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開口問道:“主公是有計劃了嗎?”
divcass=”ntentadv”“歸德。”
“廢城?”
“不行!絕對不行!”
段熲堅決不同意,經王莽之亂,北境的羌胡叛亂內侵卻愈演愈烈,起初,北地郡屬隴右軍閥隗囂的勢力範圍,羌胡盤踞,士民內徙。
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北地等邊郡“郡民歸於本土”,“城郭丘墟,掃地更為”《通鑒》卷四四)。
安帝永初五年111年),北地郡內徙池陽今陝西三原縣北);順帝永建四年129年),還治舊土;永和六年141年),又徙居馮翊郡境。
此後直到傅玄死,100多年間,北地郡再沒有恢複舊土失地,始終寄寓在原馮翊西部,夾在馮翊、扶風二郡之間。
北地郡三次內徙,即便還治舊土,城郭已遭戰亂破壞,丘墟而更為,歸德城更是如此,早就是一片廢墟,無險可守。
“歸德城早已是一座廢城,要想防住鮮卑人的進攻,歸德城絕不是最佳選擇。”
“那段師有什麼辦法?”
段熲:“老夫的想法是,除了主公能讓和連大軍集結,還有個方法也能讓和連大軍集結,我們守株待兔即可。”
賈詡眼前一亮:“段老將軍指的可是黃忠將軍?”
段熲:“正是,黃漢升現在手裡有著並州軍最精銳的大軍,想必兩三天後便能收到燒了彈汗山的消息,咱們目前最關鍵的是控製這裡——!”
“靈武穀?”
“對!和連若是收到消息不回去,那彈汗山王庭就又沒了,若是回去,涼州諸多長城,唯有靈武穀因地形特殊沒有長城,若想回去救援,此地乃必經之路。”
“沒錯,靈武穀一直都有和連的五千大軍駐守,從未離開,就是害怕我們斷了他們後路,若是大軍直撲靈武穀,就不信和連不回軍支援。”
薑還是老的辣!
要麼怎麼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經驗,有時候真的很重要。
劉寒計謀雖好,但風險太高,段熲看透局勢,直接捏住對方要害,不怕和連不回。
“既如此,傳令全軍,兵發靈武穀,大張旗鼓地過去,就是要告訴和連,我要斷他後路!”
“嗯,孺子可教。”
段熲欣慰地點頭稱讚劉寒,“為帥者,最忌心浮氣躁,要能在複雜的局勢中找到敵人的關鍵點,隨後一擊即中,把戰爭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劉寒聽著段熲的諄諄教誨,行禮道:“學生,謹受教!”
“既如此,不如更狠點。”賈詡露出陰冷的笑容,“不如從幽州再建一軍,代郡距離彈汗山也就三百裡,黃忠將軍出並州後,一旦襲擊成功,鮮卑人必然四散逃走,幽州刺史部有一武將,名曰公孫瓚,乃大儒盧植學生,其手下有兩千騎兵,號‘白馬義從’,再加七千步軍,令其從代郡出發,同樣直撲彈汗山,就在山腳下要道等著,再給鮮卑人來一刀。”
“好辦法!”
劉寒大喜,若計劃成功,估計這一刀下去,鮮卑人大動脈都得被紮穿。
段熲目露精光,這位“大外孫”看來是找到知音明主了,狠毒的計謀一個接著一個,原本自己想的是圍魏救趙之計,直接被他變成絕戶計,“彈汗山,以後可能沒法待人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