,他們也有一身武藝,上馬治軍,下馬治民,他們身上也有著一股屬於漢人的血性。
劉寒慷慨激昂的《討胡檄文》,第一個支持他的就是大儒鄭玄,且不談鄭玄本就是劉寒的老師,鄭玄人在涼州學習的時候,也見過羌人殺戮漢民,彼時大漢羸弱,鄭玄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劉寒的《討胡檄文》更是激發了潛在鄭玄心中的怒火,當即寫下一篇文章,呼籲大漢子民,北上擊胡。
同時,不顧眾人勸說,五十多歲的老骨頭,硬是堅持北上,要去雁門,要在第一線教化百姓,為大漢培養人才。
其次便是身在洛陽與劉寒交好的眾大儒,蔡邕蔡伯喈、盧植盧子乾、馬日磾馬翁叔皆站出來為其發聲。
年輕一輩的名士,北海孔融孔文舉更是以孔家嫡係的身份,為劉寒站台。
一時間,誰要敢說劉寒殺胡一個不是,便會遭受眾文人的口誅筆伐。
不僅如此,在見識到劉寒在大漢的巨大影響力後,一些想趁機攀附的士族也找到機會,尤其是中山國無極甄氏。
中山甄氏一族,漢太保甄邯後,世吏二千石。
如今,甄氏當家家主乃甄逸,其妻為常山張氏,亦是大族出生。
說來也奇怪,中山國與河間國本就相鄰,但劉寒一次都沒去過。
無極甄氏曾經也想過抱劉寒大腿,可很不幸,每次來拜訪的時候劉寒都不在,最近一次拜訪更是嚇出一身冷汗。
這件事還得回到光和二年年初說起。
三碗居因好酒名揚天下,身為豪商的甄逸自然看到其中所能帶來的巨大商機,但是冀州這邊本就是河間郡王的大本營,下線分銷商肯定用不著擔心。
況且,大漢目前還沒有哪個士族敢不長眼,與劉寒對著乾,這擺明了要和天家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