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王柔心裡也打鼓,身為晉陽王氏的家主,他要對全族負責,壓力很大。
身為族長,他自是看出大漢如今已是疲態,南匈奴雖未反,但內部仍有野心勃勃之輩,而內部卻是士族林立、宦官亂政、爭權奪利。鎮北將軍雖然手段惡劣,但他的目的就是削弱士族力量,整頓並州。
divcass=”ntentadv”相信不出三年,並州便能恢複元氣,十年甚至能與冀州媲美!
而他,手握十萬虎狼大軍,日後朝堂擁立,誰都繞不過這位。
這就是王柔身為護匈奴中郎將的直覺。
最終,王柔力下定決心、排眾議,以族長的身份,毅然北上,不僅交出田地、藏匿人口以及私軍,更將族中產業交出,遞交投名狀。
身在雁門治所陰館的劉寒也沒想到晉陽王氏的魄力竟然比陽曲郭氏還要大,既然他敢給,那劉寒就敢收。
劉寒心裡很清楚,技術不進步、選舉製度就無法推進,一日不開啟民智,大漢一日就需要士族,並且,士族是殺不乾淨的,從漢朝的士族,到魏晉、南北朝的世家,一直到唐朝的門閥,宋以後的士紳,都是因統治階級需要而誕生出來的產物。
因此,即使現在劉寒想儘辦法殺儘現有士族,日後還是會有新興士族誕生,而這些士族,就是跟隨自己的這幫人的後人。
畢竟,人都有私心,建功立業不僅是為了自己流芳百世,更是為了封妻蔭子。
所以,最初劉寒對士族的態度便是拉攏、分化、打壓和消滅。
對於能拉攏的,留給他們仕途機會,解除私兵,交出藏匿人口,離開土地經商,加以律法限製。
對於那些想各方下注的,就是分化和打壓,讓這些士族成長不起來。
對於那些對抗的,全部乾掉!
一地一縣一郡地收複,一點一點地清理,慢點無所謂,乾淨就好。
而現在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個有足夠底蘊的根據地,北伐鮮卑,控製草原和馬場,隨後高築牆、廣積糧,待到漢室江山巨變,天地為之倒懸之時,率軍踏破舊河山!
“晉陽王氏的投名狀,元皓、誌才,二位先生你們說收還是不收?”
“主公,豐雖不才,但也能看出,晉陽王氏也想在主公身上賭一賭,搏個前程,畢竟,並州進入中央的人,少之又少。”
“沒錯,忠也讚同元皓先生的意見,既然他們決定如此,那正符合主公對士族削弱的戰略,且我等身在並州,當地這些士族有天然的優勢,他們已經拔了牙,甘為大漢忠犬,自當收下。”
沒錯,晉陽王氏交出這些,就表示其與士族割離,既然人家願意來,沒有不收的道理。
畢竟,身為漢人,殺戮是最後的辦法,能少流點血最好。
“王柔,既然他原先乃是護匈奴中郎將,那就讓他去定襄當主官吧,閆行為副。
他的弟弟王澤,去朔方擔任郡守,徐榮的擔子能輕下來,專心備戰。”
“喏。”
“還是要把醜話說在前頭,若是他們出了差錯,還是要掉腦袋的。”
“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