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那位手下有位叫黃忠的,手下有一批精銳,名為‘火麟軍’,若有機會,我的白馬義從倒是真想跟他碰碰。”
公孫瓚自有武人的傲氣,這兩年,黃忠大名更是如雷貫耳,因跟在劉寒身邊,現已升到一般武將的最高點——中郎將。
divcass=”ntentadv”僅三年時間,便從校尉跨越數個職位,成為中郎將,升遷跟喝水一樣簡單,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成為了那位家將。
彈汗山,三萬鮮卑大軍早就準備好了。
這次,衙門並不打算走雁門,而是從雲中偷襲並州,隻要奪取偏關,便可長驅直入,南下晉陽。
這次,並州軍不僅主力離開,兵力還如此分散,正是報仇的好機會。
和連大軍忽然改變作戰風格,一是因為想給大軍偷襲晉陽爭取時間,二是先前被劉寒重創了一次,雙方兵力不對等,決定避開鋒芒,另尋戰機。
從始至終,他們想攻擊的目標就是並州。
經過半個月的等待,在確認並州軍的主力不會返回並州後,才開始行動。
不僅如此,改變作戰風格,也是為了迷惑劉寒,和連早就帶著一萬人往回趕,原計劃是兩萬,奈何折損了一萬五千人。
雙方都在暗中較量。
陰山,西起狼山,向東包括烏拉山、色爾滕山、大青山等。陰山呈東西走向,綿延一千二百多公裡,南北縱橫七十多公裡,如果從高空中鳥瞰的話,就好像一條橫亙在大漢北方的巨龍,從戰略意義上來講,隻要守住了陰山就可以進退自如。
陰山以南的人大都是漢民族,而陰山以北的則多是遊牧民族,匈奴族曾經一度控製了陰山南麓區域,因為這裡的水草豐美,資源充足,所以他們打算繼續南下。
但是匈奴的舉動威脅到了漢民族中央王朝的安全,自戰國以來,漢族曾多次與匈奴對抗,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不惜舉全國之力修建了萬裡長城,最終漢宣帝將他們徹底趕了出去。《漢書·匈奴傳下》中記載:“匈奴失陰山後,過之未嘗不哭也”。
大軍穿過陰山,除了衛霍兩位大將,如今又多了一位黃忠。
“張遼,緊張嗎?”
這是張遼第一次真正進入戰場,看著遠處的天空,雙手握緊韁繩,主公待他的好,他知道,主公對他的期望有多高,他也知道。
跟段師學了一年半兵法之後,又跟在黃忠將軍身邊積累經驗,這兩位一個乃是當世名將,一個乃是沙場悍將,在劉寒的暗示下,將所學全部教給了他,目前在劉寒麾下,除了張郃,沒人有過這種待遇。
但張郃是什麼人?
自己什麼身份,能跟他比?
因此,對於自己第一次出戰,還是兵出陰山,張遼真的很緊張。
“緊張就對了,第一次偷襲彈汗山,我也很緊張。”
“那漢升叔後來怎麼不緊張了?”
“因為看見鮮卑營地的漢人後,所有的緊張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憤怒和仇恨,他們把漢人當牲口用。”
張遼自是聽被救回來的漢人說過此事,心裡也很憤怒。
“張遼,主公對你的期望很高,甚至比儁乂都高,日後儁乂絕對會是一代名將,而主公期望你能成為一代名帥。”
“遼,心裡明白。”
“所以啊,你這一關,無論多麼艱難,也要闖過來,緊張沒事,但不能誤事。”
“遼,謝過漢升叔。”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